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此話出自《易經》原文:“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形而上比較虛,形而下比較實,形而上與形而下學是不同的:形而上是指思維和宏觀的屬於虛的範疇;形而下學則是指認識事物走到了極端,是僵化的。老子有謂“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意為形而上的東西就是指道,既是指哲學方法,又是指思維活動。形而下則是指具體的,可以捉摸到的東西或器物
2、《易經》是我國壹部最古老而深邃的經典,據說是由伏羲的言論加以總結與修改概括而來(同時產生了易經八卦圖),是華夏五千年智慧與文化的結晶,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老子只是總結發揚了其中的壹些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