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中風、昏倒、口眼歪斜……針灸治療效果好

中風、昏倒、口眼歪斜……針灸治療效果好

導讀: 中風是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角歪斜、半身不遂,語言不利或僅以口歪、半身不遂為主證的壹種疾病。針灸可調理臟腑,有效針對中風後各類癥狀的治療,而且效果較好。 本文節選自胡靜《30種常見病的針灸治療》中風

針灸治療中風

主講人/胡靜

概念: 中風是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角歪斜、半身不遂,語言不利或僅以口歪、半身不遂為主證的壹種疾病。

病因病機: 基本病機為臟腑陰陽失調,氣血逆亂,上擾清竅,竅閉神匿。其發生與飲食不節、五誌過極、年老體衰等有關。

中風的辨證

(壹)中經絡

主癥: 沒有意識障礙,以肢體活動障礙為主,表現為半身不遂,肌膚不仁,舌強言騫,口角歪斜。

主穴: 水溝、內關、三陰交、極泉、尺澤、委中

三陰交針刺操作演示

肝陽暴亢: 平素性情比較暴躁,面紅目赤腫痛,心煩易怒,口苦咽幹,便秘尿黃,舌紅苔黃,脈弦有力。這些都是肝陽上升的表現。

配穴: 太沖、太溪

風痰阻絡: 這壹類與飲食失調有密切的聯系,表現為肢體麻木或手足拘急,頭暈目眩,苔白膩或黃膩,脈弦滑。其中舌苔膩是壹個非常有指征性的特征。

配穴: 豐隆、風池;

痰熱腑實: 口粘痰多,腹脹便秘,舌紅,苔黃膩或灰黑,脈弦滑大。

配穴: 曲池、內庭、豐隆;

以上類型都屬於實證,接下來講的兩類在臨床中不多見,屬於虛證。

氣虛血瘀: 肢體軟弱,偏身麻木,面色淡白,氣短乏力,心悸自汗,舌淡苔白膩,脈細澀。氣虛時間久了以後,對人體中濕邪的推動能力變差,這些濕慢慢聚集下來就會形成痰。

配穴: 足三裏、氣海;

陰虛動風: 肢體麻木,心煩失眠,眩暈耳鳴,手足拘攣或蠕動,舌紅少苔,脈細數。 人體有兩類典型癥狀,疼痛和麻木。壹般疼痛是和實證有關,而麻木和虛有關,尤其是陰血不足的時候容易出現麻木癥狀。

配穴: 太溪、風池。

隨癥配穴:

口角歪斜:地倉、頰車;

上肢不遂:肩髃、手三裏、合谷;

下肢不遂:環跳、陽陵泉、風市、足三裏、解溪;

頭暈:風池、完骨、天柱;

患足內翻:丘墟透照海;

便秘:天樞、豐隆、支溝。

丘墟透照海

需要註意的是,所謂的透刺並不是說針壹定要透過去,而是說精氣透刺,也就是說從丘墟進針,針朝向照海的方向刺進去即可。

操作: 局部消毒,常規進針,針灸朝向照海,做針刺補法。

丘墟透照海操作演示

(二)中臟腑

主癥: 突然昏仆,神誌恍惚,嗜睡或昏迷,並見半身不遂,舌強語騫,口角歪斜等。中臟腑與中經絡非常典型的區別,就在於是否有意識的不清醒。

主穴: 水溝、百會、內關

水溝同樣是給予重刺激,以求在短時間內讓神誌恢復正常。

閉證: 神誌迷蒙,牙關緊閉,兩手緊握, 面赤氣粗,喉中痰鳴,二便不通,脈弦滑而數。屬於實證。

配穴:十二井穴、合谷、太沖;

十二井穴點刺放血

按照經脈循行的順序,進行井穴的點刺,從肺經少商穴最終到肝經的大敦穴,依次用采血針點刺放血,每個穴位適當擠出10-15滴血即可。

脫證: 目合口張,手撒溺遺,鼻鼾息微,二便失禁,四肢逆冷,脈細微。與正氣暴脫有關,屬於虛證。

配穴: 關元、氣海、神闕。

神闕隔鹽灸

將食鹽填到患者肚臍中,與肚臍相平,用姜片覆蓋在鹽上。將艾柱置於姜片上,點燃艾柱即可。

神闕隔鹽灸操作演示

針灸治療中風註意事項

1. 針灸治療本病療效較好,但需要註意針刺深度及刺激量,如果深度不夠、刺激兩不足或針刺方向錯誤,則療效較差。也不能為了追求療效,盲目增加針刺的深度和刺激量,尤其是頸部穴位,有較高的危險性。

2. 註意對原發病進行治療,導致皮質延髓束損傷的原發病穩定並逐漸恢復時,預後良好。

本文內容節選自視頻課程

《30種常見病的針灸治療》

由中國中醫科學院附屬針灸醫院胡靜醫生主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