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拼音:shòu
2.激進分子:嘿
3.總筆畫數:11繪畫。
4.解釋:
(1)用作名詞時,表示四足哺乳動物,多為野生動物。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序》:山深百獸往。野獸喜歡深入大山。)
(2)用作形容詞時,表示野蠻和殘忍。出自西周周公旦的《李周俠觀復》:如果有外部內亂,鳥獸都會被消滅。(內外混亂,行為野蠻,會導致滅絕。)
擴展數據?
首先,詞源解釋
“獸”和“獵”是同源的,然後有所區別。獸,甲骨文中說用石彈、獵狗。造字的本義:以獵犬和石彈烘幹機為武器的伏擊狩獵。金文成延續了甲骨文字形。篆書誤把青銅器銘文的“單”寫成了“不知所雲”。隸書是篆書中“易”字的縮寫。至此,甲骨文和金文中代表狩獵兵器的“單”字形完全消失。
第二,詞語的解釋。
文言文版《說文解字》:獸,捍衛者。從狗那裏。?
白話版《說文解字》:野獸,等待時機,準備狩獵。字形采用“獸與狗”的寓意。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野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