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約瑟難題又稱為李約瑟之謎,李約瑟之問。
2、李約瑟難題,由英國學者李約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提出,他在其編著的15卷《中國科學技術史》中正式提出此問題。
其主題是:“盡管中國古代對人類科技發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貢獻,但為什麽科學和工業革命沒有在近代的中國生?”1976年,美國經濟學家肯尼思·博爾丁稱之為李約瑟難題。
3、李約瑟難題是壹個兩段式的表述:
第壹段是:為何在公元前壹世紀到公元十六世紀之間,古代中國人在科學和技術方面的發達程度遠遠超過同時期的歐洲?
中國的政教分離現象、文官選拔制度、私塾教育和諸子百家流派為何沒有在同期的歐洲產生?
第二段是:為何近代科學沒有產生在中國,而是在十七世紀的西方,特別是文藝復興之後的歐洲?
4、李約瑟從科學方法的角度出發對該問題的解答:
壹是中國沒有具備宜於科學成長的自然觀。
二是中國人太講究實用,很多發現滯留在了經驗階段。
三是中國的科舉制度扼殺了人們對自然規律探索的興趣,思想被束縛在古書和名利上,“學而優則仕”成了讀書人的第壹追求。
四是中國人不懂得用數字進行管理,這對中國儒家學術傳統只註重道德而不註重定量經濟管理是很好的批評。
擴展資料
對李約瑟之問的不同解答:
1、 缺乏古希臘的科學哲學思想。
2 、缺乏解放普通勞動者的發明思想。
3 、迷信落後和重文輕技思想阻礙了科技發展。
4 、古代中國和希臘的自然哲學的不同。
5 、雙方文化核心的差別。
6 、東西方思維方式的差異。
7、 文字的邏輯性的缺失。
百度百科_李約瑟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