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少腹痛簡介

少腹痛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英文參考 3 概述 4 少腹的位置 5 少腹痛的治療 6 參考資料 附: 1 治療少腹痛的穴位 2 治療少腹痛的方劑 3 治療少腹痛的中成藥 4 少腹痛相關藥物 5 古籍中的少腹痛 1 拼音

shǎo fù tòng

2 英文參考

hypogastric pain [21世紀雙語科技詞典]

pain of the lower abdomen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pain in lateral lower abdomen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少腹痛為病證名[1]。出《黃帝內經素問·五常政大論》。

4 少腹的位置

少腹為體表部位,其位置有2種說法:

1.少腹指腹的下部,又稱小腹,位於臍與骨盆之間[2]。《靈樞·經脈》:“是動則病腰痛不可以俛仰,丈夫?疝,婦人少腹腫。”

2.小腹指下腹的中部[3]?。少腹指臍下腹部兩旁,見《傷寒直格》卷上[2]。?《醫學從眾錄·心痛續論》:“小腹兩旁謂之少腹”

所以少腹痛亦有2種說法:

《中醫大辭典》(2版):少,通小[1]。小腹痛又稱少腹痛,指下腹部疼痛[4],亦指小腹兩旁疼痛[1]。

《中醫藥名詞(2004)》:少腹痛指臍下偏左或偏右部位疼痛,小腹痛專指臍下正中痛[5]?。

5 少腹痛的治療

如氣滯用四磨湯;血瘀用手拈散;寒郁以二陳湯加幹姜、吳萸、蒼術、厚樸;熱郁以四逆散加黃連、山梔、香附、黃芩;沈寒以理中湯加附子、肉桂、吳萸、茴香;氣陷以二陳湯加升麻、柴胡、幹姜、當歸;若醉飽行房,小腹脹痛,用當歸、芍藥、川芎、柴胡、青皮、吳萸、甘草之類[4]。

《醫學從眾錄·心痛續論》:“小腹兩旁謂之少腹,少腹痛者,乃厥陰肝臟之部,又為胞中之血海。蓋胞中之水,主於少陰,而胞中之血,主於厥陰也。痛者,厥陰肝氣,不合胞中之血而上行也。肝臟不虛者,當疏通以使之上;肝臟虛者,當補益以助其下。”

《雜病源流犀燭·腹少腹病源流》:“若少腹痛,疝病為多,然有不盡由於疝者,其為癥可辨。如痛而喜按,虛也,宜溫補湯。痛不可按,實也,宜溫氣湯。痛而小便不利,濕熱也,宜五苓散加大黃、滑石。痛而脹急,小便反利,死血也,宜和血湯。痛連 *** ,按之則止,肝血虛也,宜補血清熱,用當歸、生地、白芍、艾草、牛膝、麥冬、丹皮、童便、甘菊。有汗加人參、黃芪、棗仁、五味子。痛如絞急,不可忍耐,小便如淋,諸藥不效,酒欲過度也,宜黃芩、木通、甘草三味,煎服立止。痛而按之有塊,時脹悶,其痛不移處,瘀血已久也,宜延胡索、肉桂、香附、歸尾、桃仁、砂仁。”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