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信行禪師碑,初唐四家及他們的代表作是啥啊?

信行禪師碑,初唐四家及他們的代表作是啥啊?

初唐四家及他們的代表作是啥啊?

“初唐四大家”指的是唐朝初期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四位書法家。前三位,有的並稱“初唐三大家”。

歐陽詢(公元557-641)初唐書法家。字信本,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由陳、隋入唐,深得李世民的賞識和器重。歷任弘文館學士、封渤海縣男,官至太子率更令,世稱“歐陽率更”。博通經史,編撰《藝文類聚》100卷。書法初學二王,後遍學秦漢篆隸、魏碑,各體俱精,楷法獨尊。楷書勁險刻厲、法度森嚴,於平正中見險絕,世稱“歐體”、“率更體”。清代翁方綱《復初齋文集》評:“千門萬戶,規矩方圓之至者矣,斯所以範圍諸家,程序百代也。”流傳下來的書法作品,楷書碑有《九成宮醴泉銘》、《化度寺邕禪師塔銘》、《虞恭公溫彥博碑》、《皇甫誕碑》、《姚辯墓誌銘》、《溫彥博碑》等,隸書碑有《房彥謙碑》、《唐宗聖觀記》等,行書帖有《張翰思鱸帖》、《夢奠帖》、《蔔商帖》、《千字文》等,草書有《千字文》殘本。書法理論有《用筆論》、《三十六法》、《八訣》等。《舊唐書》卷壹百八十九上、《新唐書》卷壹百九十八皆有傳。 虞世南(公元558-638) 初唐書法家。字伯施,浙江余姚人。最在陳國當官,隋朝,任秘書郎,入唐後由太宗引為秦王府參軍,後任秘書監,封永興縣子,世稱“虞永興”。性格沈靜寡言,容貌柔弱,誌性則剛烈。唐太宗稱虞世南有“德行、忠直、博學、詞藻、書翰”五絕。他編撰我國第壹部類書《北堂書鈔》,集古籍160卷。他的書法學二王,圓融遒逸、外柔內剛。流傳的書法作品以《孔子廟堂碑》、《破邪論序》為最著名,行書墨跡有《汝南公主墓誌》(疑是宋人摹本);書法理論有《書旨述》、《觀學篇》、《筆髓論》。明項穆《書法雅言》評:“世南傳之智永,內含剛柔,立意沈粹,及其行草,遒媚不凡,然其筋力稍寬骳耳。”《舊唐書》卷七十二、《新唐書》卷壹百零二皆有傳。 褚遂良(公元596-658) 初唐書法家。字登善,錢塘(今浙江杭州)人,貞觀末年,與長孫無忌受唐太宗遺命輔政,高宗時封河南郡公,世稱“褚河南”。官至吏部尚書、尚書右仆射,後因反對高宗李治立武則天為皇後,貶到爰州(今越南清化省清化)當刺史,壹年後逝世。書法學歐陽詢、智永、二王,融會漢隸,對《禮器碑》的學習最深,此碑書法精妙俊逸,有纖而厚之贊,褚氏變隸書為楷書,使書法方圓俱備、婉美華麗,世稱“青瑣嬋娟、不勝羅綺”。他又精於鑒定二王真跡,是當時的權威。流傳書法作品有《伊闕佛龕碑》、《孟法師碑》、《雁塔聖教序》、《大字陰符經》、《千字文》、《房玄齡碑》、《枯樹賦》、《太宗哀冊》、《倪寬贊》、《清娛墓誌》等。清梁巘《評書》說他:“褚書提筆空、運筆靈,瘦硬清挺,自是絕品。然輕浮少沈著,故昔人有浮薄後學之議。”《舊唐書》卷八十、《新唐書》卷壹百五有傳。 薛稷(公元649-713) 初唐書畫家。字嗣通,蒲州汾陰(今山西萬榮)人。他是魏征的外甥,景龍中,出任昭文館學士,睿宗立,拜為中書侍郎,參知機務,歷太子少保,以翊贊功封晉國公,世稱“薛少保”。後因預知竇懷貞謀害玄宗事,被賜死於獄中。書法學虞世南、褚遂良,是褚遂良的得意門生,當時的人說:“買褚得薛,不失其節”,足見他“銳精臨仿”。《廣川書跋》說他“其師承血脈,則於褚為近。至於用筆纖瘦,結字疏通又自成壹家”。用筆纖瘦,正是宋徽宗“瘦金書”所效法。薛稷能畫人物、佛像、樹石、花鳥,尤以畫鶴著名。他當時在長安、洛陽及四川等地留下不少畫跡,他所創屏風六扇鶴也為人傳摹效仿,到五代黃筌出現以前,薛稷畫鶴壹直被人公認為是難以超越的精湛技藝,可惜作品未流傳下來。書法有《信行禪師碑》。 初唐四大家的書法,有壹個***同的特點,就 是楷書的風格都是“清秀瘦勁”,其中歐陽詢楷書更為突出,貢獻也最大,並與後來的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並稱“楷書四大家”,他的《九成宮》,歷來被奉為學習楷書的楷模。 初唐三大書法家

是四大,分別是: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

1、歐陽詢

歐陽詢(557年—641年),字信本,漢族,唐朝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唐朝著名書法家、官員,楷書四大家之壹。

南梁征南大將軍歐陽頠之孫,南陳左衛將軍歐陽紇之子,南朝梁太平二年(公元557年)出生於衡州(今湖南衡陽),祖籍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

歐陽詢與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並稱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歐陽通亦通善書法,故其又稱“大歐”。

他與虞世南俱以書法馳名初唐,並稱“歐虞”,後人以其書於平正中見險絕,最便於初學者,號為“歐體”。

代表作楷書有《九成宮醴泉銘》、《皇甫誕碑》、《化度寺碑》,行書有《仲尼夢奠帖》、《行書千字文》。

對書法有其獨到的見解,有書法論著《八訣》、《傳授訣》、《用筆論》、《三十六法》。所寫《化度寺邑禪師舍利塔銘》,《虞恭公溫彥博碑》,《皇甫誕碑》被稱為“唐人楷書第壹”。

2、虞世南

薛稷(649年—713年),字嗣通,蒲州汾陰(今山西萬榮縣)人(河東薛氏西支)。唐朝大臣、書畫家。

曾任黃門侍郎、參知機務、太子少保、禮部尚書等職,封晉國公。唐玄宗即位後,太平公主與竇懷貞等人密謀政變。薛稷因知情不報,亦被賜死於獄中,享年六十五歲。

工書法,師承虞世南,與褚遂良、歐陽詢、虞世南並列初唐四大書法家。善繪畫,長於人物、佛像、樹石、花鳥,尤精於畫鶴,能準確生動地表現出鶴的形貌神情。有《信行禪師碑》等少數作品傳世。

3、褚遂良

褚遂良(596年—658年或659年),字登善,杭州錢塘(今浙江杭州市)人,祖籍陽翟(今河南禹州),唐朝政治家、書法家。

褚遂良博學多才,精通文史。隋末時追隨薛舉,為通事舍人。歸順唐朝後,歷任諫議大夫、黃門侍郎、中書令,執掌朝政大權。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與長孫無忌同受太宗遺詔輔政,升尚書右仆射,封河南郡公。後出為同州刺史。永徽三年(652年)召回,任吏部尚書,監修國史,旋為尚書右仆射,知政事。

因堅決反對立武則天為後,被貶為潭州(今長沙)都督。武後掌權後,遷桂州(今桂林)都督,再貶愛州(今越南清化)刺史,卒於任上。天寶六載(747年),配享高宗廟庭。謚號“文忠”。

褚遂良工於書法,初學虞世南,後取法王羲之,與歐陽詢、虞世南、薛稷並稱“初唐四大家”,傳世墨跡有《孟法師碑》《雁塔聖教序》等。

4、薛稷

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漢族,越州余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觀海衛鎮鳴鶴場)人。南北朝至隋唐時期書法家、文學家、詩人、政治家,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壹。陳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隋朝內史侍郎虞世基之弟。

虞世南生性沈靜寡欲,執著且向學。歷仕陳、隋二代,官拜秘書郎、起居舍人。隋朝滅亡後,被竇建德任命為黃門侍郎。

李世民滅竇建德後,引虞世南為秦王府參軍、記室參軍、弘文館學士,與房玄齡等***掌文翰,為“十八學士”之壹。

貞觀年間,歷任著作郎、秘書少監、秘書監等職,先後封永興縣子、永興縣公,故世稱“虞永興、虞秘監”。

他雖容貌怯懦、弱不勝衣,但性情剛烈,直言敢諫,深得李世民敬重,被稱為“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五絕。

貞觀十二年(638年),虞世南去世,年八十壹。獲贈禮部尚書,謚號“文懿”,配葬昭陵。貞觀十七年(643年),繪像淩煙閣。

虞世南善書法,與歐陽詢、褚遂良、薛稷合稱“初唐四大家”。日本學界稱歐陽詢、褚遂良

他們的(22)初唐(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