羅隱
莫把阿膠向此傾,此中天意固難明。
解通銀漢應須曲,才出昆侖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帶小,仙人占鬥客槎輕。
三千年後知誰在,何必勞君報太平。
羅隱赴京應試,多次渡過黃河。當他在科場連年不第,再度面對這滾滾濁流時,不禁心有所感,於是寫了這首詠黃河的詩,揭露科場的昏暗,寄托自己的憤激之情。
開頭兩句,即感慨系之,說黃河的混濁出自天意,縱然倒入最多的阿膠也無法使它變得清澈(沈括《夢溪筆談》:阿膠用攪濁水則清),以喻科場的汙濁猶如天命定數,無法改變。三、四兩句又從黃河發源於昆侖山,和它上與銀河相通的傳說發論。說黃河之濁,是因為通向銀河的河道太過曲折,所以黃河之水壹離開昆侖山便混濁不清了。暗喻科舉制度在其產生之初就是不幹凈的,原因是位在至尊的皇帝(傳說昆侖之巔為“大帝”所居)本無為國家選拔人才的純潔動機。唐太宗李世民見新科進士綴行出端門,喜稱“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即為壹例。同時,又因黃河以曲折見稱,說它因“曲”通天,暗示要登科及第,必須走歪門邪道。權貴們不是憑才學選拔人才的,是看能否對自己曲意奉承,乃至賣身投靠而定的。五、六兩句引用了兩個關於黃河的典故: “高祖誓功衣帶小”是指漢高祖劉邦向功臣授爵時立下誓言:只有當黃河之水變得如同衣帶那樣狹小時,他們才會失去爵位。言外之意是他們顯貴的地位將世代永保。“客槎”是指漢代張騫奉命探尋河源,乘槎溯流而上,直達牛郎織女之所在。句中所謂“仙人占鬥”是說仙人占據著北鬥之尊位。此句是借張騫事,說由於仙人占據要津,張騫靠他們引渡,客槎才能飛快直上。意為決定士子命運的權貴們的地位永世不會動搖,因此,只有得到他們援引的膏粱子弟,才能輕而易舉地金榜題名。最後兩句,根據黃河千年(詩中說“三千”,為虛數)壹清為太平之兆的傳說抒發感慨:河清難俟,縱然能見清於三千年之後,自己也難得這種福分了。
黃河以洶湧澎湃的氣勢動人心魄,為歷代詩人所贊頌。羅隱此詩卻對此不置壹詞,盡情刻畫其濁而曲的壹面,這與他特殊的遭遇與心境有關。
詩歌不僅揭示了當時科場的汙濁狀況,而且觸及造成這種狀況的根源,反映出這首詩的思想高度。這是壹首詠物寓事之詩,以黃河為題,所寫內容均與黃河有關,但透過文字表層,我們不難領悟到它的弦外之音。羅隱對表裏兩者的處理,既不流於淺露,也不失之隱晦,能收到和諧密合的較好效果。
詩歌顯示出作者豐富的想象力,其神思遙接千裏之表,馳騖於天上人間;又尋蹤於數百年之先,超逸於三千年之後,在空間與時間的跨度上,表現出不同尋常的特色。另外,詩人善於裁用典故,融化於詩句之中,起到了豐富詩意,增加趣味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