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歷史的學習很多人都會覺得望“史”莫及,那麽我們應怎樣學習好歷史呢?其實列好復習提綱就行了,以下是我給大家整理的高中歷史必修三提綱,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歡迎閱讀!
高中歷史必修三提綱
第壹單元 中國 傳統 文化 主流思想的演變
壹、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壹、百家爭鳴
1、歷史背景:春秋戰國時期中國社會發生重大變革。
①、井田制趨向瓦解、分封制趨向崩潰、士受到重用並提出本階層主張;
②、私學的創辦打破了貴族壟斷 教育 的局面,形成了諸子百家。
2、主要流派
①、道家:老子主張世界的本原是道、順應自然無為而治、小國寡民、世界萬物相互依存相互轉化。
莊子主張世界萬物都相對、放棄差別觀念就能獲得精神自由。
②、法家:韓非子主張以法治國和建立中央集權制度〔符合建立大壹統專制國家的歷史發展趨勢〕。 ③、墨家:墨子主張兼愛、非攻、尚賢。
④、儒家:孔子主張仁、以德治民、克己復禮、有教無類;
孟子主張實行仁政、民貴君輕、性本善;荀子主張仁義施政、君舟民水、性本惡。
3、歷史意義:是中國歷第壹次思想解放運動;是中國學術文化和思想道德發展的重要階段;
奠定了中國思想文化發展的基礎。
二、先秦時期儒家思想的形成和發展
1、形成:春秋晚期,孔子創立了儒家學派。
2、發展:戰國時期,孟子和荀子對儒家思想加以 總結 和改造並吸收其他學派的積極合理成分,
使儒學體系更加完整更能適應社會的需要,戰國後期儒學發展為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壹、董仲舒的新儒學體系
1、形成背景
①、漢武帝初期社會危機加劇:諸侯國勢力膨脹、土地兼並劇烈、匈奴為患。
②、道家無為而治思想不適應加強中央集權和國家統壹的發展形勢,積極有為的政治思想成為時代需要。 ③、漢武帝舉賢良對策,選拔人才。
2、代表作品:《春秋繁露》、《天人三策》
3、思想主張:春秋大壹統;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君權神授;天人感應,天人合壹;三綱五常。
4、歷史意義:他的主張適應了加強中央集權和國家統壹的需要;
漢武帝加以實行後,儒家思想成為正統思想和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
二、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1、目的:加強中央集權和鞏固國家統壹。
2、 措施 :起用儒學家參政,以儒家五經為教科書〔詩書禮易和春秋〕,興辦太學和郡縣學。
3、影響:儒家思想成為正統思想和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
三、宋明理學
壹、產生背景:佛教和道教的發展開始挑戰儒學的地位;漢唐以來三教合壹趨勢的推動;
兩宋時期社會矛盾尖銳,統治階級需要新的統治思想。
二、代表人物及其主張
1、程朱理學:天理是宇宙萬物的本原(核心思想);格物致知(認識論);朱熹特別強調存天理、滅人欲。
2、陸王心學:心是宇宙萬物的本原,心就是理(核心思想);致良知、知行合壹(認識論)。
3、二者異同
①、同:都繼承了孔孟思想、主張理是宇宙萬物本原、以綱常倫理維護君主專制、重視主觀意誌的作用。 ②、異:
a、對天理的定義不同:程朱認為是外在的理〔客觀唯心主義〕,陸王認為是內在的心〔主觀唯心主義〕。 b、認識理的 方法 不同:程朱主張格物致知,陸王主張知行合壹〔通過反省內心得到天理〕。
三、理學影響1、消極影響:用綱常倫理約束人們,維護君主專制,扼殺了人的自然欲求。
2、積極影響:註重氣節品德,對塑造中華民族性格起了積極作用。
四、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
1、產生背景:處於封建社會晚期,封建制度腐朽,社會矛盾尖銳;經濟上資本主義萌芽產生,江南工商業
者的經濟實力增強;文化上文化專制鉗制了思想。
2、代表人物及其主張
①、離經叛道的異端李贄:認為是非標準應根據時代變化而變化,反對以孔子的是非為標準;
挑戰正統思想,批判道學家“存天理,滅人欲”主張,強調人的正當私欲。
②、黃宗羲:揭露君主專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出“天下為主,君為客”的民主思想;主張工商皆本。 ③、顧炎武:提出經世致用思想,主張到實踐中求真知;區別對待亡國與亡天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④、王夫之的唯物思想:認為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可知的;物質是運動的,運動是絕對的。
3、歷史影響:明末清初三位進步思想家對傳統儒學的批判繼承,促使我國傳統文化重新煥發了生機。
第二單元 西方人文主義精神的起源與發展
人文主義的精神內涵:強調人的價值及其決定作用,提倡懷疑精神,反對迷信。
壹、西方人文主義思想的起源
壹、智者學派
1、產生背景:古希臘工商業的繁榮和民主政治的發達,平民地位提高和積極參政。
2、思想主張:以人和人類社會為探索的主題;特別強調人的價值;反對迷信,強調自由;
主張法律應體現人性,個人應有自己的道德標準。
3、代表人物:普羅泰格拉,主張人是萬物的尺度(評價:強調了人的價值,體現了人文主義精神的本質)。
4、歷史影響:①、積極影響:智者運動是西方第壹次思想解放運動,其思想是西方人文主義的最初體現。
②、消極影響:過分強調個人主義,給極端個人主義打開了方便之門。
二、蘇格拉底
1、主張:反對過激的民主政治,倡導有思想力的人是萬物的尺度;
主張知德合壹,提出美德即知識的思想;重視教育,認為教育對美德同樣重要。
2、評價:其思想是人類精神覺醒的重要表現,使哲學真正成為壹門研究“人”的學問。
3、 名言 :認識妳自己,美德即知識。
4、智者學派與蘇格拉底思想的異同:
①、同:都以人和人類社會為研究對象,都強調人的價值。
②、異:智者學派鼓吹絕對的民主政治,而蘇格拉底反對過激的民主政治;
智者學派重視自由而忽視道德,而蘇格拉底重視道德並主張重建道德價值觀。
三、柏拉圖(作品:《理想國》)
主張:根據智慧品德把每個人明確分工各司其職,有正義感和理性的“賢人”統治國家;
鼓勵人們獨立理性思考〔為理性主義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四、亞裏士多德〔古希臘最博學的人〕
1、主張:人類在整個自然界中是級的〔提高了“人”的地位〕。2、名言:我愛我師,但我更愛真理。
二、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
壹、文藝復興(實質:資產階級性質的思想解放運動)
1、歷史背景:資本主義萌芽和新興資產階級的產生;意大利保留了大量古希臘羅馬的文化遺存;
先進知識分子對宗教神學鉗制思想的不滿。
2、核心思想:人文主義。(含義:主張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要求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
3、主要特點:打著復興古希臘羅馬文化的旗號和借助宗教題材,宣揚人學反對神學。
4、代表人物及其作品(這些作品都體現了人文主義精神。)
①、文學三傑:但丁《神曲》:率先批判教會的醜惡現象,是文藝復興的先驅。薄伽丘《十日談》:抨擊教會的禁欲思想,主張發展人的個性。
彼特拉克《歌集》:最早提出以人學代替神學,稱為“人文主義之父”。
②、美術三傑:達·芬奇、米開朗琪羅、拉斐爾。拉斐爾《聖母像》通過宗教題材反映了人間母子親情, ③、英國莎士比亞《哈姆雷特》贊美人的偉大和高貴,體現了人文主義精神。
5、歷史影響:開始動搖了神學的統治地位,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推動了文學藝術和自然科學的發展。 二、宗教改革
1、歷史背景:文藝復興運動的推動;天主教會對歐洲特別是德意誌的殘酷壓榨。
2、揭開序幕:1517年馬丁·路德以“九十五條論綱”反對羅馬教皇兜售贖罪券。
3、特點:改革宗教教義,否定羅馬教廷的,提出人文主義宗教觀。
4、馬丁·路德的主張:信仰上帝靈魂即可得救;教徒有權直接閱讀和解釋《聖經》;簡化宗教儀式;
國家權力高於教會。
5、歷史影響:形成不受羅馬教皇控制的三大新教,開始打破人們對羅馬教會的迷信,解放了人們的思想。
三、啟蒙運動(起源於17世紀的英國,18世紀在法國形成高潮。實質是資產階級性質的思想解放運動。) 壹、歷史背景
1、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新興資產階級壯大並展開反對封建專制和教會思想束縛的鬥爭;
2、英國完成資產階級革命並確立了君主立憲制度,影響巨大;
3、文藝復興運動做了思想準備,自然科學的發展使教會的受到了挑戰。
二、核心思想:理性主義。(含義:指人自己思考,運用自己的智力去認識、判斷和理解事物的能力。) 三、主要特點:既明確反對封建專制和天主教會,又對未來理想社會提出設想。
四、代表人物及其主張
1、伏爾泰〔領袖〕:反對君主專制,倡導君主立憲制;抨擊天主教會,提倡天賦人權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孟德斯鳩:
①、主張:提出三權分立學說〔主張行政權歸於國王,說明他贊成實行君主立憲制〕;法律應體現理性。 ②、代表作《論法的精神》:否定了封建專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資產階級有關國家和法的理論基礎。
3、盧梭:提出社會契約論和人民主權說;認為人類不平等的根源是財產的私有。
4、康德〔對啟蒙運動作了經典的總結〕:認為啟蒙運動的核心就是人應該自己獨立思考和理性判斷;
主張人要自由也要自律;主張主權在民。
五、歷史影響
1、傳播了自由平等思想,沖擊了歐洲封建統治,是壹次空前的思想解放運動;
2、在它的推動下法國爆發了大革命,x專制王朝並建立了資產階級統治;
3、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爭取民族獨立的鬥爭,推動了人類的歷史發展進程。
第三單元 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化藝術
壹、四大發明
1、造紙術:開始發明於西漢初期,東漢蔡倫進行技術改進發明了蔡侯紙,經阿拉伯人傳入歐洲。
2、印刷術:隋唐之際出現雕版印刷術,北宋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宋代開始使用彩色套印技術。
3、火藥:古代煉丹家發明,唐末開始用於軍事,兩宋廣泛用於軍事
4、指南針:司南是最早指南儀器,北宋指南針開始應用於航海。
5、四大發明對世界文明發展的貢獻
①、造紙術促進了歐洲文化的發展;
②、火藥推動了歐洲火藥武器的發展,使封建騎士階層日益衰落;
③、指南針的使用促進了遠洋航行和地理大發現,推動了世界市場的形成;
④、活字印刷術推動了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促進了思想解放和社會進步。
二、中國古代文學(新的文學形式是時代變化的產物,是經濟政治發展的反映)
壹、詩歌1、《詩經》:收錄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詩歌,四言為主,奠定了中國古典文學現實主義的基礎。
2、楚辭:句尾多“兮”,《離騷》具有浪漫主義風格。
3、漢賦:產生於封建大壹統時代;其特點是半詩半文、手法誇張、用詞華麗。
代表有西漢司馬相如的《子虛賦》;東漢張衡《二京賦》。
4、唐詩:
①、繁榮原因:唐朝開放與繁榮的社會環境,科舉考試中以詩賦為主。
②、代表人物:初唐王勃和陳子昂;盛唐李白和杜甫;中唐白居易針砭時弊,主張詩歌應反映現實。 ③、唐詩類別:邊塞詩雄奇壯觀,英武豪放;山水詩意境幽深,寓畫於詩;諷喻詩平實淺近,針砭時弊。
5、詞:
①、產生:唐代。
②、特點:長短不齊,便於抒情。
③、類別:婉約派和豪放派。
④、宋詞繁榮的原因:隨著商業發展和城市的繁榮,市民階層擴大;詞的特點更適應市民階層的需要;
兩宋社會矛盾尖銳。
6、散曲:產生於宋代,特點是通俗生動;元曲由散曲和元雜劇構成。
二、小說
1、產生與發展
①、魏晉南北朝時期產生誌怪小說如《搜神記》,唐代的短篇小說傳奇,宋代的說唱小說話本; ②、明清四大名著:《紅樓夢》是中國古代秀的長篇小說。
2、明清小說繁榮的原因
①、經濟上:隨著工商業的繁榮和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市民階層的擴大;
②、政治上:君主專制中央集權進入強化階段。
三、中國古代文學發展趨勢:平民化(世俗化、大眾化)。
三、中國古代書畫和戲曲藝術
壹、書法藝術
1、漢字演變:商朝形成完整體系,演變順序是甲篆隸生草楷行,演變趨勢是由繁到簡。
2、書法發展階段:魏晉以前是自發階段,魏晉以後是自覺階段。
3、書法特點:
①、 草書 :線條流暢縱橫,審美價值極高。
②、楷書:結構形體嚴整,實用價值。
③、行書:兼具楷書規矩和草書放縱,審美和實用價值兼備,雅俗***賞。
二、繪畫藝術
1、 國畫 特點:註重寫意傳神,追求“得意忘形”。
2、國畫發展歷程
①、戰國時期從萌芽走向成熟→東晉時期 人物畫 形神兼備→隋唐時期融入了外來風格;
②、兩宋畫學興起,當時畫壇亮點是風俗畫(反映當時繪畫發展平民化趨勢);
③、元明清文人畫成就突出,最能反映文人畫風貌的是寫意畫(其特點是講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韻意趣)
三、戲曲藝術
1、發展歷程
①、專業藝人出現:春秋戰國的優伶。
②、戲曲藝術成熟:元雜劇。
③、江蘇昆曲形成:明代。
④、國粹京劇:道光年間形成(徽漢合流),同光年間成熟。
2、地方劇種:秦腔、越劇、川劇、粵劇、黃梅戲。第四單元 近代以來世界的科學發展歷程
壹、物理學革命
1、近代實驗科學的開創(17世紀初伽利略)
①、原因:資本主義的興起,文藝復興運動的推動。
②、特點:註重觀察和實驗。
③、地位:為後來經典力學的創立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2、經典力學的創立
①、背景:文藝復興運動的推動,伽利略開創近代實驗科學奠定了基礎。
②、創立:1687年牛頓發表《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壹書,提出萬有引力定律和物體運動三大定律。
③、特點:以實驗為基礎,以數學為表達形式。
④、地位:對解釋和預見物理現象具有決定意義,標誌近代自然科學的形成。
3、相對論的創立(20世紀初愛因斯坦)
①、背景:經典力學無法解釋19世紀物理學上的新問題。
②、特點:否定了牛頓力學的絕對時空觀;同時,發展了牛頓力學,將其概括在相對論力學之中。
③、地位:彌補了經典力學在認識宏觀世界方面的不足;
與量子論壹起構成現代物理學的基礎,改變了人們認識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4、量子論的創立(1900年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說宣告量子論誕生,20世紀30年代量子力學正式建立)
①、背景:人們對物質認識深入到原子內部,經典力學無法解釋微觀粒子運動。
②、地位:彌補了經典力學在認識微觀世界方面的不足;
與相對論壹起構成現代物理學的基礎,改變了人們認識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二、生物進化論的創立(1859年達爾文發表了《物種起源》壹書標誌創立)
1、背景:
①、x神學創世說對生物學的禁錮。
②、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對x神學的沖擊,追求實踐的理性成風。
③、資產階級革命和工業革命的發生拓寬了人們的視野,人們的思想更加開放。
④、19世紀細胞學說的確立為生命科學的研究奠定了基礎。
⑤、19世紀初拉馬克提出了早期生物進化思想。
2、基本主張:自然選擇、優勝劣汰。
3、地位:從根本上改變了當時絕大多數人對生物界和人類在生物界地位的看法;
有力挑戰了封建神學創世說。
三、從蒸汽機到互聯網
壹、工業革命(產業革命)
1、條件:英國資本主義制度的發展,殖民擴張導致海外市場需求的擴大,工場手工業和科學技術的發展。
2、瓦特發明改良蒸汽機:18世紀60年代發明單動式蒸汽機,18世紀80年代發明聯動式蒸汽機。
3、影響:
①、推動了人類進入蒸汽時代,
②、推動了工廠、工業城市和工業國家的產生;
③、推動了世界市場的形成;
④、推動了人們的生活方式的改變〔如乘坐輪船或火車等交通工具出行〕。
二、第二次工業革命〔電氣革命〕
1、背景:工業革命的推動;1831年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為發電機的發明奠定了理論基礎。
2、重大發明:發電機和電動機的發明和使用,長距離輸變電技術的成熟,內燃機的創制。
3、影響:
①、推動了人類進入電氣時代;
②、推動了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
③、推動了壟斷組織的產生和帝國主義時代的到來;
④、推動了資產階級力量的壯大,使其開始確立對世界的統治;
⑤、推動了人們生活方式的巨變〔如乘坐汽車或飛機等交通工具出行,家用電器〕。
三、信息技術革命
1、背景:1946年美國發明電子計算機,奠定了現代信息技術的基礎;冷戰的推動。
2、互聯網的建立和發展:1969年美國建立,20世紀90年代發展成為全球信息網。
3、影響:
①、推動了人類進入信息時代;
②、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的進程;
③、推動了傳統產業的新發展和經濟增長模式的變化。
④、推動了人們生活方式巨變〔如網上購物〕;
⑤、壹定程度上給青少年帶來了負面影響〔沈迷於網絡〕。
第五單元 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
壹、從師夷長技到維新變法
壹、師夷長技思想
1、師夷長技以制夷思想
①、背景:鴉片戰爭後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②、提出:1842年魏源在《四洲誌》基礎上編寫的《海國圖誌》。(肯定了西方軍事上的先進)
③、意義:引導人們關註世界形勢,對當時思想解放有重要的啟迪作用。
2、中體西用論
①、背景: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面臨內憂外患形勢,洋務派形成。
②、含義:“中體”是指肯定封建制度,強調以封建綱常倫理為國家的根本;
“西用”是指主張采用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
③、目的:維護封建統治。
④、實踐:洋務運動
a、內容:創辦民族工業、籌劃海防、創辦新式學堂、選派 留學 生 出國 。
b、意義: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刺激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對外國的經濟侵略有壹定的抵制作用。
二、維新變法思想
1、早期維新變法思想
①、背景:民族危機的加深,洋務運動的開展,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
②、代表:王韜、鄭觀應。
③、主張:經濟上主張發展民族工商業,與外國進行商戰;政治上主張革新,實行君主立憲制;
文化上主張興辦學校,學習西方 自然科學知識 。
④、局限:未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
2、19世紀90年代的維新思想
①、背景:民族危機的加深,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進壹步發展。
②、代表人物及其主張:
a、康有為:著《新學偽經考》和《孔子改制考》,從根本上動搖了封建統治者反對變法的理論基礎。
b、梁啟超:發表《變法通議》,主張伸民權設議院和變法圖存。
c、嚴復:主張國家屬於人民,王侯將相是人民的公仆;引入西方進化論。
③、實踐:戊戌變法。
④、意義:起到了思想啟蒙的作用,促進了人民的覺醒,是中國近代第壹次思想解放潮流。
二、新文化運動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壹、新文化運動
1、背景:
①、辛亥革命x君主專制,民主思想進壹步傳播;
②、壹戰期間中國資本主義較快發展,資產階級強烈要求實行民主政治;
③、袁世凱企圖恢復帝制,在思想文化領域掀起壹股尊孔復古的逆流。(直接原因)
2、序幕: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誌》。 (後來改名為《新青年》)
3、兩地:新青年是主要陣地,北大是主要活動基地。
4、代表:
①、陳獨秀:發表《敬告青年》,提倡民主與科學。
②、蔡元培:提出“思想自由,兼容並包”的辦學方針。
③、魯迅:發表白話小說,揭露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
④、胡適:發表《文學改良芻議》,主張用白話文代替文言文。
⑤、李大釗:發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比較全面的介紹了馬克思主義,率先舉起社會主義旗幟。
5、內容:提倡民主與科學,反對專制與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6、意義:①、傳播了民主科學思想,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空前解放了人們特別是青年人的思想;
②、推動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為中國***產黨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礎。
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
1、原因:中國資產階級改革和革命的失敗;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使工人階級的力量不斷壯大;
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的推動;十月革命的影響;李大釗等先進知識分子的推動。
2、途徑:著文創刊,成立組織,創辦學校。
3、意義:為中國***產黨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礎。
如何提高歷史成績
1、高中生對於歷史的學習要有階段性,高壹、高二階段,不必苛求知識的深度,但是要重視知識的廣度。課外知識的豐富程度,對於歷史的學習有很大的影響,多讀壹些歷史相關的課外書籍,註重古文能力和語感的培養。
2、高中生大部分的知識來源都是來自課堂,高中生聽課也有聽課的方法。想要提高歷史成績, 課前預習 是很重要的,預習可以對歷史知識有大致的了解,也可以在聽課的時候對歷史的學習更有針對性;上課的時候可以把重點、難點都記錄在筆記上,課後在根據課本和筆記進行復習。
3、高中生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難免會有很多不懂的問題。這個時候高中生可以多和老師溝通,每壹個歷史老師從事多年的歷史教學,都有自己獨到的 經驗 。高中生可以多和自己的老師交流自己不懂的問題。
4、歷史是壹門記憶性比較強的學科,但是對於歷史知識點僅僅是死記硬背是不夠的,還是應該註重對歷史史實分析和理解的能力。想要提高歷史成績,就要在理解的基礎上加以記憶,在記憶的基礎進壹步理解和運用,這在以後的歷史學科的學習中是非常重要的。
5、高中生想要提高歷史成績,就要調動自己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在學習歷史的時候,首先要明確學習歷史的目的,了解歷史的重要性,這樣才會發揮學習的動力和積極性。其次就是要端正 學習態度 ,有計劃的去學習。
學好歷史的方法
1、需要壹定的理解。很多時候,歷史知識點不是不需要記憶,而是需要去理解。我們能夠理解某個歷史事件或者歷史人物,往往並不是依靠硬記。但是,對於初學者來說,單獨閱讀書上的文字,還不足以真正理解了這些歷史內容。我們可以借助地圖、表格、繪畫,以及改編的 故事 來理解。
2、歷史比較法的運用。比較分析法在很多學科得到廣泛應用。歷史比較分析法可以能夠更好的幫助妳理解和分析歷史現象、歷史事件、歷史人物,以及所起的作用和影響力。如古代兩河流域和古代埃及文明的比較;唐代和宋代制度的對比;英國、法國、美國、德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比較。
2021高中歷史必修三提綱相關 文章 :
★ 高三歷史總復習提綱2021
★ 高中歷史必修三知識總結
★ 高中歷史必修三知識點2020
★ 高中歷史必修三知識總結歸納
★ 歷史必修三復習提綱
★ 高中歷史必修三知識點梳理
★ 高中歷史必修三知識點小歸納
★ 高中歷史必修三知識點
★ 高中歷史必修三知識點歸納
★ 高中歷史必修三知識點總結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