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
壹觴雖獨盡,杯盡壺自傾。
日入群動息,歸鳥趨林鳴。
嘯傲東軒下,聊復得此生。 賞花 , 菊花 , 飲酒感傷 譯文及註釋
譯文
秋菊花盛正鮮艷,含露潤澤采花英。
菊泡酒中味更美,避俗之情更深濃。
壹揮而盡杯中酒,再執酒壺註杯中。
日落眾生皆息止,歸鳥向林歡快鳴。
縱情歡歌東窗下,姑且逍遙度此生。
鑒賞此詩寫對菊飲酒的悠然自得,實際蘊藏著深沈的感傷。
秋天是菊花的季節。在百花早已雕謝的秋日,惟獨菊花不畏嚴霜,粲然獨放,表現出堅貞高潔的品格。惟其如此,作者非常愛菊,詩中屢次寫到,而且常常把它同松聯系在壹起,如《和郭主簿》:“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傑。”《歸去來辭》:“三徑就荒,松菊猶存。”此詩首句“秋菊有佳色”,亦是對菊的傾心贊美。“有佳色”三字極樸素,“佳”字還暗點出眾芳雕零,惟菊有傲霜之色,如果換成其他秾麗字眼,比如“麗”、“粲”、“絢”之類,反倒惡俗不堪。前人稱此句“洗盡古今塵俗氣”(宋李公煥《箋註陶淵明集》引艮齋語),並非虛譽“裛露掇其英”,帶露摘花,色香俱佳。采菊是為了服食,菊可延年益壽。作者《九日閑居》就有“酒能祛百慮,菊解制頹齡”之旬。曹丕《與鐘繇九日送菊書》雲:“輔體延年,莫斯(指菊)之貴。謹奉壹束,以助彭祖之術。”可見服食菊花,是六朝的風氣。屈原《離騷》說:“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故服食菊花不僅在強身,還有誌趣高潔的喻意,而通篇之高遠寓意,亦皆由菊引發。
秋菊佳色,助人酒興,作者不覺壹杯接著壹杯,獨自飲起酒來。《詩經·邶風·柏舟》“微我無酒,以遨以遊”,毛《傳》:“非我無酒可以遨遊忘憂也。”又曹操《短歌行》:“何以解憂,惟有杜康。”(相傳杜康是開始造酒的人,這裏用作酒的代稱。)如果心中無憂,就不會想到“忘憂”,這裏透出了作者胸中的郁憤之情。“遺世”,遺棄、超脫俗世,主要是指不去做官。明黃文煥《陶詩析義》說:“遺世之情,我原自遠,對酒對菊,又加遠壹倍矣。”分析甚確。不過,結合“忘憂”看,這裏的“遺世”,也含有憤激的成分。因為淵明本來很想做壹番“大濟於蒼生”(《感士不遇賦》)的事業,只是後來在官場中親眼看到當時政治黑暗,這才決計歸隱的。
後面六句具體敘寫飲酒的樂趣和感想,描繪出壹個寧靜美好的境界,是對“遺世情”的形象寫照。這裏寫的是獨醉。他既沒有孔融“坐上客常滿,尊中酒不空”(《後漢書·鄭孔荀列傳》載孔融語)那樣的豪華氣派,也不像竹林名士那樣“縱酒昏酣”,而是壹個人對菊自酌。獨飲本來容易使人感到寂寞,但五、六兩句各著壹“雖”字、“自”字,就洗去孤寂冷落之感,“自”字顯得那壺兒似也頗解人意,為詩人手中的酒杯殷勤地添註不已。“傾”字不僅指向杯中斟酒,還有酒壺傾盡之意,見出他自酌的時間之長,興致之高,飲酒之多。所以從這兩句到“日入”兩句,不僅描寫的方面不同,還包含著時間的推移。隨著飲酒增多,作者的感觸也多了起來。
再下二句,“日入群動息”是總論,“歸鳥趨林鳴”是於群動中特取壹物以證之;也可以說,因見歸鳥趨林,所以悟出日入之時正是群動止息之際。“趨”是動態,“鳴”是聲音,但惟有在特別空曠靜寂的環境中,才能更加顯出飛鳥趨林,更加清晰地聽到鳥兒的聲音,這是以動寫靜、以聲寫寂的表現手法。而環境的寧靜優美,又襯托出作者的閑適心情。這二句是寫景,同時也是淵明此時誌趣的寄托。淵明詩中寫到鳥的很多,尤其歸隱以後,常常借歸鳥寓意。除此詩外,他如“翼翼歸鳥,相林徘徊。豈思天路,欣及歸棲”(《歸鳥》),“翼翼歸鳥,戢羽寒條。……矰繳奚施,已卷(倦)安勞”(《歸鳥》),“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歸園田居》),還有“雲無心而出蚰,鳥倦飛而知還”(《歸去來辭》),“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飲酒·結廬在人境》),“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讀山海經》),等等。這些詩中的歸鳥,都是作者的藝術化身。趨林之鳥本來是無意中所見,但它卻喚起了作者的感慨深思:“群動”皆有止息之時,飛鳥日落猶知還巢,人生何獨不然?鳥兒始飛終歸的過程,正好像是作者由出仕到歸隱的生活歷程。這裏既是興,也是比,又是即目寫景,三者渾然壹體,使人不覺,表現手法非常高妙。
創作背景 公元416年,陶淵明總是悶悶不樂。他早就看透,東晉的氣數已盡,劉裕篡位只是遲早的事,他整天為這件事悲傷郁悒。最後只能借酒消愁,醉酒之後反而詩興大發,書寫感慨,等到第二天清醒後,再修改潤色。壹***得到20首詩,陶淵明把這壹組詩題為《飲酒二十首》,此詩為第7首。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壹說名潛,字淵明)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漢族,東晉潯陽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過幾年小官,後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陶淵明
苜蓿闌幹滿上林,西風殘秣獨沈吟。 永豐西角荒園裏,盡日無人屬阿誰。 山亭水榭秋方半。鳳幃寂寞無人伴。 獨抱影兒眠,背看燈花落。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虛牖傳寒柝,孤燈照絕編。 桃花洞,瑤臺夢,壹片春愁誰與***? 人道山長水又斷。蕭蕭微雨聞孤館。 繡帳已闌離別夢,玉爐空裊寂寥香。 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對酒卷簾邀明月,風露透窗紗。 失意還獨語,多愁只自知。 脫衣換得商山酒,笑把離騷獨自傾。 獨上小摟春欲暮,愁望玉關芳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