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四大才女:卓文君、薛濤、花蕊夫人、黃鸝。
民國四大才女:廬隱、蕭紅、石評梅、張愛玲。
中國古代四大才女簡介:
蔡文姬
蔡文姬(公元177年?-公元249年?),本名嚴,本名文熙,本名,本名陳六來(今河南祁縣),是蔡邕之女。她知識淵博,才華橫溢,她知道旋律。據說她能通過聽覺迅速判斷出古琴的哪根弦斷了。她是建安時期著名的女詩人。代表作有《胡笳十八拍》、《悲憤詩》等。蔡文姬紀念館成立於1991,位於Xi市東南藍田縣李三鎮蔡王村。詳細介紹了蔡文姬的生平事跡,並展示了蔡文姬的《傷逝》和《胡笳十八拍》,以及蔡文姬在史書中的記錄,包括《後漢書·董思傳》、《蔡文姬之墓》和現代著名書法家舒丹的《胡笳十八拍石刻》。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 -1155年5月12),周琦章丘(今山東章丘)人。宋代(宋初),以婉約詞為代表的女詞人,被譽為“史上第壹才女”。
李清照出身書香門第,早年生活優裕。她的父親李藏書豐富,她從小就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打下了文學基礎。婚後,她和丈夫趙明誠壹起致力於字畫石的收藏和整理。金兵中原,南流,形勢寂寞。在歌詞中,他更多地寫的是前期的閑適生活,後期的人生經歷和感傷心境。形式上善用線描,自成壹派,語言優美。在詞論上,強調和諧雅正,提出詞“異於壹家”的理論,反對把詞寫成詩的方法。能寫詩的,所剩不多,部分篇章有時代感,歌頌歷史,用詞大方,與他們的詞風不同。
有《易安居士集》、《易安詞》,已失傳。後人有虞書詞集。今天有壹個李清照文集的校勘。
上官婉兒
上官婉兒(公元664-公元765438+21年7月)上官趙蓉,唐代陜西省陜縣(今河南三門峽)人。唐代女官員、女詩人,唐中宗的妃子,唐高宗宰相上官儀的孫女。上官儀被定罪處刑後,上官婉兒和母親壹起被送進了內院做奴隸。十四歲時,她因聰明、文筆好而受到武則天的重用,在宮中掌管聖旨制度多年。她被稱為“女性總理”,這是壹個無與倫比的人才。在中宗統治時期,他被任命為趙蓉,掌管朝綱,他的權力與日俱增。在此期間,他設立了文學作品修學士,代表朝廷評鑒天下詩文,引領壹代文風。710年,臨淄王(即唐玄宗)揭竿而起,發動唐龍政治革命,與侯偉同時被殺。2013年9月,考古學家在Xi鹹陽機場附近發現了上官婉兒墓。
班昭
班昭(約45年——約117),又名紀,扶風安陵(今陜西鹹陽東北)人。東漢時期的壹位女史學家、文學家,史學家班彪的女兒,班固的妹妹,十四歲就嫁給了同郡的曹師叔,所以也被後人稱為“曹大家”。
班昭博學多才,其弟班固寫了《漢書》,卻未竟而死。班昭進入東莞藏書閣,繼續寫《漢書》。後來漢和帝多次召班昭入宮,立皇後、貴胄為師,稱之為“大家”。鄧太後來到朝鮮後,參與政治事務。
班昭的《東方頌》、《女誡》等七部作品流傳於世,對後世影響很大。
四川四大才女簡介:
卓文君
卓文君(前175-前121),原名侯文,西漢林瓊(今四川邛崍)人,原籍邯鄲冶煉廠卓氏。漢代才女,中國古代四大才女之壹,四川四大才女之壹。
四川臨產巨商卓王孫之女卓文君,容貌秀麗,精通音律,擅長彈琴,以文筆著稱。卓文君與漢代著名學者司馬相如的愛情故事,至今仍被人們津津樂道。她也有很多優秀的作品,比如《白頭頌》,其中“願同心同德,白頭不相離”就是經典的壹句話。
薛濤
薛濤(約768~832)是唐代傳奇女詩人。長安(今陜西Xi)人。16歲入樂籍,與魏高、元稹有曖昧關系。戀愛期間,薛濤做了壹個寫詩用的粉紅色小紙條,被後人臨摹,稱為“薛濤紙條”。她放棄音樂後從未結婚。望江塔公園有薛濤墓。薛濤與、余、並稱為唐代四大女詩人。卓文君、薛濤、花蕊夫人、黃鸝並稱為四川四大才女。流傳至今的詩歌有90多首。
華瑞夫人
華瑞夫人,孟嘗妃貴妃,後蜀後主,五代十國女詞人,青城(今都江堰市東南)人。年少能寫,尤擅宮詞。幸好蜀國主孟嘗君賜華瑞夫人爵位。
他的宮體詩描寫的生活場景極其豐富,語言以豐富多彩為主,但也有壹些清新質樸的作品,如“三月櫻桃初熟,妻望紅枝。
《回去要金子彈,躲在樹周圍打麻雀》這首歌很活潑,充滿生活情趣;他的亡國詩也是大加贊賞,她是不可多得的才女。
黃鸝
黃鸝,四川遂寧人,明代女作家。楊慎的妻子,稱為黃安仁和黃夫人。父親黃可是《尚書》的官員。他自幼精通經典和歷史,擅長詩歌和寫作。鄭德十四年(1519)與楊慎結婚不久,謹慎留滇三十年,長期留在婆家新都縣操持家務。在兩地分居期間,他以詩歌《送出國》而聞名。他也寫散曲。明代有安夫人詞曲、楊貴妃樂府五卷,但多與楊慎《陶青樂府》所輯雜。鄰居們將他們的作品合編為《楊勝安夫婦散曲》,風格感人悲涼,被譽為“音樂中的李易安”。黃鸝與楊慎的結合是中國文學史上壹個著名的故事。夫妻二人在詩歌上均有突出成就,並在明代成家立業。
民國四大才女簡介:
廬隱
廬隱(1898 5月4日-1934 5月13)原名黃淑儀,又名黃英,福建閩侯縣南嶼鄉人。筆名廬隱,意為隱藏廬山真面目。五四時期著名作家,與冰心、林並稱為“福州三才女”。2003年由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的《書寫現代中國的女性》與蕭紅、蘇、石評梅並列為18中國當代重要女作家之壹。
小紅
蕭紅(1911-1942),原名張乃英,是“民國四大才女”之壹,被譽為“30年代文學女神”。1911出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呼蘭區的壹個封建地主家庭,自幼喪母。
蕭紅是民國四大才女中最悲慘的女人,也是壹個傳奇人物。她的壹生,是壹種不向命運低頭的掙紮和掙紮的壹生。蕭軍的出現直接影響了她的命運,觸發了她開始文學創作。
1935年,在魯迅的支持下,出版了名著《生死場》。1936年遊歷日本,寫散文《孤獨的生活》和長詩《沙》。1940年隨端木蕻良抵達香港,後出版中篇小說《馬伯樂》和著名小說《呼蘭河傳》。1942 65438+10月22日,蕭紅因肺結核和惡性氣管擴張在香港去世。
石評梅
石評梅(1902-1928),中國現代女作家、革命活動家,“民國四大才女”之壹。他原名露比,因仰慕梅花的美麗和堅貞,便以石評梅為筆名。我曾用筆名評論過梅、、舒雪、冰花、新竹、等。1902年出生於山西省平定縣,1919年就讀於北京女子師範學校時熱衷於文學創作。1923年9月,在早報副刊連載長篇遊記《模糊的余輝》,與摯友陸在1924編輯《京華日報副刊》。
石評梅壹生創作了大量的詩歌、散文、遊記和小說,尤以詩歌見長,被譽為“北京著名女詩人”。大部分作品都聚焦於對愛、真理的追求,對自由和光明的渴望。小說以《紅鬃馬》和《馬嘶的故事》為代表。
她去世後,她的作品被廬隱、陸等朋友編輯成《陶語》和《偶然的草》兩部文集。
張愛玲
張愛玲,中國現代作家,祖籍河北省唐山市,原名張璇。1920出生於9月30日,上海租界西區壹個沒落的貴族宅邸。
她的作品主要包括小說、散文、電影劇本和文學作品,她的信件也作為作品的壹部分進行研究。
1944期間,張愛玲與胡蘭成相識、交往。65438年至0973年,張愛玲定居LA,65438年至0995年9月8日,恰逢中秋節。張愛玲的房東發現她死在加州韋斯特伍德羅切斯特大道的公寓裏,享年75歲,原因是動脈硬化和心血管疾病。她在被發現前壹周就已經死了。9月30日,她的朋友為她舉行了追悼會。追悼會結束後,骨灰被撒入太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