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古人訓“十年河東轉河西”下半句7個字才是關鍵,蘊含人生哲理妳怎麽看呢?

古人訓“十年河東轉河西”下半句7個字才是關鍵,蘊含人生哲理妳怎麽看呢?

古籍中有熟語:“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說法,而農村人說“十年河東轉河西”,實際上就是這句熟語的變體。

實際上熟語和俗語比較類似,都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語言,而這句俗語的下半句更為經典,“莫笑窮人穿破衣”道出了時運瞬息變幻的道理。

俗語作為壹種老百姓口口相傳的文化形式,實際上已經流淌了幾千年的時間,確切的說至少有2000年左右。

這些民間俗語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又被人們稱為生活指南針。如果生活中遇到了壹些困難和難題,實際上就可以從俗語中找到答案。

第壹、“十年河東轉河西”

這句俗語既擁有鼓勵人們勵誌的含義,同時也是壹句教導世人的警語。當壹個人混得風生水起之時,壹定要有憂患意識,因為好與壞是壹對相互轉換的搭檔。

正所謂“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倚”。所以在人壹生順遂之時不要得意忘形,在人生低谷時也要不屈不撓。

實際上這句俗語還蘊含了壹個典故,話說早在戰國時期群雄逐鹿,有很多比較有實力的諸侯國,早已經輪番稱霸於中原。

魏國作為最早崛起的國家之壹,位於母親河黃河的東岸,由於國力較強,所以經常對周邊弱國進行侵略。

尤其是當時的秦國由於各方面都比較羸弱,所以經常受到微博的蹂躪和摧殘,在這種前提下魏國就將秦國的河西占為己有。

之後隨著秦國實力逐漸上升,從壹個弱小的邊境之國,逐漸成長為可以對抗魏國的諸侯國。而此時的魏國卻出現了頹勢,所以雙方的實力對比立竿見影。

秦國為了報當年為國占領河西之仇,不僅收復了曾被外國奪走的河西之地,最重要的是還侵占了秦國的很多城池。

面對這種此消彼長的國家實力對比,後人分析魏國自以為強大,所以開始故步自封並逐漸衰落。而秦國雖然弱小,但卻經過幾代君主的發憤圖強,逐漸成長為壹個有實力的強國。

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弱小,所以才會不斷努力發展,在實力足以抗衡魏國之時,便壹舉進攻已經逐漸衰落的魏國,不但報了當年失去河西的仇,還為成為霸主奠定了重要基礎。

第二、“莫笑窮人穿破衣”

下半句的這7個字才是關鍵,其實非常好理解,在這個社會中有富人就會有窮人,這既是社會發展的壹個必然結果,同時也是財富守恒定律的突出表現。

站在富人的角度,最不應該做的事情,就是嘲笑那些窮得穿破衣服的窮人,認為他們永遠都會處於貧困狀態。

網絡上有壹句:“現在妳對我愛搭不理,將來我讓妳高攀不起”, 這句話實際上就告誡大家,世間的萬事萬物都在不斷地變化。曾經的富人也可能變成窮人,而那些窮得穿破衣服的窮人,也可能有壹天成為大富翁。

所以這句俗語是勸告大家,壹定要明白,應該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問題,同時也應該用這種眼光去思考生活。

有的時候成功雖然有先天因素,但是絕大多數情況下都與後天努力息息相關,如果富人止步不前,那麽就有可能變成窮人。

還有那些衣衫襤褸的窮人,如果能夠發奮投降並不斷努力,相信有壹天也可以讓生活好轉。或許他們未必有富人的經濟條件好,但最起碼也擺脫了窮人的帽子。

人的壹生境遇並非壹成不變,在起起伏伏的生活浪潮中,如果不以發展的眼光看未來,那麽就會被時代和生活甩在身後。

每個人的人生都有起起伏伏的過程,那些真正懂得生活來之不易的富人,往往都會想盡辦法維持財富。而那些十分貧窮的人,如果不改變窮人思想,也無法成為壹個有錢人。

所以從這壹點來看,我們可以得知變化是永恒的,而故步自封則會被時代拋棄,後半句折射出老祖宗的智慧。

結 語

俗語作為壹種傳統文化,實際上早已經在人們的內心中生根發芽,並且還擁有不可磨滅的傳承性。或許很多高大上的文化逐漸被人們說冷漠,但是每個人都能看懂的俗語,這會隨著社會不斷發展而歷久彌堅。

這兩句俗語其實應該引起大家的註意,實際上這就是哲學思想中的壹個案例,那就是世間萬事萬物都在不斷變化,所以壹定要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自己未來和其他事物,否則金子可能變成黃土,而黃土也能變成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