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充分利用了《克倫威爾序》中提出的浪漫主義的美醜對比,對善與惡、美與醜、崇高與卑微進行了描寫,並在環境、事件、情節安排、人物塑造等方面誇大了壹些特征,造成了強烈的對比。
擴展數據:
創作背景
在復辟王朝的統治下,法國宮廷和教會狼狽為奸,欺壓百姓。當時的巴黎,宗教勢力邪惡黑暗,封建主義等制度殘酷,人性在封建主義的壓制下扭曲墮落。社會各階層,尤其是下層階級,都深表同情。
被壓迫人民奮起反抗,與兩股勢力英勇鬥爭,最終取得勝利。雨果感受到封建統治的黑暗和殘酷,創作了《巴黎聖母院》,通過15世紀的巴黎社會反映現實生活。
作者簡介
法國浪漫主義作家、人道主義代表人物、法國文學史上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作家維克多·雨果,經歷了19世紀法國幾乎所有的重大事件,被稱為“法國的莎士比亞”。
他壹生創作了許多詩歌、小說、戲劇、各種散文、文學評論和政治文章,是法國頗有影響的人物。雨果的創作歷程長達60余年,作品包括詩歌26卷,小說20卷,劇本12卷,哲學著作21卷,共計79卷。
百度百科-巴黎聖母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