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油炸檳榔簡介

油炸檳榔簡介

目錄1拼音2概述3炒檳榔的加工方法4炒檳榔的特點5炒檳榔的經絡與口感6功效與主治7炒檳榔的加工效果8檳榔的炮制研究8.1對化學成分的影響8.2工藝研究9炒檳榔的貯藏方法10參考附件:1中藥炒檳榔的處方2中成藥中藥炒檳榔3炒檳榔

總結炒檳榔的加工品。檳榔在宋代就已經炒熟了。見太平方。檳榔為檳榔的幹燥成熟種子[1]。炒檳榔表面淡黃色[1]。炒檳榔可以緩解藥性,避免精氣過度消耗,減少服用後惡心、腹瀉、腹痛的副作用[1]。炒檳榔好消食化滯[1]。對於消化不良,痢疾急則重[1]。但炒檳榔的作用略強於生檳榔,切正氣的作用也略強於焦檳榔。壹般體質稍強者可用炒檳榔,體質差者宜用焦檳榔[1]。

3炒檳榔的加工方法南北朝、劉宋時期有“凡制之,先用刀刮去底部,細切之”(《雷邵論》)[1]。

唐代有“搗碎服”,煮蒸待用(《新本草》)[1]。

宋代的加工方法很多[1]。加工方法很多,炒(太平盛輝方)、燒(姬伯方)、燒灰(招待所配制方)、煨面、炒吳茱萸(小兒衛生總微方)、火烤(雷朱弁石計燕方藝)[1]。

明代基本沿用了宋代的炮制方法,增加了麩炒法(普濟方)[1]。

清代有制醋(本草)、洗曬小兒大便(尤成)、泡酒(葉秘方)[1]。

目前主要的加工方式有炒黃、炒焦等[1]。

幹凈檳榔的制作方法:取原藥材,除去雜質,用水浸泡3-5天,取出,放入容器中,經常用水淋透,充分濕潤,切成薄片,晾幹,篩去雜物[1]。

油炸檳榔的加工方法是:取檳榔片,放入油炸容器中,用文火加熱,炸至微黃,取出晾涼,篩去碎屑[1]。

4.炒檳榔的特點是類圓形切片[1]。表面有棕色和白色的大理石花紋[1]。周邊黃褐色或紅褐色[1]。硬脆[1]。微喘,澀,微苦[1]。

炒檳榔表面淡黃色[1]。

5檳榔味苦、辛、溫[1]。胃大腸經[1]。

6檳榔的功效與主治檳榔有殺蟲、消食、行氣、利水、止瘧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赤黴病、蛔蟲病、姜片蟲病、積蟲腹痛、積滯腹瀉、急性腹瀉、水腫腳氣、瘧疾。(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版))

檳榔為生品,勁性較強,常用於治赤蟲、姜蟲、蛔蟲、水腫、腳氣、瘧疾[1]。比如腹痛便秘的萬英丸(《醫學的真實故事》);舒齒賽爾飲子治療水腫實證(顏氏濟生方);治療腳氣腫痛的紀明散(證治標準);治瘧止瘧七寶(楊家藏方)[1]。

炒檳榔的作用和焦檳榔差不多,更擅長消食導滯[1]。對於消化不良,痢疾急則重[1]。但炒檳榔的作用略強於烤檳榔,切正氣的作用也略強於烤檳榔。壹般體質稍強者可用炒檳榔,體質差者宜用烤檳榔[1]。比如治療食積腹脹疼痛的開胸順氣丸(中成藥制劑手冊)[1]。

7炒檳榔的加工作用較強,常用於治赤蟲、姜蟲、蛔蟲、水腫、腳氣、瘧疾[1]。比如腹痛便秘的萬英丸(《醫學的真實故事》);舒齒賽爾飲子治療水腫實證(顏氏濟生方);治療腳氣腫痛的紀明散(證治標準);治瘧止瘧七寶(楊家藏方)[1]。

煎後可緩和藥性,避免正氣過度消耗,減少服用後惡心、腹瀉、腹痛等副作用[1]。炒檳榔的作用和焦檳榔差不多,更擅長消食導滯[1]。對於消化不良,痢疾急則重[1]。但炒檳榔的作用略強於生檳榔,切正氣的作用也略強於焦檳榔。壹般體質稍強者可用炒檳榔,體質差者宜用焦檳榔[1]。比如治療食積腹脹疼痛的開胸順氣丸(中成藥制劑手冊)[1]。

8檳榔的加工研究含生物堿、鞣質、脂肪油、檳榔紅色素和氨基酸[1]。生物堿以檳榔堿為主,其余為檳榔堿、去甲基檳榔堿、去甲基檳榔堿、檳榔堿和高檳榔堿[1]。

8.1對化學成分的影響各炮制方法對化學成分的影響多以檳榔堿和醚溶性生物堿為主[1]。檳榔浸泡切片後,醚溶性生物堿損失大;在泡水過程中,換水比不換水生物堿含量損失更大[1]。加熱也會影響檳榔的成分。采用薄層掃描法測定了生檳榔、炒黃檳榔、炒焦檳榔和炒炭檳榔中檳榔堿的含量。結果表明,隨著加熱時間的增加,檳榔堿的含量逐漸降低[1]。檳榔飲片的幹燥方法對生物堿含量也有影響[1]。切片後生物堿的損失遠大於陰幹,曬幹的生物堿含量也低於陰幹,而陰幹的生物堿含量接近陰幹[1]。

8.2工藝研究(1)檳榔質地堅硬,傳統的飲片加工方法浸泡時間長(夏季7天,冬季40天),有效成分流失甚至腐爛,影響飲片質量[1]。采用減壓冷浸軟化的方法。結果表明,該方法可提高軟化效率,縮短浸泡時間,保證飲片質量[1]。

(2)比較傳統浸泡法、減壓冷浸法、粉碎顆粒法、減壓蒸汽蒸煮法[1]。結果表明,真空蒸煮[1]檳榔堿損失少,軟化時間短。

(3)比較冷浸、熱浸、蒸制和粉碎制得的檳榔飲片,結果表明蒸制和粉碎制得的檳榔飲片薄層色譜比冷浸和熱浸制得的檳榔飲片多壹個斑點。通過對水溶性浸出物和醚溶性生物堿的測定,證明蒸片比較理想,飲片光滑,外形美觀,易幹燥[1]。

(4)采用正交設計法選擇最佳軟化切割工藝。最佳工藝為先減壓,後加水,25℃ ~ 26℃水浸,切0.5mm以下極薄片,陰幹[1]。

(5)測定了不同加工工藝(炒、炒、微波加工)檳榔中的醚溶性生物堿、鞣質和脂肪成分,並比較了對小鼠的急性毒性[1]。結果與炒檳榔和微波焦檳榔相比,檳榔堿損失最小,其他成分含量最高。中藥材在加工過程中無任何損失,產量最高[1]。同時,與生品相比,各炮制品毒性降低,各炮制品間無明顯差異[1]。檳榔的微波加工是通過藥材水分子的振動產生熱能來達到加工目的的。該加工方法溫度低,工藝簡單,操作方便,無汙染,藥材損失少,藥材加工程度均勻,飲片完整美觀,有效解決了加熱溫度高導致檳榔堿損失大的問題[1]。

9油炸檳榔的儲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