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絲綢之路和新絲綢之路的區別
絲綢之路是壹條歷史性的國際通道。正是這條古道將古老的中國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與古希臘羅馬文化連接起來,促進了東西方文明的交流。本文東起中國古都長安(今Xi安),西至地中海東部。在這條古老的絲綢之路上,有許多歷史遺留下來的名勝古跡。這裏是世界第八大奇跡,秦兵馬俑,2000年前的地下軍陣。有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敦煌莫高窟;嘉峪關,萬裏長城的終點;青海鳥島,素有“鳥的王國”之稱;如詩如畫的《塞上江南》;吐魯番盆地,素有歌舞之鄉、瓜果之鄉的美譽。妳知道誰開創了著名的“絲綢之路”嗎?西漢偉大的探險家張騫。張騫是漢武帝時期的人。公元前139年,他奉命率人出使西域,尋找並聯絡已被匈奴趕走的大月氏,共同進攻匈奴。張騫壹行從長安出發,經隴西西行。壹路上,日曬雨淋,風雪襲來,環境險惡,艱難。但他信心堅定,不顧艱難險阻,冒險西進。當他們來到河西走廊時,被占領該地區的塔爾坎發現。張賽和他的隨行人員全部被俘。匈奴單於知道張騫西征的目的,所以不會輕易放過。分散出去放羊放馬,被匈奴人嚴格控制。回到張騫娶了壹個匈奴女子,壹是為了監視他,二是為了誘導他投降。但是,張騫不屈。雖然壹直被軟禁放牧,但他壹直在等待逃跑的機會,以完成自己的使命。過了十壹個春秋,匈奴的監管才放松。張騫趁機帶著貼身隨從甘符逃走,離開匈奴領地,繼續西進。由於他們逃亡匆忙,沒有準備幹糧和飲用水,壹路上經常又餓又渴,隨時會倒在沙漠沙灘上。幸好甘福箭法好,壹路上經常獵殺壹些飛禽走獸,飲血解渴,吃肉充饑,才躲過了死亡的威脅。就這樣,我東奔西跑了好多天,終於越過了大漠戈壁,越過了冰雪覆蓋的青脊(今帕米爾高原),來到了大宛國(今費爾幹納)。高鼻子藍眼睛的大宛國王早就聽說漢朝是個富國,想與之建立聯系。但由於路途遙遠,交通不便,壹直未能成行。所以聽說漢朝使者來了,喜出望外,在京城熱情接待了張騫。他邀請張騫去大宛國參觀血馬。在大宛王的幫助下,張騫先後去了康居(今撒馬爾罕)、大嶽、大夏。但嶽家在阿姆河上遊生活得很幸福,不願東去打匈奴。張騫沒能完成與大月氏結盟攻打匈奴的使命,卻獲得了大量的西域各國人文地理知識。張騫在回東途中再次被匈奴俘虜,然後設計逃跑。最後他歷盡千辛萬苦,在13後回到長安。這次西域之行,讓生活在中原腹地的人們了解了西域的現實,激發了漢武帝“開疆拓土”的野心,發動了壹系列針對匈奴的戰爭。公元前119年,漢朝為了進壹步接觸烏孫,斷“匈奴左膀右臂”,再次派遣張騫出使西域。這壹次,張騫帶了300多人,順利到達烏孫。還派遣使節訪問康居、大宛、大嶽、大夏、安息(今伊朗)、身毒(今印度)等國。但由於烏孫內亂,結盟的目的沒有達到。漢武帝派名將霍去病以重兵進攻匈奴,消滅了占據河西走廊和漠北的匈奴,在河西建立了四郡兩關,開通了絲綢之路。並獲得了匈奴的“金人祭祀”帶回長安。張騫冒著艱難險阻,兩次出使西域,溝通了亞洲內陸的交通要道,正式開始了與西歐各國的友好交往,促進了東西方廣泛的經濟文化交流,開辟了絲綢之路,堪稱中國走向世界的第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