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早期觀象授時時代,以"鬥柄回寅"為春正(歲首),立春乃萬物起始、壹切更生之義也,意味著新的壹個輪回由此開啟。在傳統的農耕社會,立春歲首具有重要的意義,衍生了大量與之相關的歲首節俗文化。在歷史發展中雖然使用歷法不同而歲首節慶日期不同,但是其節慶框架以及許多民俗沿承了下來。在現代,人們把春節定於農歷正月初壹,但壹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新年才算結束。春節是個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親朋團圓、歡慶娛樂和飲食為壹體的民俗大節。
百節年為首,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世界上壹些國家和地區也有慶賀新春的習俗。據不完全統計,已有近20個國家和地區把中國春節定為整體或者所轄部分城市的法定節假日。春節與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春節民俗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節日起源
據現代人類學、考古學的研究成果,人類最原始的兩種信仰:壹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古老傳統節日的起源與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以及天象、歷法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有關。古老傳統節日多數形成於古人擇吉日祭祀,以謝天地神靈、祖先恩德的活動。早期的節日文化,反映的是古人自然崇拜、天人合壹、慎終追遠、固本思源的人文精神;壹系列的祭祀活動,則蘊含著祗敬感德、禮樂文明的深邃文化內涵。
"年歲"的概念,來自上古歷法,《盤古王表》與《三命通會》等均有載:"天皇氏始制幹支之名,以定歲之所在"。天皇時代以"歲"來表示"年"。歲以六十甲子(幹支紀年法)為運轉周期,循環往復,永無止境。"歲"即"攝提"(原始幹支),又名為"歲星"、"太歲"。在傳承發展中後世將這套多音節的攝提紀元(歲)術語簡化為壹個字,其與簡化後的幹支在《爾雅》與《史記》均有對照關系的記載。如:太歲在寅曰攝提格,在卯曰單閼,在辰曰執徐,在巳曰大荒落,在午曰敦牂,在未曰協洽,在申曰涒灘,在酉曰作噩,在戌曰閹茂,在亥曰大淵獻,在子曰困敦,在醜曰赤奮若(語出《爾雅·釋天》)。古人以天幹地支來作為載體,天幹承載的是天之道,地支承載的是地之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人成運;故設天幹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運。天地定位,幹支以定時空,十天幹與十二地支的組合,形成了六十循環紀元法。十二月建和二十四節氣是其基本內容。幹支紀元以鬥柄指向正東偏北方位的"建寅"之月為起始,然後順時針方向旋轉,開始壹年的歷程。寅位是後天八卦的艮位,是年終歲首交結的方位,代表終而又始。如《易·說卦傳》所曰:"艮,東北之卦也,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也。"幹支紀元法,正月建寅,立春為歲首,交節日為月首。
上古幹支歷法的制定為節日產生提供了前決條件,原始信仰與祭祀文化是年節形成的重要因素。春節是由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上古時代人們於壹年農事結束後在新壹年開端的歲首,舉行祭祀活動報祭天地眾神、祖先的恩德,祈求豐年。古代的祭儀情形雖渺茫難曉,但還是可以從後世的節儀中尋找到壹些古俗遺跡;如嶺南部分地區沿承有在新年初壹拜歲的習俗,新年期間隆重盛大的拜神祭祖節儀活動,由此可見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的蛛絲馬跡。原始意義上的歲首,是指幹支歷法中表示季節變遷的廿四個特定節令之壹的"立春",立春反映著冬春季節的更替;當天象"鬥柄指寅"時,陰陽轉化,陽和起蟄,品物皆春,意味著新的壹個輪回已開啟。節日的形成涵蓋了人文哲學與自然規律等方面內容。春節的起源和發展是壹個逐漸形成,潛移默化地完善與普及的過程。春節文化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反映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內涵,也記錄著古代人們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文化內容。
歷史發展
時間演變
上古時代以天象的空間變化來標示壹年四季時間變化,當北鬥鬥柄指向寅(正東偏北)時為立春節點。上古幹支紀元,正月建寅(攝提格)。在歷史發展演變中,由於朝代更叠、歷法變動,歲首(新年)在日期上亦不同。中國歷代的新年,設定日期並不壹致:
上古時代:歲起攝提紀元法,即幹支紀元法,寅月為正月,立春為歲首。簡化後的天幹地支,十天幹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曰: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醜。十天幹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形成六十循環的紀元法。(攝提紀元,今稱幹支歷、甲子歷、節氣歷;歸為陽歷類別,又稱中國陽歷)
夏商周:夏朝以春季壹月為正月,商朝以冬季十二月為正月,周朝以冬季十壹月為正月。(陰歷)
秦始皇統壹六國後,規定以冬季十月為正月。(陰歷)
漢朝初期沿用秦歷(顓頊歷)。到了漢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天文學家唐都、落下閎、鄧平等人制訂了《太初歷》,並吸收了幹支歷的節氣成分作為指導農事的歷法補充,將原來以冬季十月壹日為歲首恢復為以春季壹月壹日為歲首。
漢朝以後,曾有幾名皇帝進行過改歷改歲首。王莽篡漢後,規定十二月朔為歲首,是為殷正。魏明帝曹睿也壹度改為殷正。武則天稱帝後,改國號為"周",也用周正。此後歷代又改用夏正,以壹月壹日為歲首。
經歷代發展,後人在早期歷法基礎上逐漸完善為當今使用的夏歷。此後中國壹直沿用夏歷直至今。1970年以後"夏歷"改稱為"農歷"(陰歷,又稱陰陽合歷))。
辛亥革命以後,逐漸改用公歷紀年(屬陽歷的壹種,又稱格裏高利歷)。後來為區別夏歷和公歷兩個新年,鑒於夏歷壹月壹日恰在幹支歷法中表示季節變遷的廿四個特定節令之壹的"立春"節氣前後,因此便把夏歷(農歷)壹月壹日改稱為"春節",公歷壹月壹日改稱為"元旦"。
1913年7月(民國二年),當時北京(民國)政府任內務總長的朱啟鈐向"大總統袁世凱"呈上壹份四時節假的報告,稱:"中國舊俗,每年四時令節,即應明文規定,擬請定陰歷元旦為春節,端午為夏節,中秋為秋節,冬至為冬節,凡我國民都得休息,在公人員,亦準假壹日。"但袁世凱只批準以正月初壹為春節(因當時是"五族***和",端午等漢族節日列為全國節日不妥),同意春節例行放假,1914年起開始實行。自此,夏歷歲首就由以往的"過年"改成了"春節" 。
名稱變革
辛亥革命後,1912年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時期采用公歷,但用"民國"紀年,1月1日為公歷歲首;1914年起把夏歷正月初壹(即農歷正月初壹)作"春節",視為農歷年的開始,即為歲首。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壹屆全體會議決定采用"公元紀年法",將公歷1月1日稱為"元旦",夏歷正月初壹仍稱"春節"。
內容發展
遠古的天皇時代,已有幹支歷法及歲時的雛形。據《盤古王表》與《三命通會》等古籍記載:"天皇氏始制幹支之名以定歲之所在"。十天幹曰:閼逢、旃蒙、柔兆、強圉、著雍、屠維、上章、重光、玄黓、昭陽;十二地支曰:攝提格、單閼、執徐、大荒落、敦牂、協洽、涒灘、作噩、閹茂、大淵獻、困頓、赤奮若。天皇氏的這壹發明影響深遠,後世用於歷法、術數、計算、命名等各方面(北宋時編撰的官方正史著作《資治通鑒》就是以這套幹支術語紀年)。幹支的發明標誌著最原始的歷法出現,配合數字用來計算歲時。
周代《詩·豳風·七月》:"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十月滌場,…曰殺羔羊,…萬壽無疆。"文獻中記載了人們在十月收獲後釀酒宰羊的歡聚場景,此場景並非歲首節俗活動,周代以十壹月為歲首。先秦時期,南北風俗各異,各地風俗尚未融合、傳播與普及,歲首的節俗活動鮮見於中原文獻記載。
漢代是中國統壹後第壹個大發展時期,南北的經濟文化交流使風俗習慣也互相融合,這對節日習俗的傳播普及提供了良好的社會條件,此後在文獻上漸出現了歲首祭祀的記載。如東漢崔寔《四月民令》中提到,"正月之旦,是謂正日。躬率妻孥,絜祀祖禰。"過新年的習俗活動在全國民間越來越廣泛,也越來越豐富了。
魏晉時,出現了除夕守歲習俗的記載。如晉朝周處所著的《風土記》中記載:除夕之夜大家各相與贈送,稱"饋歲";長幼聚歡,祝頌完備,稱"分歲";終歲不眠,以待天明,稱"守歲"。
唐代時,人們除登門拜年,還發明壹種"拜年帖"。唐太宗李世民用赤金箔做成賀卡,禦書"普天同慶",賜予大臣。這壹形式迅速在民間普及,改用梅花箋紙。當時這種"拜年帖"被稱為"飛帖"。
宋代時民間開始普遍用紙筒和麻莖裹火藥編成串做成"編炮"(即鞭炮)。除夕、春節放爆竹之俗便逐漸盛行。《東京夢華錄》說:"是夜,禁中爆竹山呼,聞聲於外。"
明代,接竈神、貼門神、除夕守歲、十五賞燈會已經盛行。《萬歷嘉興府誌》中記載:"除夕,易門神、桃符、春帖,井隈皆封。爆竹,燔紫,設酒果聚飲,鑼鼓徹夜,謂之守歲。"
清代非常重視過年,宮廷過年十分奢華,皇帝有寫福字下賜群臣的習俗。過年要壹直延續至元宵佳節才算結束,猜燈謎是甚為流行的取樂方式。
辛亥革命帶來了全新的時代,政府提倡新歷。禮儀上,把以前跪拜或者作揖等禮節全部廢除,改成脫帽、鞠躬、握手、鼓掌等新禮節,逐漸成為中國人際交往的文明儀式。
民間習俗
傳統民俗
年節是中國壹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壹個節日,在歷史發展中,雜糅了多地多種民俗為壹體,形成了壹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過新年的形式各有不同。春節是漢族最重要的節日,滿、蒙古,瑤、壯、白、高山、赫哲、哈尼、達斡爾、侗、黎等十幾個少數民族也有過春節的習俗,只是過節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蘊味無窮。春節期間的慶祝活動極為豐富多樣,有舞獅、飄色、舞龍、遊神、廟會、逛花街、賞花燈、遊鑼鼓、遊標旗、燒煙花、祈福、摜春,也有踩高蹺、跑旱船、扭秧歌等等。祭祀神(祖)習俗盛行於南方沿海壹帶,承襲古時習俗,春節期間多地有舉行隆重盛大的報祭天地神恩、迎禧祈福等祭祝祈年活動,內容豐富多彩,熱鬧喜慶,年味濃郁。春節期間貼年紅、守歲、吃團年飯、拜年等各地皆有之,但因風土人情的不同,細微處又各有其特色。春節民俗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中華民族的生活文化精粹的集中展示。
春節是除舊布新的日子,春節雖定在農歷正月初壹,但春節的活動卻並不止於正月初壹這壹天。從年尾廿三(或廿四日)小年起,人們便開始"忙年":祭竈、掃塵、購置年貨、貼年紅、洗頭沐浴、張燈結彩等等,所有這些活動,有壹個***同的主題,即"辭舊迎新"。春節是個歡樂祥和、合家團圓的節日,也是人們抒發對幸福和自由向往的狂歡節和永遠的精神支柱。過節前,別井離鄉的人們都盡可能地回到家裏和親人團聚,***享天倫之樂。除夕,全家歡聚壹堂,吃罷"團年飯",長輩給孩子們派發"壓歲錢",然後"守歲",迎接新年到來。年節期間,親朋好友之間相互走訪拜年,表達對親朋好友之間的情懷以及對新壹年生活的美好祝願。
春節也是敦親祀祖、祭祝祈年的日子。祭祀是壹種信仰活動,是人類在遠古生存活動而創造出來的期望與天地自然和諧***生的信仰活動。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人們在春節祭祀上天神靈(祖先),重溫先祖們構建的"天人合壹"生態世界基礎上,緬懷和感受天地神靈(祖先)好生之德的神聖與威嚴,不忘肩負"天道秩序"賦予今人維護人倫向善的責任與使命,心懷敬畏,方行之高遠。正因如此,在熱鬧非常的春節期間,敬天法祖傳統文化祭祀節儀才依循祖上規矩,進貢上香,叩拜行禮,莊重肅穆,壹絲不茍。壹系列依次展開的節日儀式程序,代表著節日文化內涵的逐層展示,讓傳統節日變得莊重,富有意義。
春節更是民眾娛樂狂歡的節日。元日子時交年時刻,鞭炮齊響、煙花滿天,辭舊歲、迎新年等各種慶賀新春活動達於高潮。年初壹早上各家焚香致禮,敬天地、祭列祖,然後依次給尊長拜年,繼而同族親友互致祝賀。元日以後,各種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競相開展,為新春佳節增添了濃郁的喜慶氣氛。因此,集祈年、慶賀、娛樂為壹體的盛典春節就成了中華民族最隆重的佳節。節日的熱烈氣氛不僅洋溢在各家各戶,也充滿各地的大街小巷,壹些地方的街市上還有舞獅子、耍龍燈、演社火、遊花市、逛廟會等習俗。這期間花燈滿城,遊人滿街,熱鬧非凡,盛況空前,直要鬧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過後,春節才算真正結束。傳統節日儀式與相關習俗活動,是節日元素的重要內容,承載著豐富多彩的節日文化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