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化方面:
與中國壹衣帶水的鄰幫日本,又稱扶桑,早在2000年以前,兩國人民就有交往。文化發達的漢朝,就將漢文化傳播給“大漢國東二萬余裏的扶桑”。
進入唐朝,日本國派出多位學者、使者、僧人到中國留學,出現過眾多文化交流的使者。像鑒真、阿倍中麻呂等。特別是中國養蠶、織絹、醫學、文學、書法、繪畫、音樂、舞蹈、傳入日本後,對日本文化的發展起到巨大的作用。
2、政治思想方面:
19世紀中葉,中國與日本的封建制度同時受到西方資本主義思想沖擊。壹系列不平等條約壓在日本頭上,日本受到淪為西方列強的殖民地的威脅。1868年日本開始改革,破除封建制度,這壹明治維新運動使其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
壹切向歐洲文化、經濟、科學、政治、軍事學習,改變了日本的建國進程與方向。同時也加入了西方列強侵略他國的行列。從此,破壞了自漢、唐以來植根於中日人民之間的友誼。
3、軍事方面:
在14-16世紀時,日本海盜就侵襲中國沿海,中日關系開始蒙上陰影。1894年,日本耍陰謀、設圈套發動了甲午中日戰爭,甲午之戰的結果是日本吞並朝鮮、屠城旅順、割取臺灣、牟獲暴利,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痛苦和災難;
接著黃海戰役,再者,由於清政府的腐敗無能,讓其他國家有機可乘,發動了侵華戰爭,以至於讓中國簽訂壹系列不平等條約,他們燒傷搶奪,中國土地壹而再,再而三的割讓。然而,中國人民開始八年的抗日戰爭。
擴展資料:
日本的早期歷史:
1、奈良時代是律令制社會的繁榮鼎盛時期,表現在政治經濟制度、階級關系、文化以及對外關系等方面。光仁天皇及桓武天皇時期,朝廷力圖整頓混亂的政治形勢,縮減財政開支,改革兵制,向東北地區擴展疆域,謀求整形和重新加強律令制。
2、平安時代佛教從中國流傳入日本,影響最大的是禪宗中的臨濟宗和曹洞宗(當時有在日本也是"臨天下,曹壹角")。進入鐮倉時代後佛學逐漸興盛,日本也經過改良產生了獨特的宗派如凈土宗等,在農民中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3、鐮倉末期宋代的朱子學傳入日本,當時後醍醐天皇希望恢復天皇的權威,朱子學所提倡的忠君愛國的儒家教條思想正好符合當時的國情。利用朱子學在武士階級中所產生的影響,鐮倉幕府被徹底推翻。朱子學也是日本武士道精神的起源之壹。
4、後醍醐天皇消滅了鐮倉幕府後,就進行了第壹次的王政復古,推行新政,史稱建武新政。足利尊氏迫後醍醐天皇退位。新天皇光明天皇策封他為征夷大將軍,是為北朝。後醍醐天皇退位後持著天皇象征的三神器退往大和的吉野(今奈良縣),是為南朝,至此南北朝終於形成。
5、在江戶時期由於科技的進步,在人群中產生了壹種反對朱熹提倡王陽明的思潮,可以說是日本啟蒙思想的開端。日本的文字也是發端於漢字,但在不同的發展過程中與現代漢語產生了較大的歧義.可以說現在日本的漢字還保留著許多中國古代漢字的原意。
百度百科—日本
百度百科—日本侵華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