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清康熙年間張玉書和陳廷敬出版的壹部書。明代是在字典和正字通的基礎上更新的。這部書的編纂始於康熙四十九年(1710),完成於康熙五十五年(1716),歷時六年,故命名為《康熙字典》。《康熙字典》由主編張玉書、陳廷敬主持,淩紹孝、石奎、周其瑋、陳仕茹完成。該詞典采用部首分類法,按筆畫排列單詞。字典分為十二集,以十二地支為標誌。每集分為三卷,即上卷、中卷和下卷。元音表及其對應的漢字按元音、聲調、音節排列。* *收錄漢字47035個(47035),是漢字研究的主要參考文獻之壹。
《古今圖書集》,卷***10000,目錄40卷,原名《古今圖書集》,是清代康熙時期福建官員陳夢雷(1650-1741)主編的大型圖書。
該書歷經28年編輯,分為6個部分,32個代碼。這是現存最大、信息量最大的書。古今圖書的收藏範圍廣泛,內容豐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包括人類、動物、昆蟲、文學、音樂等等。是清代以前的藏書,是各學科研究者研究和延續先輩成果的寶庫。因為這本書寫於封建社會末期,克服了過去不科學的編排,現在有些引用的古籍已經失傳,很多零章句都可以通過這類書保存下來。
清朝初年,根據湯若望主編的《西洋歷法新著》制定了紀年法。但書中內容存在矛盾,部分解說文字也晦澀難懂。本書前16卷以《天查集》為題,闡明理論;接下來的十卷題為“史明杜政”,其中談到計算方法。另附十六卷手術表。乾隆年間增修十卷,也分為計算原理、計算方法、運算表三部分。李想考成采用丹麥天文學家第谷的天文系統,大部分數據取自第谷。雖然在編制和準確性上比之前的崇禎歷書要好,但其整個體系是落後的。
清中國與梅亞成主編的《數學本質》。它是康熙末年編纂的《法歷源流》的第三部分。主要內容是介紹西方數學。康熙在位的時候,既提倡西算,又提倡中算。晚年又命陳後堯、何國宗、明加圖等人編纂天文算法書籍,包括《理象考成》(四十二卷)、《呂征易》(五卷)、《數理精要韻》(五十三卷),合稱袁媛* * 100卷,最終於雍正元年(65438)。
《數學本質》(公元1713-1722)是壹部集中西數學於壹體的豐富的《初等數學百科全書》,上冊五卷,下冊四十卷,四種數學表格八卷。第壹部分叫李剛明題,主要包括幾何要素和算法要素。下壹部分稱為分區,包含許多初等數學的材料,如算術、代數、幾何和三角學。這本書以康熙皇帝“禦旨”的名義廣為流傳,從而形成了幹嘉時期數學研究的高潮。數學本質中有壹組特殊的數字名稱:格、時、白、千、萬、易、趙、經、艾、密、茍、儉、正、載、吉、橫沙河、阿聲佐,那是由他說了算,而不是。比單位小的數減少十分之壹,順序是分、厘米、毫、絲、突然、輕微、纖細、薄霧、沙漠、模糊、徘徊、瞬間、輕彈、瞬間、劉德、虛空、寧靜。
1678費迪南·南懷仁編《康熙永年歷》三十二卷。這種天文手表分為八個部分-太陽,月亮,火星,水星,木星,金星,土星和日食。每壹部分都有四冊。每壹部分開頭都給出壹些基礎數據,然後給出壹個天體2000年的星歷表。根據這些星歷表,人們的日歷可以很容易地編制出來。
《康熙皇帝全景圖》是中國清代繪制的地圖。1708由康熙皇帝編繪,天文觀測和星象三角測量,用梯形投影法繪制,比例尺為四十萬分之壹。地圖範圍東北至庫頁島,東南至臺灣省,西至伊犁河,北至北海(貝加爾湖),南至崖州(今海南島)。畫師有歐洲耶穌會士、白晉、杜德美,中國學者何、索珠、白、宮格、明加圖,以及秦藏布蘭木展巴、秦喇嘛、袁導演等十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