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現代詩歌 - 韓愈詩歌風格的巖石分析

韓愈詩歌風格的巖石分析

按時間順序敘述旅行,很容易做流水賬。這位詩人很聰明。他像電影攝影師壹樣選擇地點,人物在前面移動,鏡頭在後面推、拉、搖、跟,壹個又壹個畫面出現在讀者面前。每壹幅畫,都有人有情有景,構成了獨特的意境。全詩主要圍繞著對山寺的參觀。開篇只用壹句“山石嶙峋,路很窄”來概括到達寺廟之前的旅程,而陡峭的巖石和狹窄的山路都隨著主人公的攀登而改變形狀。這句話裏沒有人,只是在第二句“而我到廟裏時,蝙蝠已在黃昏”裏加了“到廟裏”兩個字,就是來遊泳的詩人。而且,要說第壹句沒寫,只是說沒寫清楚;其實巖石的精準和行為的精妙,才是主人公經過那裏時的所見所感。正是通過對這些主觀感受的反思,他艱難地翻山越嶺,在黃昏時分到達了山寺。“黃昏”很難成為看得見摸得著的清晰畫面。他巧妙地選取了壹個“蝙蝠飛”的鏡頭,讓只在黃昏出現的蝙蝠在廟裏盤旋,立刻將主角和山廟籠罩在黑暗的暮色中。“黃昏到寺”,當然要先找個和尚安排住宿,於是就有了主角“升堂”的壹幕。男主角是來觀光的,他對旅遊很感興趣。“上得廳堂”之後,他立即退出,坐在堂前的臺階上,欣賞著院子裏的花草樹木,“在圓圓的梔子花-豆莢和碩大的芭娜娜屋檐之間”的畫面開始了。因為壹場透雨,芭蕉的葉子更大更綠,梔子花更旺更香更美。“大”和“胖”是很常見的詞,但用在芭蕉葉和梔子花上,尤其是用在《新雨腳》中,突出了客觀景物的特點,增強了形象的顯著性,讓人忍不住贊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