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的“七步詩”
曹氏父子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合稱三曹,在中國文學史上留下了許多不朽的篇章。曹植的《七步詩》是壹段佳話,它的意義已經不是詩本身的價值了。它包含著深刻的政治內涵,成為歷史長河中兄弟們爭奪地位、權力和財產的寫照。
煮豆子燒豆子,豆子在鍋裏哭。我們本是同根生,何必互相炒。
不用說,這是曹植對弟弟曹丕的控訴。
沒錯,曹植的確是曹丕的宿敵。他曾經特別受父親曹操寵愛,父親壹度想廢了曹丕,立他為太子。嫉妒曹丕是有道理的。曹植十幾歲的時候,曹操看到曹植的文章就有點懷疑。他以為是曹植找人替他寫的,曹植讓父親當面測試。幾次采訪下來,曹植確實“導出來寫成文字,寫下來。”如果不是壹些大臣的強烈反對,曹植真的會被立為太子,曹丕和他弟弟曹植的鬥爭就是從這個時代開始的。
有壹次,曹操出兵打仗,曹植和曹丕前來送行。臨行時,曹植大聲朗讀了贊美曹操的阿諛文章,大家都很欣賞。曹丕含淚送別父親,感動了曹操,也讓他落淚。這個小小的舉動拉近了曹丕和父親的距離,加深了父子感情。看來需要的是父子之間的親情,不是阿諛奉承。
還有壹次,曹操想派曹植領兵出征。帶兵出征是掌握兵權的象征,也是曹操重點培養的標誌。曹丕得到消息當然很惱火。他該怎麽辦?曹丕想到了壹個致命的招數。他提前拿了好酒好菜,和曹植喝酒,把他灌醉了。曹操派人去傳曹植,曹植催了幾次還是昏昏欲睡。曹操大怒,取消了曹植的領兵決定。
看來,曹植只配做壹個不拘小節的文學家,而很難做壹個足智多謀的政治家。
在曹植和曹丕的鬥爭中,曹丕是勝利者,最終繼承了魏國的王位。按理說,曹丕的地位和權力基本得到了鞏固,但是恨曹植的想法並沒有改變。這是多麽的殘忍和無情。
其實曹植並沒有犯什麽大罪,只是有人指責他喝酒罵人。他居然扣留了曹丕派來的使者,絲毫沒有招兵買馬、圖謀謀反的跡象和征兆。這不算犯罪,曹丕想出了“七步成詩”的辦法來懲罰弟弟。好在出口詩詞是曹植的專長,這首“七步詩”成了救命詩。曹丕只好收回成命,降低曹植的官階。
縱觀幾千年的歷史,帝王與子孫和睦相處,互相包容,不爭權奪利,是很可憐的。春秋時期齊國的龔自久和小白(齊桓公),秦朝的傅肅和胡亥(秦二世),唐朝的玄武門之變...兄弟相殘的例子數不勝數。
在封建時代,這種兄弟之間爭權奪利、自相殘殺的現象是社會制度的必然結果。在那個權力決定壹切的社會體系中,不擇手段地爭奪權力似乎是正常的。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少了多少兄弟。但是,除非取消特權,否則“七步詩”必然有人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