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與唐代社會思想比較解放也有密切聯系。唐代詩人正處在封建歷史發展蓬勃向上的高峰時期,其中大多數人又屬於正在興起的庶族地主階層,因而對生活抱有較為積極、樂觀的態度。這種奮發昂揚的精神狀態,發而為詩歌,就產生了唐詩(尤其是盛唐詩歌)中普遍洋溢著的浪漫氣息。唐代社會也存在著尖銳的矛盾,但經過社會變革,舊的矛盾得到壹定程度的解決,新的矛盾尚未達到無法調和的程度,因而當時的知識分子比較敢於正視現實,致力於揭露社會的弊病以療救社會,從而形成了唐詩發展中強有力的寫實傳統。同時,當時的統治者對自己的統治抱有壹定的信心,又需要協調矛盾以利於長治久安,所以在意識形態方面采取比較開明的政策。這對於解除人們的思想束縛,促進詩歌創作的自由發展,也起了積極的作用。
第三,唐詩的興盛,也是唐代藝術文化普遍高漲的產物。唐以前,門閥世族壟斷文化,文學創作幾乎成了少數特權者手中消遣的工具。唐以後,這種局面打破了,壹般寒素家庭出身的士人都走上讀書應舉的道路,甚至更下層的群眾也多少有點接觸文化的機會。這必然會給詩歌創作帶來新的生命力。唐代各種文藝樣式的充分發展,也給予詩歌以多方面的影響。如王維的山水詩被稱作“詩中有畫”。至於唐代詩賦取士制度的推行和統治者的倡導文學,這本身就是藝術文化普遍高漲的壹個標誌,當然又會反作用於詩歌創作。
第四,唐詩的巨大成就,又是唐代詩人多方面地批判繼承文學遺產,推陳出新的結果。我國古典詩歌的發展,從《詩經》開始到唐代,已有壹千六百多年的歷史。前人豐富的創作經驗,如《詩經》的寫實傳統、《楚辭》的浪漫氣息、漢魏古詩的“風骨”……無壹不為唐詩所充分吸收。但唐詩對待文學遺產,並非無批判地兼收並蓄,而是有所選擇,有所揚棄。杜甫《戲為六絕句》中提到“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吾師”,壹方面要反對“偽體”,壹方面要廣泛學習,在批判繼承的基礎上推陳出新,這也是唐詩能夠跨越傳統、大大向前發展壹步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