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詩歌朗誦 - 《春江花綠如藍》裏寫的是什麽植物?

《春江花綠如藍》裏寫的是什麽植物?

“日出江花比火紅,春來江綠如藍”,意思是植物是綠藻,河水是藍的,是因為水中有綠藻。這裏的藍壹般是指蘭草或何首烏。

“日出紅花勝於火,春江綠如藍”出自唐代白居易《憶江南好》。1,原文

江南的風景很美,如畫的風景早已為人所熟悉。當春天來臨時,太陽從河面升起,河面上的花比紅色更鮮艷,綠色的河比藍色的草更綠。怎樣才能叫人不懷念江南?

2.翻譯

江南的風景有多美,如畫的風景早就熟悉了。春天來了,太陽從河邊升起,讓河上的花比紅更鮮艷,綠河比藍草更綠。人怎麽能不懷念江南呢?

3.筆記

①憶江南:唐·焦芳的名字。作者在題註中寫道:“這首歌又叫‘謝秋娘’,每首五句。”據樂府集記載:“《憶江南》中有壹個叫‘望江南’的人,因白詞而改名‘江南好’。”到了唐末五代就成了詞牌名。這裏所指的江南,主要是指長江下遊的江浙壹帶。

②熟悉度(ān):熟悉度。作者年輕時去過江南三次。

③河花:河邊的花。我說的是河裏的浪。紅色勝於火焰:鮮紅勝於火焰。

4綠如藍:綠色比藍色更綠。比如用法還是“余”,表示超過。藍色和藍色的草,它們的葉子可以用來制作藍綠色的染料。

4.欣賞

白居易曾經做過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兩年,後來又做過壹年多蘇州刺史。年輕時,他浪跡江南,曾在蘇杭生活。應該說他對江南很有了解,所以印象很深。他從蘇州刺史病退回到洛陽十二年後,67歲時寫下這三首憶江南的詩,可見江南的勝景在他心中仍歷歷在目。

用十幾個字概括江南的春色並不容易,但白居易巧妙地做到了。他不再描寫江南常用的花和鶯,而是以江為中心開始寫作,通過“紅勝火”和“綠如藍”的對比,展現江南明媚耀眼的春光。在大詩人杜甫的詩中,經常可以看到不同色調的描寫手法,如“兩只黃鸝鳴翠柳,壹排白鷺沖天”,“江鳥過白,山青水白”。兩種不同的顏色相映成趣,使得詩歌明亮如畫。白居易走的也是這條路,從他的詩裏也能看出來,比如“晚霞燒紅,晴空比藍”,“春草綠時更夢幻,晚霞浪紅近長安”,“綠浪東西南北,紅柱三百九十橋”。所以,在白居易的筆下,江南的春色從第壹天起就有了色彩,江裏的花,江水,因為曬、染、襯托的方式,形成了人們想象中的畫面。顏色艷麗奪目,無需多加聯想。江南的春色已經撲面而來。

這個詞形容的是江南春色,第壹句就是“江南好”。用壹個簡單生動的“好”字,抓住了江南春色的全部美好,作者的贊美和向往也包含其中。同時,也正是因為有了“善”,我們才能無止境地“記住”。所以這句話有暗諷“能不能忘了江南”這句話,並與之有關。第二句“我曾經熟悉的風景”,指出江南“好”的風景不是謠言,而是作者在杭州外出放牧時的親身經歷和切身感受。這樣既落實了“好”字,又照顧了“記憶”字,是連接壹篇文章意義的絕妙筆墨。三四句話生動地詮釋了江南的“好”,突出了江花的鮮艷色彩和紅綠的河流,給人以耀眼的印象。其中既有同色之間的相互對比,也有異色之間的相互對比,充分顯示了作者良好的上色技巧。文末以《可否忘江南》收全詩,既表達了生於洛陽的作者對江南春色的無限景仰和留戀,又營造了壹種綿長持久的韻味,將讀者帶入了纏綿悱惻的境界。

5.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 ~ 846),晚年又號香山居士,中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通俗,被譽為“詩聖”和“詩王”。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流傳至今的有白的《長慶集》,代表作有《長恨歌》、《炭人》、《琵琶行》等。白居易生於河南鄭州新鄭,葬於洛陽。白居易故居紀念館位於洛陽市郊。白元(白居易之墓)位於洛陽南部象山琵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