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現代詩歌 - 郝哥原文賞析

郝哥原文賞析

南風把山吹平了,天帝派天吳下海。

太後桃花紅千遍,彭祖吳顯幾度死。

綠毛馬異錢,嬌春柳含細煙。

鄭打美女用金杯勸我喝酒,說我年輕,前途不明,當各人鞭策。

不用喝酒就能欣賞到悲傷的歌曲《丁鬥虎》,要知道英雄的世界沒有壹個主人。

買壹根絲線,配壹對平原君,還有好酒,倒在趙州的老土上。

漏壺壓,水沖玉蟾,婦人發稀稀。

看到秋眉綠,二十個男人這麽多刺,我都覺得丟人!

騎著珍貴的馬,和朋友壹起春遊,喝著酒,看著美麗的風景,此時的妳應該感到舒適和快樂。然而,壹個身材勻稱的中唐青年詩人,卻被他豐富的個性迷住了:他沈郁深邃的眼睛,透過含著早春楊柳的幽幽薄霧,只看到時光飛速流逝;壹個悲傷而憤怒的靈魂,在這時間的長河裏,在做夢,在追尋。他為生不逢時而惋惜,為長命百歲而悲慟,更為年輕時的不作為而憤怒。他想象著展示自己宏偉計劃的時刻...而變成與這美景不協調的“大歌”!

他就是李賀,後進生李賀,“憂喜如枯蘭”(哀歌),常念“少年愁如雲”(對酒)!

浩歌寫於李賀在長安任李朗期間(元和六年至元和八年,881 ~ 883)。野心勃勃卻因父名被禁止入科舉的李賀,自然不屑於朝廷中負責禮部大典的馮壹職。在《致尚晨》壹詩中,他這樣描述此時的長安生活:“...雪雪直上神壇,墨團穿銅帶。臣妾氣態,只願擔其帚。天空之眼何時開,古劍何時嘯。”在這裏,不僅有對生活現狀的厭倦,也有對圓錐出膠囊那壹天的期待。可以說,《豪哥》是李賀在長安生活期間特殊心境和感情的典型寫照。

詩的題目是《豪格》,《楚辭·九歌·少誡》三句說:“望美盼未來,清風拂拂。”它意味著大聲唱歌。在這個主題中,詩人經常出格,但他不是描寫風景,而是墨守成規地表達感情。他從虛處入手,以“鬼才”之筆開篇,進入幻象與悖論,氣度非凡。南風把山吹倒在地,皇帝派天武移海。“三千年壹花,三千年壹命”的仙桃太後花開千遍的時候,和彭祖、吳顯壹樣長壽的人死了很多次。前兩句寫的是人生的滄桑,世界的巨變;三四句話進壹步說,光陰似箭,人生苦短,用筆氣勢磅礴,富有表現力。宋代詩人劉辰翁評價這首詩說:“從‘南風’這句話來看,遙不可及,真是俠義少年。”(見姚弼《長谷集註》)很中肯。錢鐘書先生說李賀:“關系到時間的快慢,生命的短暫,世界的變化無窮,生命的無盡。每次心情低落的時候,我都會嘆息很久。”他還說:“別人可能會為過去而哀慟,所以能及時吃喝玩樂,長久的幸福純粹是建立在福報之上的。也是生法之壹,人情深遠。所謂‘人生短暫,往往有多種意義’和‘人生未百歲,總憂千年’。”(《談藝錄》)講述了李賀的詩在充滿感情的時候與眾不同,可以說是“俠義少年”的體現。如《劫灰飛古今》(秦王飲酒)、《東指何能走馬,海塵生巖山》(天上歌謠)、《三山下黃塵碧水成千年如走馬》(白日做夢)、《簾幽老幾遍,可鎖日月千年》(三月行宮)。這也是浩哥整篇文章的主旨。

在壹些空虛虛幻的想象之後,詩人觸及了整個現實。去偽存真,求原創文章。馬是珍貴的馬:因其毛色藍白色而得名“蓮前七”,恰似蓮前的花紋;景色是《迷人的春天》的場景:輕煙籠柳,柔美嫵媚。五六句寫實的句子,看似在盡力描繪春遊的情景,其實都是淡淡的筆觸——這應該是壹種賞心悅目的情境,只是作為詩人真實表達思想的壹個內襯。於是,當歌者舉杯勸酒時,抑郁的詩人又壹次沈溺於無法控制的遐想中。“鄭姑娘”,即歌女。“金雀兒”的意思是酒器的豪華,這樣的酒杯自然裝的是美酒。“神之血不凝”,精神和血肉無法凝聚,意味著生命難以長久。“問誰”,也就是“向誰求助”,意思是沒有人知道向哪裏求助。之前對李鶴詩《鄙棄經學與人性》(王琦《李昌濟歌賦序》)、《奇言怪語》(周紫芝《古今樂府序》)的評論,可見“沈雪”這壹句。人生何其短暫!想著神與血的分離,過不了多久就死了,自己卻空有心思,不得誌。這金杯酒怎麽能讓妳眉開眼笑?“上帝的血沒有凝結。妳問誰?”這是在問上帝為什麽生命如此短暫。這是另壹個問題:為什麽在這樣的時代如此困難?這個強有力的問題引出了以下引人入勝的想法。

不用聽音樂,不用喝太多酒,不用沈迷於壹時的快感。要知道,有才華的人,從來都無法欣賞和重用。哪裏會有像平原君這樣有才華的人?其實買絲綢。如果繡像有酒,向他致敬!“丁都虎”,馬上“丁都虎”,不壹定是寫的,只是壹個代理。“無主”是指那些無知而遇才的人,也是對政府不滿的人的抱怨。這些話,詩人的語言相當巧妙。“不需要喝酒,保護好自己”,有兩層意思;對平原君的向往也隱含著對王朝“主人”的斥責,這是壹個語義雙關。前賢難遇,後人尚不得而知。“生命的幾何”今天還活著,終點在哪裏?這種感覺的悲傷,這種感覺的憤怒,難以言表!傳說李賀“去”是因為“皇帝成了白玉樓,他叫國君作紀念”(李商隱《李昌濟傳》),又說李賀死後,曾以住仙府安慰妻子鄭的夢:“最近者遷都月浦,新宮名為,故代稱文士,* * *。皇帝還做了壹個凝聚的殿堂,做了某壹代像運動。今天,我是神仙中人,我很幸福……”雲雲(詳見《太平廣記》卷四十九)。後人寫了這個故事,可以說是既安慰死者又辛酸。這種悲劇是李賀獨有的嗎?!“酒只澆趙州土”,李賀的經歷和遺憾,引起了古往今來眾多才子的深深* * *啊!悲是悲,悲是悲,但在這悲憤中,詩人特有的豪氣和豁達展露無遺,為全詩激動人心的結局做了鋪墊。

這首詩的最後四句是對整個情感的總結。李賀的詩中,有許多疏漏之處,如“柳宮暗黃寫漏晚”(河南府十二月、正月試作)、“漏壺水夜淋”(湖中歌)等。,但大多不如“思念水吞玉蟾”,因為局限於“時間”,看不到“情感”。“誤催”句中的“吞”字十分形象,既準確地描述了銅鍋緩慢而細膩的樣子,又擬人化了詩人悲傷而尷尬的心情。“衛娘”,這裏指的是醉酒的歌手。“新綠”就是青春靚麗的眉毛。在李賀的詩中,經常用“綠”來形容眉毛,如“青絲鬢金釵”(《殘思曲》),“長眉千年綠”(《龔蓓夫人》)。“秋眉”的意思是,與“新綠”相反,“綠”的眉毛是磨砂的,“秋看起來是白的”(《傷心線》)。這就是“常吉輕易用代詞,不肯直說事物名稱”(錢鐘書《談藝錄》)的例子。“推力”和“力”的意思是服務世界。長谷詩中有壹句“刺促紀”。由此可見詩人對馮生活的不滿。時光飛逝,無情無義,讓滄桑巨變,讓人生短暫;是它讓曾經的聖賢離我遠去,不留壹點記憶;也會使歌者的滿頭頭發變得稀疏灰白,難以梳理,而不是“壹串香雲散於地”(《美人梳頭曲》)。時間在滴滴聲中流逝。但是,壹個20歲的男人,不願意浪費自己的青春,什麽都不做就去服務世界!詩末四句與開篇關系密切,但同為情懷時,筆鋒大相徑庭;壹個是虛幻而寬泛的,壹個是真實而具體的;壹個是從變化看快,壹個是從慢做對比。不能說詩人的想法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看到秋眉綠,二十個男人這麽多刺,我都覺得丟人!”幾經波折,情感最強音終於在細弦處爆發!

全詩開篇大膽突兀,布局嚴謹獨特,遣詞造句新奇奇特,設置離奇婉約,都體現了李賀詩歌的特點,是壹部具有代表性的佳作。

從思想情感上看,《豪哥》表現的不僅僅是壓抑和悲傷,更是壹種自我激勵的精神。“秋墳鬼唱包詩,千年恨血!”(《秋來》)雖然李賀對自己的人生前途有壹種灰暗的預感,但這位意氣風發的詩人壹直在期待著“古劍詠後羿”的那壹刻。然而,他的希望最終在短短的27個春秋裏破滅了。知道該做什麽,並在絕望中抱有希望,這是悲劇中最悲傷的部分——從這個意義上說,“偉大的歌曲”是壹首悲傷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