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浙江象山民俗清明節要幹嗎

浙江象山民俗清明節要幹嗎

又是壹年清明時,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它承載著國人最為看重的孝文化,緬懷故人,寄托哀思;同時,清明又是壹個重要的節氣,有大清地明之意,是春光明媚,出遊踏春的好時節。

那麽,清明時節,我們寧波人又有壹些怎樣的習俗呢?記者采訪了有關專家,原來除了掃墓祭祖,清明的節日內容其實很豐富。

清明春耕

清明谷雨兩相連,浸種耕田莫遲延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提起清明,人們自然會想起唐代詩人杜牧的這首詩。“但在起初,清明並不具有這種意味,而只是壹個節氣。作為二十四節氣之壹,今年的清明是從4月4日開始,到4月19日結束。”寧波民俗專家趙士旺先生說。

清明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春回大地,天氣清和明朗,草木開始萌芽,正是春耕春種的最佳時機,田間地頭到處是農民忙碌的身影。“這個時候,寧波的農民該忙著浸種、耕田,植樹造林了。”

有關於清明春耕的民諺實在太多,比如說“三月清明早下秧”“清明熱得早,早稻壹定好”,還有“清明谷雨兩相連,浸種耕田莫遲延”。再比如,“瓜要結得大,清明前種下”“種樹造林莫過清明”。足以說明,清明時節的農業生產,是當年能否豐收的關鍵。

清明祭祖

三月清明烏筍香,家家爭說上墳忙

寧波老話說:“三月清明烏筍香,家家爭說上墳忙。” 寧波習俗重祭祀,尤其以上墳祭祖、做清明羹飯為重,哪怕是海內外遊子,清明時節都會趕回故裏上墳祭祖。“壹般清明祭祖分三種,有墓祭、家祭和祠祭。”趙士旺先生告訴記者。

清明時節,寧波人要在家祭祀,俗稱做“清明羹飯”。之後,人們攜帶青團、麻糍、酒食等物品,去先人的墳地掃墓。在農村習俗中,新亡故者頭三年裏,家人都要在清明節當天去上墳。

舊時,上墳節令食品為青糍、麻糍(烏米飯)糕,並擔牲禮祭祖,富家還雇吹鼓手吹打。上墳時,清除雜草,鏟新土壓墳頂,插上掛有紙球的筱竹梢,以示後代子孫已盡孝祭祖,同時亦寓意祖宗保佑全家平安、興旺發達。祀畢,分麻糍或麻餅給當地農家,以期照顧墳墓。因按人領取,爭先恐後,俗稱“搶麻糍”。

除家祭做清明羹飯、墓祭外,有的大族還有祠祭。宗祠祭祀壹般都定在清明當日在自家的祠堂裏進行。先在全村敲鑼,發動小孩去“拜太公”。宗祠祭祖由族長主持,族長為太公太婆敬酒後,子孫們叩拜禱告。

中華民族歷來崇尚孝道。“白善孝為先”“父母在不遠遊”等古訓,說明傳統孝文化早就把孝敬長輩放在重要的位置。清明節目前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古往今來,寧波人清明掃墓,都是寄托對先人親人的哀思,表達自己的壹片孝心和敬意。

清明戴柳

清明戴楊柳,下世有娘舅

寧波人在清明時節還作興“戴柳”。門窗上要掛楊柳,婦女頭發上簪柳梢,還要給小孩編個柳圈戴著。為什麽要戴柳呢?這有好幾種說法。

第壹種說法是為了紀念介子推。春秋時,介子推歷經磨難,輔佐晉公子重耳復國後,隱居深山。重耳燒山逼他出山接受封賞,沒想到介子推母子抱柳而死。晉文公親率群臣爬上山來祭拜介子推時,發現當年被燒毀的那棵楊柳樹居然死而復生。晉文公當下便將楊柳樹賜名為“清明柳”,並且當場折下幾枝柳條戴在頭上,以示懷念。從此以後,群臣百姓紛紛效仿,遂相沿成風。

第二種說法是與黃巢起義有關。相傳黃巢起義時規定,以“清明為期,戴柳為號”。起義雖然失敗,但這個習俗卻流傳下來。

“如果說,這兩種說法是在全國盛行,那麽第三種說法則有我們寧波的地方特色。”趙士旺先生說。

寧波有句俗話:“清明戴楊柳,下世有娘舅。”為什麽會有這樣的說法呢?這也有個故事。據說,古代有壹個青年,有壹年的冬天大雪紛飛,天寒地凍,家裏的柴火偏偏又燒完了,他只好帶著斧頭上山砍柴。走了很遠的路,他看見有壹棵很大的楊柳樹,已經枯敗,於是手起刀落,將這棵大楊柳樹給砍倒了。可是,這棵大楊柳樹倒下來的時候,也掉下來壹顆血淋淋的人頭,仔細壹看,竟然是他娘舅!原來,他的娘舅為了躲避風雪,躲在這棵楊柳的樹洞內,沒想到被誤殺了。青年悲痛欲絕,卻已無法挽回。第二年,枯敗的楊柳樹抽出嫩芽,他便戴上柳條,悼念舅舅。“清明戴楊柳,下世有娘舅”,今世沒了娘舅,下世總該有了吧!這壹俗語也就慢慢傳了開來。

另外,柳條生命力很強,插土即活。過了清明節,人們還會把小孩子頭上戴著的柳條插到小河邊或門前屋外的地裏去,寄托孩子健康成長的美好願望。

清明踏青

三月三正清明祭祖上墳去踏青

“現在的清明節其實是古代的上巳節、寒食節和清明節三節合壹的節日。”中國傳統文化研究專家、寧波工程學院人文學院院長吳廷玉認為,清明是個復合型的節日。

“寧波人清明吃青團源於寒食節。”吳廷玉先生說,但是現在,很多人都只知清明不知寒食。在古時候,寒食節這天禁火、冷食,又稱“冷節”、“禁煙節”。在後來節日的演變過程中,寒食節逐漸地融入了清明。

清明節當天,除了掃墓,還有就是踏春。“這就吸收了上巳節的內容。上巳節古時是在農歷三月初三日,主要的風俗就是踏青,反映了人們經過壹個沈悶的冬天後急需精神調整,也體現了中國人對生命的達觀。”

唐代大詩人杜甫寫“三月三日氣象新,長安水邊多麗人”,說明這個節日是男男女女出遊踏青的日子,是早期的中國情人節、女兒節。“可以想象,中國古代的男女青年,在正月十五元宵夜邂逅,那麽他們要見第二面,很有可能就是在清明前後,有情人相約野外陌上,春暖花開,頗有情致。”吳廷玉幽默地告訴記者。

“同樣,東晉大書法家、會稽內史王羲之與好友謝安、孫綽等42人,三月三日在蘭亭舉行飲酒賦詩的‘曲水流觴’活動。還有象山石浦‘三月三,踏沙灘’的風俗,應該都屬於上巳踏青親水的內容。”

吳廷玉先生從古籍上考證,在舊時,清明節還有射柳、蹴鞠、拔河、風箏、秋千等多種民俗活動。《象山縣誌》記載,清明時節小孩子放風箏,“令兒童張口望以泄內熱”,這就是說放風箏既是壹種娛樂,也是壹種體育,還是壹種治療。足以說明,這個節日既有祭掃新墳生離死別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壹個富有特色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