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 作為主要的書寫、繪畫工具,筆在中國古代社會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西晉成公綏《棄故筆賦》中說:“治世之功,莫尚於筆,能舉萬物之形,序自然之情,及聖人之誌,非筆不能宣,實天地之偉器也。”對筆的作用高度評價。在長期的應用中,筆不斷地改進,同時,制筆工藝的改進,反過來又促進了文化藝術的發展。筆不僅是書寫、繪畫的工具,還是壹種載體,承載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
墨 墨在五色中是書寫、繪畫都離不開的顏料,用途最廣,耗量最多,因而得以獨立於其他顏色成為四寶之壹。其原材料由取天然礦物發展成人為制作,由實用進而成為可供賞玩的珍藏品,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歷代文人賦予其豐富的文化內涵。
紙 造紙術被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壹,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的貢獻。在紙張發明發前,人類靠堆石、結繩、刻甲骨、契竹木、書絹帛等方式紀事,效率較低。紙的發明是改變人類社會發展的壹交技術革命,由於材料易得,價格較廉,在紙上記事,較記於骨甲竹木絹帛等材料上更方便快捷,記述的內容也可以更為廣泛周詳。通過紙張傳遞社會生活信息,使文化得以弘揚,知識得以傳播。
硯 硯是中國傳統的文房用具,古人稱之為“即墨侯”,可知其與墨的關系密不可分。硯的歷史悠久,在西安半坡、臨潼姜寨的仰韶文化遺址中都有石質研磨器出土,上面殘留有顏料痕跡,這種研磨器應是當時人繪制彩陶的工具,距今已有六千余年。商代甲骨文多為契刻,但也出現了朱墨書文字;殷墟婦好墓出土壹方形玉質調色器,底部雕雙禽,三邊出框,已初具硯的形制,並經過藝術加工;河南洛陽曾出土西周玉?、石調色器各壹,殘留紅色顏料,其造型、功能均具備硯的特征。古籍中有東周用硯的記載,雖未發現有實物出土,但在許多戰國墓葬中出土有筆、墨以及墨書竹簡、墨繪帛畫,間接證明至遲在戰國時期已產生真正用於研墨的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