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釣者之恭,非為魚賜,餌鼠以蟲,非愛之。什麽意思啊

釣者之恭,非為魚賜,餌鼠以蟲,非愛之。什麽意思啊

釣魚人躬著身子,不是對魚恭恭敬敬。用蟲子作為誘餌捕鼠,不是喜愛老鼠。

出自《魯問》。《魯問》是我國古籍《墨子》裏記載的壹篇文章,見於《墨子》第四十九篇。

《墨子》是古代勞力者之哲學 ,現在壹般認為是墨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關於墨子言行的記錄。《漢書·藝文誌》著錄"《墨子》七十壹篇",班固註曰墨子:"名翟,為宋大夫,在孔子後。"《隋書·經籍誌》著錄"《墨子》十五卷,目壹卷,宋大夫墨翟撰"。

《舊唐書·經籍誌》、《新唐書·藝文誌》、《宋史·藝文誌》都著錄"《墨子》十五卷,墨翟撰"。現在通行本《墨子》只有53篇,佚失了18篇,其中8篇只有篇目而無原文。關於《墨子》的佚失情況,壹種說法是從漢代開始的,另壹種說法是南宋時佚失10篇,其余8篇是南宋以後佚失的。

釣魚人躬著身子,不是對魚恭恭敬敬。用蟲子作為誘餌捕鼠,不是喜愛老鼠。

擴展資料

本篇各段記載了墨子與魯陽文君的壹些談話,多處申明了其“兼愛”“非攻”的主張;體現出墨子向往天下安寧、人民安居樂業的理想。

魯陽文君攻打鄭國的行為如同在其境內大家伐其小家壹樣,但仍然打著順應天意的旗號,表現出當時的諸侯們對擴張戰爭的狂熱。

竊物者“不仁”為盜賊,竊國者反而為“義”成諸侯,墨子通過形象的比喻和鮮明的對比來闡明自己的政治主張,通俗易懂而是非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