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詩是祭祀山鬼的祭歌,敘述的是壹位多情的山鬼,在山中與心上人幽會以及再次等待心上人而心上人未來的情緒,描繪了壹個瑰麗而又離奇的神鬼形象。
《九歌·山鬼》是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的作品。此詩是祭祀山鬼的祭歌,敘述的是壹位多情的山鬼,在山中與心上人幽會以及再次等待心上人而心上人未來的情緒,描繪了壹個瑰麗而又離奇的神鬼形象。
全詩把山鬼起伏不定的感情變化、千回百折的內心世界,刻畫得非常細致、真實而動人。
《九歌·山鬼》為祭祀山神的頌歌。至於詩中的“山鬼”究竟是女神還是男神存在爭議。宋元以前的楚辭家多據《國語》《左傳》所說,定山鬼為“木石之怪”、“魑魅魍魎”,而視之為男性山怪。
但元明時期的畫家,卻依詩中的描摹,頗有繪作“窈窕”動人的女神的。清人顧成天《九歌解》首倡山鬼為“巫山神女”之說,又經遊國恩、郭沫若的闡發,“山鬼”當為“女鬼”或“女神”的意見,遂被廣泛接受。
郭沫若根據“於”字古音讀“巫”,推斷於山即巫山,認為山鬼就是巫山神女。楚國神話中有巫山神女的傳說,此詩所描寫的可能是早期流傳的神女形象。
自蘇雪林提出《九歌》表現“人神戀愛”之說以後,大多數研究家均以“山鬼”與“公子”的失戀解說此詩。該說法似乎不妥。
按先秦及漢代的祭祀禮俗,巫者降神必須先將自己裝扮得與神靈相貌、服飾相似,神靈才肯“附身”受祭。但由於山鬼屬於“山川之神”,古人采取的是“遙望而致其祭品”的“望祀”方式,故山鬼是不降臨祭祀現場的。
此詩即按照這壹特點,以裝扮成山鬼模樣的女巫,入山接迎神靈而不遇的情狀,來表現世人虔誠迎神以求福佑的思戀之情。詩中的“君”“公子”“靈修”,均指山鬼;“余”“我”“予”等第壹人稱,則指入山迎神的女巫。?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九歌·山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