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妳對哪位作家最感興趣?請寫出他的壹件事

妳對哪位作家最感興趣?請寫出他的壹件事

朱自清,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生於光緒二十四年十月初九( 1898年11月22日),逝於1948年8月12日,現代著名散文家、詩人、學者、戰士。原籍浙江紹興。因三代人定居揚州,自己又畢業於當時設在揚州的江蘇第八中學高中,且在揚州做過教師,故自稱“揚州人”。他是現代著名的作家和學者。朱自清祖父朱則余,號菊坡,本姓余,因承繼朱氏,遂改姓。為人謹慎,清光緒年間在江蘇東海縣任承審官10多年。父親名鴻鈞,字小坡,娶妻周氏,是個讀書人。光緒二十七年(1901)朱鴻鈞由東海赴揚州府屬邵伯鎮上任。兩年後,全家遷移揚州城,從此定居揚州。 著作概論 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敘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作品的題材可分為三個系列:壹是以寫社會生活抨擊黑暗現實為主要內容的壹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價格──七毛錢》、《白種人──上帝的驕子》和《執政府大屠殺記》。二是以《背影》、《兒女》、《悼亡婦》和《春》為代表的壹組散文,主要描寫個人和家庭生活,表現父子、夫妻、朋友間的人倫之情,具有濃厚的人情味。第三,以寫自然景物為主的壹組借景抒情的小品《綠》、《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伴隨壹代又壹代人喜怒哀樂。後兩類散文,是朱自清寫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膾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樸縝密、清雋沈郁,以語言洗煉,文筆清麗著稱,極富有真情實感。 朱自清散文感情的真摯更是有口皆碑。他的《背影》、《悼亡婦》等,被稱為“天地間第壹等至情文學”。在淡淡的筆墨中,流露出壹股深情,沒有半點矯揉造作,而有動人心弦的力量,尤其是在《背影》中,朱自清對父親朱鴻鈞的感情之深讓讀者感到了壹絲絲的懷念和感動。他在《論逼真和如畫》、《論標語口號》、《鐘明<嘔心苦唇錄>序》等文章裏,強調“真”“就是自然”,強調“修辭立其誠”,強調“宣傳與寫作都不能缺少……至誠的態度”。正是這種“至誠的態度”,使他把自己的真情實感,都傾註在字裏行間。而這種從心靈深處流露出來的喜怒哀樂之情,更容易引起讀者的***鳴。 朱自清走上文學道路,最初以詩出名,發表過長詩《毀滅》和壹些短詩,收入《雪朝》和《蹤跡》。從20世紀20年代中期起,致力於散文創作,著有散文集《背影》、《歐遊雜記》、《妳我》、《倫敦雜記》和雜文集《標準與尺度》、《論雅俗***賞》等。他的散文,有寫景文、旅行記、抒情文和雜文隨筆諸類。先以縝密流麗的《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寫景美文,顯示了白話文學的實績;繼以《背影》、《兒女》、《給亡婦》等至情之作,樹立了文質並茂、自然親切的“談話風”散文的壹種典範;最後以談言微中、理趣盎然的雜感文,實現了詩人、學者、鬥士的統壹。他對建設平易、抒情、本色的現代語體散文作出了貢獻。 作為學者,他在詩歌理論、古典文學、新文學史和語文教育諸方面研究上都有實績。論著有《新詩雜話》、《詩言誌辨》、《經典常談》、《國文教學》(與葉聖陶合著)和講義《中國新文學研究綱要》等。著述收入《朱自清全集》(江蘇教育出版社)。 作品集 《雪朝》(詩集)1922年出版 商務 《背影》(散文集)1928年出版 開明 《蹤跡》(詩與散文集)1929年出版 亞東圖書館 《歐遊雜記》(散文集)1934年出版 開明 《妳我》(散文集)1936年出版,商務 《倫敦雜記》(散文集)1943年出版,開明 《國文教學》(論文集)1945年出版,開明 《經典常談》(論文集)1946年出版,文光 《詩言誌辨》(詩論) 1947年出版,開明 《新詩雜話》(詩論)1947年出版,作家書屋 《標準與尺度》(雜文集)1948年出版,文光 《語文拾零》(論文集)1948年出版,名山書屋 《論雅俗***賞》(雜文集)1948年出版,觀察社 《朱自清文集》(1—4卷)1953年出版,開明 《朱自清古典文學論文集》(上下冊)1981年出版,古籍 《朱自清序跋書評集》(論文集)1983年出版,三聯 《朱自清散文選集》1986年出版,百花 《朱自清全集》(1-3卷)1988年出版,江蘇教育(未出齊) 朱自清散文集: 1 《匆匆》 2 《歌聲》 3 《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 4 《溫州的蹤跡》 5 《背影》 6 《航船的文明》 7 《荷塘月色》 8 《我愛的女人》 9 《<梅花>後記》 10《白種人——上帝的驕子》 11《懷魏握青君》 12《阿河》 13《兒女》 14《哀韋傑三君》 15《旅行雜記》 16《飄零》 17《說夢》 18《白采》 19《壹封信》 20《序》 21《春》 22《綠》 《匆匆》朱自清(被選入人民出版社‘實驗人教版’六年級教科書) 《春》朱自清 (被選入人教版初壹上語文教科書、浙教版六年級下語文教科書、上海九年義務教育六年級下語文教科書)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壹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小草偷偷地從土地裏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裏,田野裏,瞧去,壹大片壹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 桃樹,杏樹,梨樹,妳不讓我,我不讓妳,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裏帶著甜味;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裏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妳,風裏帶著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裏醞釀。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的賣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婉轉的曲子,跟清風流水應和著。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嘹亮的響著。 雨是最尋常的,壹下就是三兩天。可別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壹層薄煙。樹葉卻綠得發亮,小草也青得逼妳的眼。傍晚時候,上燈了,壹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壹片安靜而和平的夜。在鄉下,小路上,石橋邊,有撐著傘慢慢走著的人,地裏還有工作的農民,披著蓑戴著笠。他們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裏靜默著。 天上的風箏漸漸多了,地上的孩子也多了。城裏鄉下,家家戶戶,老老小小,也趕趟似的,壹個個都出來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擻抖擻精神,各做各的壹份事兒去。“壹年之計在於春”,剛起頭兒,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 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壹般的胳膊和腰腳,領著我們向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