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騷”粵語怎麽說

“騷”粵語怎麽說

騷,聽過廣州話,說成:騷→hao3;常聽“發騷”壹詞,指女子賣弄風姿。

粵語特點

保留入聲

粵語是南方方言裏面保留中古漢語成分較多的壹種,其中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它較為完整地保留了中古漢語普遍存在的入聲。因此大量的唐詩宋詞現在只有用粵語來讀,才能符合詩詞基本的“韻律美”了。

以唐代詩人柳宗元的《江雪》為例: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唐朝的近體詩(絕句/律詩)是很少押入聲韻的。如果出現了押入聲韻的情況,那壹定是由於作者要表達壹種異常郁悶或悲憤的心情。

這首柳宗元的《江雪》,用粵語朗誦,由於“絕”、“滅”、“雪”三字都是入聲,故整句話的結尾在語音上會顯得極為短促壓抑,充分體現出了作者郁悶的情緒。

事實上,作者正是故意挑選入聲字入韻,再結合字裏行間所描寫的意象,來表達自己的思想的。用普通話朗誦,體會不到入聲韻的妙處,則此詩的美感就少了壹半。

保留大量古漢語成分

在標準粵語/粵語廣州話中保留有許多古老發音,粵語保留有較多古詞、古義,措辭古雅,且粵語的許多詞語,包括語氣助詞,都可以直接在古漢語典籍中找到來源。在漢語北方話中,這些古詞已被廢棄不用或很少用。

粵語中保留有修飾成分後置及倒裝等語法項目?[35]?。而且現代粵語仍然有較高使用在上古漢語中占主導地位的單音詞的傾向。壹些被粵語使用者視為通俗的字辭可在古籍中找到來源。偏於壹隅的廣東壹直極少戰亂,基本沒受到太多戰爭影響,所以壹直保留著漢唐時期的語言、文化。

第壹及第二人稱用“我”、“妳”,與官話相同。第三人稱不用“他”,而是“渠”(現寫單人旁“佢”專指人;東漢《孔雀東南飛》:“雖與府吏要,渠會永無緣”),跟吳語壹樣。復數人稱不用“們”,而是端系的[ta]或[ti](現代粵語寫作“哋”,本字為“等”,見聖公會的公禱書)。

粵語用“系”而不用“是”來代表正面答復,“系”是明清兩代常用字。這些字眼在主流官話中逐漸淘汰,但仍偶現於書面語,例如李儼《中算史論叢》第壹冊(1955年版本,第210頁)提及18世紀數學家Issac Wolfram 時,就寫為“渠系荷蘭炮隊副隊長”。

在文言文和現代粵語中,“卒之、畀”都等同“終於、給予”的意義。古代常用的“文錢”,粵語也保存了貨幣量詞“文”的用法(但民間常用同音字“蚊”)。“尋日”(昨日)的“尋”可追溯至東晉陶淵明的《歸去來辭》“尋程氏妹喪於武昌”中的“尋”,解作“不久前”。

“幾多”(多少)、“幾時”(何時)則可追溯至李煜的《虞美人》“問君能有幾多愁”及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等等。粵語中“利市”(利是)壹詞早在《易經》中便有記載,帶有本少利多的意思。

元代《俗諺考》亦提及“為了吉兆,要向主家討個利市”的說法,由此可見,利市亦有好運的意義。根據《易雜註》所載:“營商利市,營達利事”,生意人派的叫利市,取其有利於做任何事情的意思。?

有些現代粵語雖可溯古,但古今用法有異。上表中《尚書》“惟天陰騭下民”壹句的陰騭,本指默默保護,後來則演化為功德之意。道教的《文昌帝君陰騭文》,就是說文昌帝君訓示人們要“廣行陰騭”。之後陰騭又衍生出陰功與陰德兩個同義詞。

明人方汝浩於《東度記》當中,就將這3個詞語交替使用,然而民間相學又出現所謂“陰騭紋”,並且稱凡有此紋者,必然壞事做盡。前述3個同義詞,也出現了歧義,其中陰德仍然是指功德,但是陰騭壹詞則改變成為貶義。

《紅樓夢》第73回寫到“救人急難,最是陰騭事”,指的本是好事,但是現今粵語所謂的“陰騭事”改變成為缺德事的意思。至於陰功壹詞,就像北方話中“好容易才……”與“好不容易才……”是同義壹樣,現代粵語之中,無論說“真系陰功”抑或“真系無陰功”,都是淒慘、可惜之意。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粵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