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語類》
《朱子語類》是朱熹與其弟子問答的語錄匯編。中國宋代景定四年(1263年)黎靖德以類編排,於鹹淳六年(1270年)刊為《朱子語類大全》140卷,即今通行本《朱子語類》。
“萬古如長夜”壹般認為是出自朱熹所著的《朱子語類》。《朱子語類》中第九十三卷中有“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這樣的話。“天不生孔子,萬古長如夜”意為:上天不造就像孔子壹樣偉大的人物,那麽萬古就像漫漫長夜壹樣黯淡無光。但是上蒼又造就了我們,那麽萬古才會重新恢復光明,煥發光彩。
介紹
《朱子語類》卷帙浩繁,內容包括甚廣,約200多萬字,***記有14295條語錄,自天地萬物之源,至壹草壹木之微,涉及自然現象、生產勞動、物質文明、社會關系、日常生活、意識形態、禮儀習俗等各個方面,大抵可以看做是朱熹與其門人講學問答的實錄,較為系統地反映了壹代理學大師朱熹的思想演變脈絡和南宋當時的社會生活狀況,為哲學、文學、藝術、語言學、文獻學、辭書學和朱子學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左證數據,不僅從物質層面反映了漢語詞匯古今的發展演化,而且從精神層面反映了雅俗文化交融的價值取向。
《朱子語類》作為朱熹講學的實錄,不僅堪稱研究朱熹思想的壹塊璞玉,而且也是研究宋代語言的壹座寶庫,藉《朱子語類》所載還可探索朱熹和門人弟子在課堂討論中所用文言雅詞與通俗白話相融合的價值取向,揭示漢語詞匯系統古今演變的發展趨勢以及精英文化和平民文化在社會交際中雅俗相融互補由古典形態走向現代形態的新舊交替規律。因而充分利用這部文獻提供的豐富資料,這在古籍整理與研究、漢語史研究、語文辭書編纂與修訂以及理學研究、朱子學研究、宋史研究和思想文化研究等方方面面都有重要的學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