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來抱怨壹句:這誰問這麽壹個蛋疼又累死人的問題啊。
問起來容易,考證起來要人命。 ===========================戾氣阻擋線============================= 下面是正式回答問題: 首先,古文是有標點的,比如: 春秋時期的《侯馬盟書》中使用壹條或者兩條短線表示標點。
上面紅圈圈出來的短橫就是標點。 漢馬王堆帛書《老子》: 其中的標點以藍色圈標出,此時的標點系統已經比較復雜,除了之前的單、雙短橫外,還有拐角符號,三角符號,圓點符號,方塊符號等,用法也各異。
唐人陸德明《經典釋文》(圖為宋刻本): 這裏的頓號、句號已經基本具有了現在的形態。 宋代《尚書表註》 書中以圓圈、方塊、黑三角、扁長條,半圓等圖案作為標點。
明代《罪惟錄》 標點和《經典釋文》類似,基本上也是頓號句號兩種,另外圓圈也用作著重號。 明代《永樂大典》: 只用句號(圓圈)壹種標點,圖中小紅圈即是。
另外在文言文中還有不用符號的標點法,例如: 空格標點:以空格作為標點的,如宋本《華陽國誌》: 註疏標點:以註疏作為標點,即到整句的地方再行註疏,如宋本《六臣註文選》 漢字標點:以“句”“讀”等漢字作為標點,即在每壹句後加上“句”或者“讀”字以斷句,如清代《四書句讀釋義》 當然,古代也有大量沒有標點的書籍,對於這些書籍,往往采用特定的方法來表示標點,例如《詩》中用重復的形式、整齊的句子,《騷》中用“兮”表示壹句結束,另外如韻腳、語氣助詞等,樊燕挺老師已經有比較詳細的解釋,在此不再贅述。註意這些不僅是劃分句子的方法,也是當時寫文章所必須要註意的問題。
《文心雕龍·章句》就談到了寫文章時采用虛詞協助讀者斷句的問題:“又詩人以“兮”字入於句限,《楚辭》用之,字出於句外。尋兮字承句,乃語助餘聲。
舜詠《南風》,用之久矣,而魏武弗好,豈不以無益文義耶!至於“夫惟蓋故”者,發端之首唱;“之而於以”者,乃劄句之舊體;“乎哉矣也”者,亦送末之常科。據事似閑,在用實切。
巧者回運,彌縫文體,將令數句之外,得壹字之助矣。外字難謬,況章句歟。”
當然,這些方法仍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所以古文中才有不少懸案,例如《論語·子罕》篇首句: “子罕言利與命與仁”究竟是該斷做:“子罕言利、與命、與仁。”還是“子罕言利。
與命、與仁。”歷來總有人提出不同的解釋。
碰到這些問題,需要參照多家註疏,配合小學功底,仔細鑒別,方能領會其原意。 其實說到這裏大家應該能看得出來,中國古代不但不是沒有標點,反而是有大量的有標點書籍存在的。
問題在於標點的系統不統壹,幾乎每家各用壹套系統,妳用圓我用方,妳用實心的我用空心的,妳標註在文字左邊我標註在文字下面……和其他各種學問壹樣,問題也是出在沒有系統上。沒有系統,所以不能流傳,進而就會失傳。
2. 中國的文言文為什麽沒有標點符號現來抱怨壹句:這誰問這麽壹個蛋疼又累死人的問題啊。問起來容易,考證起來要人命。
===========================戾氣阻擋線=============================
下面是正式回答問題:
首先,古文是有標點的,比如:
春秋時期的《侯馬盟書》中使用壹條或者兩條短線表示標點。
上面紅圈圈出來的短橫就是標點。
漢馬王堆帛書《老子》:
其中的標點以藍色圈標出,此時的標點系統已經比較復雜,除了之前的單、雙短橫外,還有拐角符號,三角符號,圓點符號,方塊符號等,用法也各異。
唐人陸德明《經典釋文》(圖為宋刻本):
這裏的頓號、句號已經基本具有了現在的形態。
宋代《尚書表註》
書中以圓圈、方塊、黑三角、扁長條,半圓等圖案作為標點。
明代《罪惟錄》
標點和《經典釋文》類似,基本上也是頓號句號兩種,另外圓圈也用作著重號。
明代《永樂大典》:
只用句號(圓圈)壹種標點,圖中小紅圈即是。
另外在文言文中還有不用符號的標點法,例如:
空格標點:以空格作為標點的,如宋本《華陽國誌》:
註疏標點:以註疏作為標點,即到整句的地方再行註疏,如宋本《六臣註文選》
漢字標點:以“句”“讀”等漢字作為標點,即在每壹句後加上“句”或者“讀”字以斷句,如清代《四書句讀釋義》
當然,古代也有大量沒有標點的書籍,對於這些書籍,往往采用特定的方法來表示標點,例如《詩》中用重復的形式、整齊的句子,《騷》中用“兮”表示壹句結束,另外如韻腳、語氣助詞等,樊燕挺老師已經有比較詳細的解釋,在此不再贅述。註意這些不僅是劃分句子的方法,也是當時寫文章所必須要註意的問題。《文心雕龍·章句》就談到了寫文章時采用虛詞協助讀者斷句的問題:“又詩人以“兮”字入於句限,《楚辭》用之,字出於句外。尋兮字承句,乃語助餘聲。舜詠《南風》,用之久矣,而魏武弗好,豈不以無益文義耶!至於“夫惟蓋故”者,發端之首唱;“之而於以”者,乃劄句之舊體;“乎哉矣也”者,亦送末之常科。據事似閑,在用實切。巧者回運,彌縫文體,將令數句之外,得壹字之助矣。外字難謬,況章句歟。”
當然,這些方法仍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所以古文中才有不少懸案,例如《論語·子罕》篇首句:
“子罕言利與命與仁”究竟是該斷做:“子罕言利、與命、與仁。”還是“子罕言利。與命、與仁。”歷來總有人提出不同的解釋。碰到這些問題,需要參照多家註疏,配合小學功底,仔細鑒別,方能領會其原意。
其實說到這裏大家應該能看得出來,中國古代不但不是沒有標點,反而是有大量的有標點書籍存在的。問題在於標點的系統不統壹,幾乎每家各用壹套系統,妳用圓我用方,妳用實心的我用空心的,妳標註在文字左邊我標註在文字下面……和其他各種學問壹樣,問題也是出在沒有系統上。沒有系統,所以不能流傳,進而就會失傳。
3. 為什麽中國的文言文沒有標點符號古人的書籍文章,雖然沒有標點符號,但是有“句讀”(jv dou),私塾老師教授學生時,用紅筆斷句,學生水平提高以後,不需句讀,就能夠通讀文章。壹般有點文化的人,也逐漸適應了這種讀法。就是這樣,也沒有影響古代文化的發展,但是不利於普及。 例如文章靠每句尾的文言虛詞斷句;駢文靠對仗斷句;詩詞格律靠韻腳和當時的曲譜斷句。
之前看不同版本的《道德經》和其他的古典名著,都存在不同的斷句問題,壹開始不明白為什麽會這樣,現在終於明白了——古文都是壹文到底,不用標點符號,註意不是沒有,而是不用,“沒有”和“不用”是兩回事。為什麽不用?因為文章壹經圈點,文氣就斷了,正如人的三焦之氣本是通暢的,如被截斷氣機就滯澀不通壹樣。文章是有生命的,有眼有氣,文氣壹斷文意就僵了,文章就死了。壹部《論語》壹輩子都讀不厭,每年讀都有每年的理解,每次讀都有每次的體會,句讀壹變,整個文意都大變,所以不能斷死。
句讀的基本原則就是“語絕為句,語頓為讀。”語氣結束的地方為“句”,用圈來標記,沒有結束的文句叫做“讀”,用點來標記,古人常用“可圈可點”壹詞,贊頌某位歷史人物的功業。
句讀點錯了,常常鬧笑話、出歧義。例如當年批孔運動,常用《論語》裏面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壹句話來說事,說孔子為專制帝王幫忙,推行愚民政策。還將老子拉過來陪綁,因為《老子》中有“虛其心,實其腹;弱其知,強其骨”的話。
孔子是偉大的教育家,是他把教育從貴族的殿堂推向民間,才有後世的社會教育,這是孔子的偉大貢獻。孔子是有教無類,要將所有人都教明白,如果要“愚民”,他又教道誰去呢?這從道理上都講不通。
但為什麽會出現這樣的誤解呢?斷句斷錯了。孔子的意思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老百姓懂道理,就隨他們去,為政者不要沒事找事;老百姓不懂道理,就要教育他們,這是為政者的責任。同理,孩子聽話,父母就不要這也不是那也不是的挑剔;孩子不聽話,父母就要好好地對他進行教育。
4. 標點符號是從什麽時候才出現的(古文無標點)古時候寫文章是沒有標點符號的,讀起來很吃力,甚至產生誤解.到了漢朝才發明了“句讀”符號.語意完整的壹小段為“句”;句中語意未完,語氣可停頓的壹段為“讀”(念,相當於現在的逗號).宋朝使用“.”,“,”來表示句讀.明代才出現了人名號和地名號.這些就是我國最早的標點符號.1919年國語統壹籌圖備會在我國原有標點符號的基礎上,參考各國通用的標點符號,規定了12種符號,由當時教育部頒布全國.建國後,出版總署進壹步總結了標點符號的用法規律,於1951年刊發了《標點符號用法》,同年10月政務院作出了《關於學習標點符號用法的指示》.從此,標點符號才趨於完善,有了統壹的用法.1990年4月,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和新聞出版署修訂頒布了《標點符號用法》,對標點符號及其用法又作了新的規定和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