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16
因為是看了濤哥的配詩之後,才去查了,查是查了,可是似乎並不確切,其中可能有壹些訛傳,需要確定。
《長春花》小考
在以“壹枝才謝壹枝殷,自是春工不與閑。”為關鍵詞搜索的時候,會有兩個答案,壹個說是董嗣杲的,壹個說是朱淑真的,也是匆忙,沒有細看,就接受了董嗣杲的結果,然而似乎並不確切。
那麽這首《長春花》到底是誰的作品,只能繼續搜索,以獲得解答。
說來也怪,與朱淑真相關的疑案還不止於此,還有壹篇,《生查子元夕》的作者也有疑問,涉及朱淑真。
朱淑真是壹個奇女子,與李清照齊名,百度上的介紹是:
由此可見朱淑真的厲害。《生查子 元夕》的作者涉及的人物有:歐陽修、朱淑真、秦觀、李清照,不過更多的集中在歐陽修和朱淑真,可見朱淑真的詩作水平。考證《生查子元夕》作者的文獻很多,不過這些與主題無關。
同樣的,《長春花》也有爭議,而爭議的對象是董嗣杲和朱淑真。
依然是在百度上查,對於董嗣杲的介紹:
說實話,對董嗣杲所知甚少,如果不是要查詩句,可能就不知道這個人的存在,實際上董嗣杲的作品還是頗豐的。《全宋詩》收錄董嗣杲的詩作就有十卷之多,其中就包括了《長春花》。
或許也是因為《全宋詩》的收錄,使得《長春花》歸屬於董嗣杲成為實據,但是依然有人提出質疑,同樣也是有根有據,似乎也不為過,合情合理。
縱觀《全宋詩》董嗣杲以花為題的詩作有近百首,幾乎全部是七言律詩,而《長春花》為七言絕句,似乎是壹個異類,如果從風格和習慣來看,《長春花》的確不符合董嗣杲,而說是朱淑真的詩作,應該更加的合理。
陳小輝在其《全宋詩 之釋道潛 賀鑄釋 文珦 董嗣杲詩重出考辨》(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7年3月)壹文中,就對《長春花》的作者提出了質疑。
由此可見,《長春花》確有爭議,我無法品評,只能當做壹件事情,權當知道了。
猜想
《長春花》的爭議先放到壹邊,對《長春花》的敘事卻也同樣值得思考。
先說董嗣杲。
在董嗣杲卷九裏,收錄了董嗣杲以花為題的詩作:
松花、桂花、桐華、槐花、柳花、棕櫚花、萬年枝花、棣棠花、大笑花、薔薇花、木筆花、芭蕉花、葵花、酴醾花、芍藥花、蘭花、木蘭花、牡丹花、楝花、瓊花、芙蓉花、麥花、瑞香花、茉莉花、罌粟花、梔子花、槿花、菊花、蕙花、徘徊花、密友花、桃花、杏花、李花(二首)、郁李子花、梅花、梨花、荷花、菱花、林檎花、棗花、棖花、橘花、枇杷花、薺花、百合花、懸空草花、茶花、菖蒲花、萱草花、蘆花、蘋花、茨菇花、稻花、豆花、麥花、淩霄花、月丹花、月季花、南天竺花、石竹花、山丹花、水葒花、散水花、山礬花、山茶花、海棠花、石榴花、迎春花、長春花、杜鵑花、雞冠花、金鳳花、碧蟬兒花、牽牛花、後庭花、瓶蕉花、聚八仙花、佛手花、紫荊花、黃葵花、紫微花、素馨花、朱槿花、胭脂菊花、碧桃花、紅梅花、白蓮花、錦帶花、玉繡球花、金燈花、金沙花、寶相花、玉簪花、木香花、藤花、蠟梅花、蓼花、
這些詩作的數量有百首之多,涉及各種花卉,如果再看這些詩作的特點,幾乎全部是七言律詩,也就是由八句構成,只有《長春花》是壹個例外,似乎在顯示並非是董嗣杲的所為。
另壹方面,在董嗣杲眾多的花詩中,幾乎是沒有重樣的,個別有多於壹首的,但是也會有所標記,比如《李花(二首)》,以及《玉繡球花》三首,亦即不會以異名來描寫同壹種花卉,而在這些花詩中,已經有了以月季為題的《月季花》詩,也就不該再有以長春花為題來描寫月季花的《長春花》了。
這裏面就有兩種可能,壹種可能《長春花》不是董嗣杲的詩作,另壹種可能《長春花》寫的不是月季花。
再看朱淑真。
朱淑真的詩作也很豐富,《全宋詩》收錄朱淑真詩作十九卷。
在朱淑真的詩作中,有五十多首花詩,當然也包括《長春花》。
《朱淑真集註》收錄的花詩。
蔔算子·詠梅、月華清(梨花)、蝶戀花·送春、落花、黃花、梨花、二色梅、海棠、海棠、惜花、看花、移花、杏花、荼蘼、青蓮花、白菊、菊花、山腳有梅壹株地差背陰冬深初結蕊作絕句寄之、墨梅、菩薩蠻·詠梅、月華清·梨花、水梔子、新荷、冬日梅窗書事四首、黃芙蓉、芍藥、櫻桃、荷花、後庭花、惜花、臘月躑躅壹枝獨開、乞蘭、長春花、牡丹、梅、蠟梅、窗西桃花盛開、探梅、桃花、梅花二首、李花二首、薔薇花二首、冬日梅窗書事四首、詠桂四首。
縱觀朱淑真的詩作,似乎更願意使用七言絕句的體式,而這壹點更符合《長春花》。
雖然《全宋詩》將《長春花》收錄在了董嗣杲的集中,但是《朱淑真集註》卻也收錄了《長春花》。
《朱淑真集註》成書在宋代,其編撰者魏仲恭和註釋者鄭元佐為朱淑真同時代人,相對而言,其可靠性要強於清代編撰的《全宋詩》,由此也為《長春花》為朱淑真所做提供了壹個證據。
只有肯定《長春花》的作者是朱淑真,才能解釋《長春花》所寫的內容是月季花,在朱淑真的眾多花詩中還沒有描寫月季花的,而《長春花》剛好補上了這個空缺。
雖然肯定了《長春花》的作者,可是還有壹個疑問,既然是寫月季花,為什麽不直接使用“月季花”,反而要使用“長春花”做名呢。
朱淑真與董嗣杲用為浙江人,他們的語言語境應該基本相同,不該有大的差異,難道會有“十裏不同音”的情況嗎,當然這還需要考證。
如果認定了《長春花》的作者是朱淑真,而不是董嗣杲,那麽《長春花》的敘事也就不用更多的猜想,就是用來描寫月季的。
參考文獻
1.百度網頁
2.全宋詩 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 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12
3.朱淑真集註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5年1月
4.陳小輝 全宋詩 之釋道潛 賀鑄釋文珦 董嗣杲詩重出考辨 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7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