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洋山深水港的必經之路是東海大橋:東海大橋是中國第壹座近海跨海大橋,全長32公裏,橋寬31.5米。它是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深水港工程的壹部分,橫跨杭州灣北部水域,連接上海南匯區蘆潮港鎮和浙江嵊泗小洋山島。兩座海上大跨度斜橋、四座預應力連續梁橋、大量非通航橋梁和壹座連接兩島的海堤。全橋按高速公路標準設計,設計基準期為100年。
建設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是黨中央、國務院順應世界經濟和國際航運發展新趨勢,根據我國經濟形勢和發展戰略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其中,洋山深水港區的建設是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核心,而東海大橋作為洋山港區與上海陸地連接的唯壹通道,就像是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壹條大“動脈”。洋山港壹期開工時,東海大橋的建成改寫了上海不是“上海”碧海湧動,壹橋飛。從上海直接到東海的洋山港需要30分鐘。上海,從現在開始,名副其實。這個東方港口從“河流時代”進入了“海洋時代”!
參觀洋山深水港壹定會讓妳感到放松和神清氣爽!
洋山深水港開港:航運大國邁向航運強國。
東方。com 65438+2月10消息: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洋山深水港區今日開港,洋山保稅港區正式啟動。上海市副市長、洋山保稅港區管委會主任楊雄今天在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建設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目的是代表國家,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和國際競爭。
洋山深水港區壹期工程於2002年6月開工,到今天建成投產才三年半。工程難度之大,技術要求之高,工期之緊,工作條件之苦,遠遠超出人們的想象。
楊雄說,建設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是黨中央、國務院高瞻遠矚,從國家發展全局出發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中國積極參與國際經濟競爭,提升國家綜合競爭力,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隨著經濟全球化,世界航運市場正迅速走向壹體化和網絡化,世界範圍內的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競爭的焦點越來越明顯,就是爭奪全球市場航運中心的地位,搶占航運制高點。在中國這樣壹個市場巨大、腹地廣闊的國家,尤其是在長三角,如果沒有國際航運中心,在國際分工和競爭中就會處於被動地位。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建設是代表國家,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和國際競爭。上海是中國最大的港口城市,港口繁榮、港口利用是上海的基礎。上海有條件、有能力承擔起代表國家參與國際航運中心競爭的重任。
三益選址百余院士獻計獻策打造洋山深水港精品工程。
東方。com 12 10新聞:上海市副市長、洋山保稅港區管委會主任楊雄在今天下午的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三義遺址是由百余位院士獻計獻策選出來的,建成了今天的洋山深水港精品工程。
楊雄回顧了洋山深水港的建設過程。在1992上海市第六次黨代會上,中共上海市委將深水港建設列為上海新壹輪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十大工程之首。專家論證過向北(羅京)、向東(外高橋)、向南(金山嘴)等建港方案,但都因水深、岸線不足而作罷。1995年9月,提出了跳出長江口,在距離上海南匯魯超港約30公裏的大洋山島上建設深水港的設想。
楊雄說,從65438年5月洋山深水港正式啟動選址論證到2002年6月開工建設,歷時6年多。* * *來自國內外近200家專業研究機構和高校的6000多名研究人員參與了新港址論證和工程前期工作,完成了200多項專題研究;參與每個
有1000多名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對專項成果進行了評審和咨詢,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1000人。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部等國家有關部門多次組織專家咨詢會和評審會,聚集了國內外大量專家學者和科技人員,對港口從選址論證、立項到建設的全過程進行研究論證,深入分析港口建設的技術可行性和經濟可行性,綜合評估地質、水文、氣象、環境等各方面情況, 從而把洋山深水港區工程建成壹個經得起歷史檢驗的精品工程,充分體現科學態度。
洋山深水港選址有四大優勢。2012年通過15萬標箱。
東方。com 12 10消息:在今天下午舉行的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市政府副秘書長、深水港建設指揮部常務副指揮長沈駿表示,洋山深水港在選址上有四大優勢。到2012年,洋山深水港可配套泊位30多個,吞吐量超過15萬標箱。
沈駿說,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洋山深水港區位於上海南匯魯超港東南,杭州灣口和長江口外,距南匯魯超港27.5公裏,距國際航線僅104公裏。是距離上海最近的水深超過15米的合理港口。
優勢壹:具備建設水深-15m的港區和航道的優越條件。洋山海域潮流強勁,泥沙不易沈積,海域海底近百年來基本穩定。
優點二:可以保證船舶航行和靠泊停泊的安全。經模型試驗反復論證,港口工程方案表明,工程實施後,對自然條件基本無影響,能保持原有水深,大小洋山島鏈形成天然屏障,靠泊條件良好。
優點三:工程技術經濟可行。項目水域地質條件良好,具備建港條件;此外,世界上也有修建長距離跨海大橋的先例。
優勢四:符合世界港口向外海發展的規律。
據介紹,洋山深水港區總體規劃為2012,可形成深水岸線10多公裏,布置泊位30多個,吞吐量15萬標箱以上。壹期工程包括三部分:港口工程、東海大橋和魯超港輔助配套工程。
港口區項目
建設5個70 ~ 65438+萬噸級泊位,可停靠世界最新壹代超級巴拿馬型集裝箱船。碼頭岸線長1600米,陸域面積1.53平方公裏,年吞吐量300多萬標箱。
東海大橋
它起於上海市南匯區的魯超港,止於浙江省嵊泗縣的壹個崎嶇的島嶼小鎮紫山,全長約32.5公裏。按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設計,橋面寬度31.5米,設計行車速度80公裏/小時。有5000噸級主通航孔(通航孔凈空高度40米)和1000噸級、500噸級輔助通航孔。
魯超港輔助配套工程
位於東海大橋登陸點附近,相對獨立。其主要功能是為洋山深水港區提供配套服務,包括口岸查驗區、輔助作業區和危險品作業區,以及供水、供電、通訊等綜合輔助設施。
洋山深水港開港:航運大國邁向航運強國。
東方。com 12 10快訊:上海市副市長、洋山保稅港區管委會主任楊雄今天下午在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洋山深水港區壹期工程的建成開港和保稅港區的啟用,標誌著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取得重大突破,為加快確立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地位、推動中國由航運大國向航運強國轉變創造了更好的基礎和條件。
洋山深水港區和保稅港區是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核心項目。洋山深水港區壹期投入運營,國際航運中心硬件設施的重大突破,將改寫上海-15米以上無深水航道、深水碼頭、泊位的歷史。第五代、第六代集裝箱船可以全天滿載進港,為提升上海港的樞紐地位,加快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提供了非常好的硬件設施。
與此同時,洋山深水港區的開港和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洋山保稅港區的啟用,使國際航運中心的“軟環境”有了重大突破。
國際航運中心的形成不僅需要硬件,還需要軟件支持和有吸引力的國際運輸政策。2005年6月,國務院正式批準設立中國第壹個保稅港區——洋山保稅港區。由規劃的小洋山港區、東海大橋及與之相連的特定陸域組成。其中,小洋山港區2.14平方公裏;陸域位於上海市南匯區魯超港,面積6平方公裏。洋山保稅港區實行封閉式管理,港區和陸域參照出口加工區標準建設隔離監管設施。
洋山保稅港區集國內保稅區、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園區的政策優勢於壹體。主要稅收政策有:國外貨物進入港區保稅;貨物離開港區進入國內市場時,按貨物進口的有關規定辦理報關手續,並按貨物實際狀態征稅;國內貨物進入港區視同出口,實行退稅;港區內企業之間的貨物交易不征收增值稅和消費稅。
洋山深水港區和洋山保稅港區互為依托,優勢互補,不僅大大提高了航運基礎設施的能級,而且扭轉了我國與周邊國家港口競爭的政策劣勢,對促進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集中輻射和國際中轉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