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春夢了無痕”下句是什麽?

“春夢了無痕”下句是什麽?

下句是冬雪化無影

出處:蘇軾的《正月二十日與潘郭二生出郊尋春忽記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詩乃和前韻》

《正月二十日與潘郭二生出郊尋春忽記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詩乃和前韻》

——蘇軾

東風未肯入東門,走馬還尋去歲村。

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

江城白酒三杯釅,野老蒼顏壹笑溫。

已約年年為此會,故人不用賦招魂。

擴展資料

《正月二十日與潘郭二生出郊尋春忽記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詩乃和前韻》是宋代大文學家蘇軾創作的壹首七言律詩。此詩寫尋春之樂,同時抒發了“人如秋鴻,事如春夢”的感嘆,用人生虛無的思想來排遣心中的煩惱和痛苦,最後兩句則表達了詩人豁達的襟懷。此詩對仗精妙,比喻新穎,把抽象的事物塑造得美妙具體,大大增強了藝術效果。

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縱橫恣肆;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其詞開豪放壹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

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壹。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壹;工於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蘇軾的詞現存三百四十多首,沖破了專寫男女戀情和離愁別緒的狹窄題材,具有廣闊的社會內容。蘇軾在我國詞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將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精神,擴大到詞的領域,掃除了晚唐五代以來的傳統詞風,開創了與婉約派並立的豪放派,擴大了詞的題材,豐富了詞的意境,沖破了詩莊詞媚的界限,對詞的革新和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名作有《念奴嬌》、《水調歌頭》等,開豪放詞派的先河,與辛棄疾並稱“蘇辛”。劉辰翁在《辛稼軒詞序》說:“詞至東坡,傾蕩磊落,如詩,如文,如天地奇觀。”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正月二十日與潘郭二生出郊尋春忽記去年是日同至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