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本甲骨文字典
1903年,石版畫出版。1903年,劉鶚從自己收藏的5000多件甲骨中,精選了1058件,編成了《* * *》六卷。原書有羅振宇、吳昌茂的序和劉鶚的序。
詳細介紹
他最早提出甲骨文的定義是“殷人用刀筆書寫”,這對甲骨文的認識具有重要意義。這本書把甲骨文從壹個只有少數學者研究的“古董”變成了甲骨文,為甲骨文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甲骨文寫了壹本書。
1915紹興上虞羅振宇,曾在劉家做過教師,也從劉贈送的無記載甲骨中選了幾十塊板,影印出版,取名《鐵雲藏龜之外》。1931,上海蟬隱逸館再版《吳劉序》,後有《鐵雲藏王八》。每件作品都配有寶鼎的演繹。這本書的很多拓片都被塗上了白粉,字跡扭曲,畫圖和曲解錯誤很多。1939年間,上海孔德圖書館在會稽獲得壹批吳鎮平收藏的甲骨殘片,經沈、金祖同、李丹秋考證為劉鶚舊物,雖有《鐵雲藏龜》記載,但大部分未被記載。於是我選了93板,加了壹點註釋,後面說明文字,於是我就成了“鐵雲藏龜”。1925年,劉鶚同鄉葉玉森得到劉鶚留下的甲骨1300余塊,從中精選240塊,考證出版《鐵雲藏龜集》。1959年,臺灣省文藝出版社嚴意平對拓本進行了復本,對《鐵雲藏龜》進行了重新整理和斷代,出版了新版《鐵雲藏龜》1043件。
其他參考書
羅振宇1914主編《殷齊考辨》,1916主編《殷齊待問》,王翔1920主編《山石(天津博物館)》。尚承祚1923版《吟虛字》(決定不動宣自己的版本)、1927版《刪校》、1971版中國臺北文藝出版社、日本高田塔中周1925版《古書篇(。、龔1939《甲骨地名概觀》(齊魯大學中國研究所)、金湘衡1959《續甲骨文匯編》(臺北文藝出版社,中國)、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甲骨文匯編》1965、修訂版(中華書局)、65438+。李孝鼎1965甲骨文註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日本島邦南1967殷墟甲骨文綜合(吉谷書院)1971),日本永田秀樹1968,京都大學。日本赤井伊藤1974書法大辭典(東京館)和1976書法大辭典(東京館),日本小林1977古文字匯編(蘑菇社),高明1980古文字。徐中書1981年編《古文字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編《甲骨文字典》(四川字典出版社)、1985年編《日文小林石首》、《甲骨文字精粹展》(木耳社)、1987《托嬰展甲骨文字字典》(木耳社)、1988《五體專書字典》(木耳社高山健壹(1985)《殷墟字通論》丙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孟士凱(1987)《甲骨文小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趙成(1988)《甲骨文簡明詞典》(中華書局)。姚小穗,1988,《殷墟甲骨文合集》(中華書局)主編,1989《殷墟甲骨文合集》(中華書局),
廣西平果甘桑遺址出土
宗祎饒1989 ~ 1999《甲骨蔔辭通考》(出版了《先公、先王、先妃、地名、天文氣象、官圖、狩獵與祭祀》等五卷。,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出版),日本松丸道雄、高誌健壹編輯1993。劉醒龍的1993新甲骨文字典(中國國際文化出版公司),日本水井富的1995甲骨文字典(熊山亭),余的1996主編,甲骨文譯林(中華書局)等等!
拼音索引
編輯
第壹本帶漢語拼音索引的甲骨文字典
王本興編寫的甲骨文字典由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出版。
第壹本帶漢語拼音索引的甲骨文字典
從此,甲骨文真正與現代漢字融為壹體。成為甲骨文工具書的裏程碑。
甲骨文是最早成熟的漢字體系,是世界四大古文字中唯壹與活字有傳承關系的。許多甲骨文學者花了壹生的時間來鑒定近2000篇甲骨文。很難識別,但識別後很容易認出來。利用漢語拼音的索引,每個小學生都能很容易地理解這些甲骨文字。所以對妳壹生的寫作修養都有好處。漢字的基礎要從甲骨文開始,這本甲骨文字典是打好漢字基礎的有力工具。
研究古代中國的文化起源是壹項龐大而復雜的工程。包括對中國文化有重要影響的廣西平果甘桑遺址?[1]?最近出土的石刻和甲骨文,以及東巴和水書都是重要的資料。相信這本書會更加完善,更加客觀的呈現給讀者。
本書於2011獲得第二十屆藝術圖書評比“金牛杯”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