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庫燒為錦繡灰 天街踏盡公卿骨”是唐代韋莊《秦婦吟》中的句子,形容的是黃巢起義中長安的混亂場面。
晚唐詩人韋莊,親眼目睹當時黃巢起義軍占領首都長安以及關外官軍擁兵自保、不肯勤王等兵亂狀況,寫下了風靡壹時的敘事長詩《秦婦吟》。因為詩歌對唐的腐朽統治及黃巢義軍作亂都作了批評,特別是詩歌中有“內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這樣的句子,刺激了公卿貴族的神經,引起了他們的憤怒,韋莊在巨大的壓力下,被迫四處收回《秦婦吟》的抄本,而且諱言此詩。後人在編定他的詩集時,也據他的意願未把《秦婦吟》收進去。直至上世紀初,敦煌石室遺文的發現,才讓失傳了壹千余年的《秦婦吟》重見天日。
但“內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壹聯卻已在民間流傳,成了韋莊詩歌中最有名的詩句,後人更是常用它來形容政局天翻地覆時的景象。內庫,指皇宮,皇宮裏儲藏的珍寶錦繡都被燒為灰燼;天街,指都城大街,在大街上行走,腳下踏到的都是公卿貴族的骸骨。這種觸目驚心的動亂,在韋莊原意,是用來敘述黃巢軍攻進長安後出於報復及紀律不嚴而導致的燒殺搶掠;從另壹方面,也描繪了在義軍面前,統治者大失顏面和尊嚴的情況。當時的公卿貴族,讀到此聯自然是心驚肉跳,多有不滿,可是因為聯語音節鏗鏘,內容真實,蘊涵豐滿,形象強烈,常被人們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