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中原”壹詞是怎麽定義的?

“中原”壹詞是怎麽定義的?

“中原”壹詞有狹義與廣義之分。壹般指狹義的中原,即專指河南省。廣義的“中原”是以河南為中心,向河南臨近省份的部分地區滲透的壹個廣闊區域。《辭源》解釋“中原”雲:“狹義的中原,指今河南壹帶。廣義的中原,指黃河中下遊地區,主要是河南省。”中原自古以來就是主導整個中華文明發展的核心地域,是中國歷史上絕大部分時間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所在地。

中原壹般專指河南省。河南又名“中原”和“中州”,在歷史上還曾被稱為“中國”、“中土”、“華夏”和“神州”,歷 中原河南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史學界普遍認為中原河南對於整個中華民族的歷史和發展起到最主要決定性作用。現在我們說的中原,壹般指河南省。其實中原指河南也有壹個簡單的道理:古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說,而河南也是自三皇五帝到北宋中國長期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所在地。

河南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發源地。4000多年前,河南為中國九州中心之豫州,故簡稱“豫”,且有“中州”和“中原”之稱。河南是華夏民族早期主要居住的地方,也是今天絕大部分中國人的祖居之地。中國歷史上絕大部分時間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都在河南,從中國歷史上第壹個王朝夏朝在河南建都起,先後有夏、商、西周(成周洛邑)、東周、西漢(初期)、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含武周)、五代、北宋和金等20多個朝代在河南定都。 中國八大古都,河南壹省就占了四個,分別為夏商故都鄭州、商都安陽、十三朝古都洛陽和七朝古都開封。不過河南也是中國歷史上戰爭和災難最集中的壹個地區,在歷史上的不同時期,大批大批的河南人為了逃避戰亂而遷往異域他鄉,這極大地促進了祖國很多地方的開發和中華文明的傳播。這裏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是華夏民族的搖籃。 [編輯本段]二、中原地區概念的形成 中原地區的概念形成經歷了壹個相當長的時期,在這壹發展過程中,“中原”壹詞由過去沒有特殊意義的原野之意,轉向了專指黃河中下遊的河南地區。究竟什麽時候開始出現出現這壹轉變的呢?根據現存的史料分析,大概是在春秋戰國時期,經過兩漢時期的發展,到六朝時期中原壹詞已經成為壹個專有的 中原地形圖地區名詞。因為從相關的史書中,我們可以發現中原壹詞在這壹時間開始,有時指原野,有時指中原地區,而到後期已經是專指河南地區了。

我們先來看先秦古籍中非地域概念的“中原”詞語。《詩經·小雅·吉日》曰:“瞻彼中原,其祁孔有。”這裏的“中原”是指“原中”,作者在這裏描述原野之中野獸的數量之多。《詩經·小雅·小宛》曰:“中原有菽,庶民采之。”是描寫民眾在原野中采摘豆子。春秋時期,中原壹詞仍有原野之意,越王勾踐在會稽之圍解除後,向百姓謝罪時說:“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與大國執讎,以暴露百姓之骨於中原,此則寡人之罪也。寡人請更。”(《國語·越語上》)這裏是說因戰爭使百姓死後屍骨暴露在原野。經過數十年的休養生息以後,越國逐漸強大起來,在與吳國作戰時,面對吳軍壹日五次挑戰,越王準備答應時,範蠡進諫曰:“夫謀之廊廟,失之中原,其可乎?王姑勿許也。”這裏的中原仍然有野外之意。戰國末年的儒家代表人物荀況在《荀子·王制》中有“兵革器械者,彼將日日暴露毀折之中原,我今將修飾之,拊循之,掩蓋之於府庫”之語。這裏雖然是教統治者如何治國,但觀作者之意“中原”在這裏顯然是原野之意。

也就是在春秋時期,中原壹詞開始有中原地區的意思出現。《左傳·僖公二十三年》記載,晉公子重耳流亡到了楚國,受到楚成王的厚待,當問及如何報答楚國時,重耳回答:“若以君之靈,得反晉國,晉、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若不獲命,其左執鞭弭、右屬櫜鞬,以與君周旋。”這裏的中原就有地區的含義在內。《國語·晉語三》記載,在是否納晉君問題上,有人主張殺之,公孫枝曰:“不可。恥大國之士於中原,又殺其君以重之,子思報父之仇,臣思報君之讎。雖微秦國,天下孰弗患?”這裏的中原有中原諸侯國之意。公元482年,吳王夫差與晉、魯、周在黃池盟會後,吳王取得了諸侯國的霸主地位,吳王令“王孫茍告勞於周”,其中有壹句話說“昔者楚人為不道,不承***王事。以遠我壹二兄弟之國。吾先君闔廬不貰不忍,被甲帶劍,挺鈹搢鐸,以與楚昭王毒逐於中原柏舉。天舍其衷,楚師敗績,王去其國,遂至於郢”。追述先人事跡中所提到的中原,指的就是今日的河南省。

大約到漢代,“中原”壹詞較多指河南地區。漢景帝時期所發生的七國之亂,主父偃評價說:“然不能西攘尺寸之地而身為禽於中原者”,是因為“先帝之德澤未衰而安土樂俗之民眾,故諸侯無境外之助”。(《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這裏的中原是指黃河中下遊地區。徐樂在上書漢武帝時曾經對“瓦解”作解釋時提到中原,“何謂瓦解?吳、楚、齊、趙之兵是也。七國謀為大逆,號皆稱萬乘之君,帶甲數十萬,威足以嚴其境內,財足以勸其士民,然不能西攘尺寸之地,而身為禽於中原者,此其故何也?非權輕於匹夫而兵弱於陳涉也。當是之時先帝之德未衰,而安土樂俗之民眾,故諸侯無竟外之助。此之謂瓦解。故曰天下之患不在瓦解。”(《漢書﹒徐樂傳》)這裏是說吳楚諸王在中原被擒。

當然漢代及其以後,“中原”壹詞指原野者史書中也仍然存在,如司馬相如出使西南夷時曾說:為了傳土於子孫,名揚後世,“是以賢人君子,肝腦塗中原,膏液潤野草而不辭也”。(《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漢武帝在進攻南越之前,淮南王劉安上書諫曰:“今方內無狗吠之警,而使陛下甲卒死亡,暴露中原,沾漬山谷,邊境之民為之早閉晏開,晁不及夕,臣安竊為陛下重之。”(《漢書﹒嚴助傳》)新莽末年,王莽命令廉丹進攻山東的赤眉軍,廉丹征求馮衍的意見時,馮衍要他靜觀時變,並勸說:“何與軍覆於中原,身膏於草野,功敗名喪,恥及先祖哉?”(《後漢書﹒馮衍傳》)在《後漢書﹒馬融傳》、《後漢書﹒皇甫規傳》等卷中所提到的中原還保留著原始的意義。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這裏中原就是指中原地區。到了晉朝特別是東晉時期,中原地區作為壹個地理概念開始為人們廣泛接受。據不完全統計,《晉書》中就有55卷涉及“中原”壹詞,出現了92次,而以東晉時期出現的頻率最高,且大多與晉朝君臣光復中原的誌向有關,如“中原淪沒”、“中原亂離”、“中原覆沒”、“死亡漫於中原”、“中原喪亂”、“中原大亂”、“克復中原”、“中原向化”、“中原無所請命”等,這些詞語既透露出東晉人的中原情結,也反映了東晉時期中原已經作為壹個相對固定的地理單元。是後,偏居江南地區的宋、齊、梁、陳等王朝都沿用了東晉以來關於中原的地理概念,其中自然包括著濃厚的中原情結。

上述論證表明從東晉南北朝以來,中原地區已經作為壹個相對完整的地理概念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後來的每壹個朝代都沿用了中原地區的地理範疇。如宋代陸遊的“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作為千古流傳的名句,就蘊含了南宋人對中原念念不忘的情結,可以與六朝人相比。中華書局影印1936年版的《辭海》釋“中原”壹詞雲:“古稱河南及其附近之地為中原,至東晉南宋亦有統指黃河下遊為中原者。”(P84)可能就是根據上述歷史事實而得出的。《辭源》解釋“中原”雲:“狹義的中原,指今河南壹帶。廣義的中原,指黃河中下遊地區,主要是河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