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龍文化,上下8000年,源遠而流長。龍的形象深入到了社會的各個角落,龍的影響波及了文化的各個層面,多彩多姿。作為龍的傳人,不能對中國的龍文化壹無所知。不了解龍文化,就無法了解古老的中華文明。
起源於新石器時代早期,距離今天的時間不會少於八千年。這個時期,原始先民已不單純地、被動地依靠上天的賞賜了,他們把獵獲的野馬野牛野豬等等畜養起來;也不單單吃那些是采拾得來的野果了,而是有選擇地種植谷物以求收獲。他們能夠熟練地取火用火,學會了用木頭搭簡單的房子,開始磨制石器、骨器,手工制作陶器,逐漸定居下來,從事生產活動了。生產活動使人們同大自然的接觸越來越寬泛,自然界作為人之外的不可思議的力量對人們精神世界的撞擊也越來越大。
為什麽魚類穿遊不居,灣鱷聲形俱厲,蛇類陰森恐怖,蜥蜴形色怪異?為什麽雲團滾滾,電光閃閃,雷聲隆隆,大雨傾盆?為什麽海浪翻卷,虹貫長空,泥石流咆哮而下,吞吃人畜,所向披靡?……這些動物的行為和變化不已的自然天象對古人來說,是無法科學解釋的。
他們模糊地猜測到,應當有那麽壹個力大無窮的,與“水”相關的“神物”主宰著指揮著操縱著管理著這些動物和天象,像壹個氏族必有壹個頭領那樣;或者說,這些動物和自然天象是這個“神物”的品性體現,像人要說話,要呼叫,要吃喝拉撒睡,要嘻笑怒罵壹樣。
龍,作為壹種崇拜現象,壹種對不可思議的自然力的壹種“理解”,也就從這個時候起,開始了它的“模糊集合”。
遼寧阜新查海原始村落遺址出土的“龍形堆塑”,為我們的“時間定位”提供著證據。查海遺址屬“前紅山文化”遺存,距今約8000年。“龍形堆塑”位於這個原始村落遺址的中心廣場內,由大小均等的紅褐色石塊堆塑而成。龍全長近20米,寬近兩米,揚首張口,彎腰弓背,尾部若隱若現。這條石龍,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年代最早、形體最大的龍。(有文章稱,山西省吉縣柿子灘石崖上有壹幅距今達壹萬年的魚尾鹿龍巖畫,當是龍的最早的雛形。這幅巖畫未見發表,其面目如何,還不得而知。)接下來還有內蒙古敖漢旗興隆窪出土的距今達七八千年的陶器龍紋,陜西寶雞北首嶺遺址出土的距今達七千年的彩陶細頸瓶龍紋,河南濮陽西水坡出土的距今六千四百多年蚌塑龍紋等。
龍的模糊集合過程的起點在新石器時代,經過商、周至戰國時期的長足發展,到秦漢時便基本成形了。這個“基本”有兩個意思,壹是說構成龍的框架、要素、樣式,秦漢時都基本具備了;二是說龍是壹個開放的、不斷納新的系統,它並不滿足秦漢時的基本成形,之後的歷朝歷代,直到今天,還都在不斷地加減、變衍和發展。
龍是怎麽形成的?歷來眾說紛紜,有從鱷、從蛇、從蜥蜴、從馬、從豬、從閃電、從虹霓等等說法。筆者的觀點是“模糊集合說”,其思路是這樣的:新石器時代的先民是以原始思維面對身外世界的,而原始思維又是以直觀表面性、整體關聯性、非邏輯的神秘性和群體表象性為待征的“模糊思維”。這樣的思維足以導致我們的祖先不清晰、不精確、不唯壹地將身外世界的種種對象,集合、升華成若幹個“神物”,然後加以崇拜。
在古人心目中,身外世界是神秘混沌難以捉摸的,模糊思維的直觀性和表面性,使他們不可能像現代人這樣,將雲、雷電、虹、海潮、泥石流等分辨得清清楚楚;也不可能像現代人這樣,運用豐富的生物學知識將魚、鱷、蛇、蜥蜴,以及豬、馬、牛等動物的生活習性研究得明明白白。在他們看來,雲、雷電、虹等在天上彎轉,都和雨相關,差不多是壹類;魚、鱷、蛇等在江河湖泊中穿遊,都和水親近,大體上也是壹類;豬喜歡水,馬、牛等也都離不開水--河馬、水牛更是水中物。而且,天上的雨,落到地上便是水;水升到天上,再朝下落,便是雨。既然天上下的雨和地上流的水是壹回事,那麽,和雨相關的在天上彎轉的雲、雷電、虹等,就和與水密切的在江河湖泊中穿遊的魚、鱷、蛇等差不多都是壹回事了。雨水適度,牧草豐茂,谷物有成;雨水乏缺,葉草幹枯,百谷旱絕;雨水過量,人畜受淹,農田泡湯。生產和生活不能不依賴雨水,雨水卻常常讓人們依賴不上。再看這些與雨水相關的物象:雲團滾滾翻卷,變化萬方;雷電叱咤長空,霹靂千鈞;虹霓垂首弓背,色像瑰奇;還有大小不壹,脾性不同,長短參差,陰森怪異的魚、鱷、蛇、蜥蜴等等:這壹切是多麽神秘,多麽雄奇,多麽可怖可畏啊棗令人驚懼不已!
於是,古人猜想了:壹定有壹個“神物”,主管這壹切,總領這壹切,支配這壹切,排演這壹切。這個“神物”,體型是很大的,而且是能大能小的;膚色是多樣的,而且是能明能暗的;還應當是有頭有尾的,能起能臥的,擅爬會遊的,彎轉曲折的,快速行進的;總之是能量巨大的,能上能下的,善於變化的,天上可飛水中可藏的,集合了種種“水物”特性的,又和雨水有著特別特別密切關系的。
該怎麽稱呼這個“神物”呢?人們發現,雨水降臨時,烏雲洶湧,電光閃閃,相伴隨的,是“隆隆”的雷聲;海潮漲落,龍卷風吸水,泥石流下山,也都發出“隆隆”的聲響;而鱷、牛、蟒蛇等動物的吼叫,也和“隆隆”聲接近;而“隆隆”聲本身具備著粗壯、雄渾、深沈和悠遠等特點,給予人的感覺是恐怖、壯烈、崇高和神秘。於是,人們就取其聲,將這個模糊集合起來的“神物”,以“隆”這個音呼之了。
“神物”的發音是擬聲,“神物”的形象該是個什麽樣子呢?壹些人說像魚,壹些人說像鱷,壹些人說像蛇,還有壹些人說像雲,像閃電,像虹霓;也可能今天看像這個,明天看像那個,後天看又像別壹個;還可能覺得既是這個又是那個,升到天上就是雲是閃電是虹,落到水中就是魚是鱷是蛇,來到陸地就是豬是馬是牛。模糊思維是不講邏輯、意識不到矛盾的,這種思維容許同壹個物體在同壹個時間出現在不同的地方,容許部分和整體、單數和復數的同壹。
造字的時代到了,需要給這個以“隆”音呼之的神物搞個符號了。老祖宗最初造字,多以像形為之。那麽,讓這個神物像什麽形好呢?有人說像鱷,就造了幾個像鱷的“龍”字;有人說像蛇,就造了幾個像蛇的“龍”字;還有人說像閃電,就再造幾個像閃電的“龍”字;另有人說身子像鱷像蛇還像閃電,頭卻像馬像牛還像豬,那麽就造幾個像這像那像……的“龍”字好了。於是,甲骨文和金文中便有了各式各樣的“龍”字。後來,逐漸演化,直到最後簡化成現在這個“龍”。
這樣,我們就可以說:龍是中國古人對魚、鱷、蛇、豬、馬、牛等動物,和雲、雷電、虹霓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產生的壹種神物。先民們是以現實生物和自然天象為基礎,將自己的對身外世界的畏懼、依賴、疑惑、想象、崇拜等等,都貫穿、投註、體現到龍的模糊集合中了。
從審美的角度來看,龍無疑是古人的壹種藝術創造。它是從魚、鱷、蛇和雲、電、虹等壹個個具體物象而來,經過由眾多人參與的模糊集合,形成壹個建立在各個具體物象之上,又涵蘊著各個具體物象的新的形象。它的形成過程,是“美”的因素集納的過程,用壹句人們常說的話,就是“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其間滲透著、灌註著古人的神話猜想、宗教體味、審美快感和藝術情趣。
龍的目擊(未考證):
在文化及文學角度來看,龍只是民間虛構出來的壹種靈獸。但到底龍真的是活在華夏民族的心底,還是隱活世間上呢?
根據傳說中,龍常出現在大海和江河或翻飛在空中,以下有壹些古今目擊龍的出現的數據:
東漢建安二十四年,黃龍出現在武陽赤水,留九天後離去,當時曾為此建廟立碑。
東晉永和元年(公元45年)四月,有壹黑壹白兩條龍,出現在龍山。燕王慕榮皝親率朝臣,在距離龍二百多步的地方,舉行了祭祀活動。
明清時期的地方誌中,還不時發現有關龍的記錄。據《臨安府誌》記載,崇禎四年(公元631年)雲南石屏縣東南的異龍湖中發現巨龍,“須爪鱗甲畢露,大數圍,長數十丈”龍山和異龍湖中出現龍,可能不止壹次。不然它不會有“龍山”和“異龍湖”之稱!
《唐年補錄》記載,唐鹹通末年某日,有青龍墜在桐城縣境內,因喉部有傷,當場死去。龍全長十多丈,身子和尾巴各占壹半,尾呈扁平狀。它的鱗片跟魚差不多,頭上有雙角,口須長達兩丈,腹下有足,足上有紅膜。
郎瑛《七修類稿》記載,明代成化末年某日,廣東新會縣海灘上墜落壹條龍,被漁民活活打死。此龍約壹人高,身長數十丈,酷似畫中龍,只有腹部呈紅色。
南宋紹興三十二年(公兿162年),太白湖邊發現壹條龍,巨鱗長須,腹白背青,背上有鰭,頭上聳起高高的雙角,在幾裏之外都能聞到腥味。當地群眾用席子遮蓋它的身體,官府還派人親自祭祀。壹夜雷雨過後,龍消失了。它臥過的地方留下壹道深溝。
《永平府誌》記載,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夏天,有龍降落在灤河下遊的樂亭縣境內,蠅蚋遍體。當地群眾為它搭棚以遮蔽陽光,並不斷用水潑灑它的身體。三天後,在—場大雷雨中,龍離開了原地。
公元1944八月,松花江南沿的扶余縣陳家圍子村後,數百人圍觀壹條趴在沙灘上的黑龍。據仍然健在的目擊者任殿元說,該龍長約20多公尺。這個動物外形像四腳蛇,臉形和畫上的龍差不多,長著七八根又粗又硬的長須,身子的前半部分直徑約壹公尺多。四個爪子深深紮進沙灘裏。它全身都是鱗片,形狀像鱷魚鱗。任殿元至今仍滿腹疑團,那條巨型動物為什麽長得那麽像畫上的龍。
1953年夏天,豫東某地降落壹條不明動物,不少好事者徒步數裏前往觀看。據目擊者所描述的形狀,這東西像壹條巨大的鯊魚。它的腥味招來很多蒼蠅。這魚應是生活在深海的稀有魚類,至於為什麽會由天而降,似乎可以和龍墜落的原因產生關聯。
這只罕見的標本,收藏在大阪的瑞龍寺。相傳在明治四年時由中國輸入的。據發現這條龍的中國農民表示,當時他是經過河邊時看見這只奄奄壹息的龍,他立刻用木棍將它打昏,裝在布袋裏。後來他帶到港口出售,為壹日本商人購買,帶回至日本,獻給壹位叫做明澤的大將軍,這位將軍看到這條龍後愛不釋手。但是後來他生了壹場大病,便認為是龍的靈未能安息之故,所以後來他便將這條龍放在瑞龍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