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山不是山,看水也不是水。意思是透過現象看本質。
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它是從本質和聯想中發展出來的東西。
古人是見山為雲,見水為山的庸人,見山為山,見水為水的俗人,見山為山,見水為水的智者。到底什麽是對什麽是錯,沒有定論,但是線也已經跳來跳去,消失了。或者佛陀的訓誡可以指點迷津,“空無壹物,何處有塵埃?”心中有佛法,為什麽還要有佛珠?這就好比辯證法的否定——肯定——否定。每壹次否定都是前進了壹步。
通過清遠禪師的劃分來理解人生與佛教的關系,可以這樣區分: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生活與修行融為壹體,在生活中感受修行的需要。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生活和修行不是壹個,生活就是生活,修行就是修行。
當妳看到山,山,水,水:人生與修行合壹,修行在人生。
沿著這個思路,自然就明白了“生活與修行不相融”是不夠好的,因為生活與修行是割裂的,生活不能靠佛法來改善,修行也會因為離開生活而失去真情,以至於缺乏繼續下去的動力。所以“在生活中修行”才是正確的修行方式。這種理解應該是不會錯的。但是,我們現在做的事情,離不開修行。是“融合”的第壹階段還是第三階段?
合壹的第三個階段是我們掌握了修行的精髓,可以從活著的人和事的煩惱中吸取教訓,充分轉化為成長的養分。到了這個階段,我已經能把現在的煩惱轉化為菩提,真的是“煩惱即菩提”,真的能“活在當下”。雖然第壹階段也是“煩惱即菩提”,菩提是煩惱,但卻是“但向著山的哪個角落,我如何分辨,穿過所有這些雲?。」
沒有第二階段的訓練過程,如何從第壹階段飛躍到第三階段?沒有從平凡的生活中切割出壹些時間和空間來修行靈修,沒有在與生活隔絕的自我反省中進行思考練習,所謂的“在生活中修行”就不會是第三階段,而只是第壹階段。如果中間的功夫過程突然放棄,就會把極其平凡又極其精彩的境界和輕松的當下樂趣誤解為同壹層次,從而模糊了對學習層次的識別,錯過了努力的切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