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楚墓出土帛書,顛覆了關於伏羲、女媧的認識!學者:史前發生洪水

楚墓出土帛書,顛覆了關於伏羲、女媧的認識!學者:史前發生洪水

長沙子彈庫出土楚帛書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伏羲,又稱宓羲、庖犧、包犧、伏戲,是中國的人文始祖。伏羲氏和女媧氏、神農氏被後世尊為三皇,又稱太昊伏羲氏。傳說中伏羲和女媧為兄妹,二人結合誕生了人類。這事很多人都當做神話。 然而,民國時期,長沙子彈庫戰國楚墓出土了壹件楚國帛書,卻記載二人確是夫妻,並非兄妹!伏羲是誰?他居於何方?伏羲、女媧時期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呢?他們是怎麽結婚的呢?跟隨真知堂看看怎麽回事吧。 伏羲、女媧結合繁衍人類的神話故事 讓我們先來了解壹下伏羲、女媧神話的來歷吧。先來了解壹下三皇。 伏羲女媧石像 關於三皇,最早的記載,來自戰國時期的典籍《世本》。 《世本》曰:「 ”太昊伏羲氏。 炎帝神農氏。 黃帝有熊氏娶於西陵氏之子,謂之累祖,產青陽及昌意。” 並有「 ”伏羲作瑟,伏羲作琴”的記載。 後來西漢時期伏生和其弟子作《尚書大傳》,則把「 ”遂人氏,伏羲氏、神農氏”稱為三皇。 到了唐代,學者司馬貞寫了《三皇本紀》補充到司馬遷《史記》中,則把「 ”伏羲、女媧、神農氏”並稱為三皇。 「 ”太皞庖犧氏,風姓。代燧人氏,繼天而王。蛇身人首。。。女媧氏亦風姓。蛇身人首。有神聖之德。代宓犧立。號曰女希氏。。。女媧氏沒,神農氏作。”《史記補 三皇本紀》 但是,司馬貞並沒有說伏羲、女媧為兄妹,也沒有說二人結合繁衍人類。那麽,這種說法來自哪部古籍呢?請往下看。 唐代誌怪小說《獨異誌》 在唐代的壹本神怪小說《獨異誌》裏,我們找到了伏羲、女媧兄妹結婚的記載: 「 ”昔宇宙初開之時,有女媧兄妹二人在昆侖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議以為夫妻,又自羞恥。兄與其妹上昆侖山,咒曰:「 ”天若遣我兄妹二人為夫妻,而煙悉合,若不,使煙散。”於煙即合。其妹即來就兄,乃結草為扇,以障其面。今時取婦執扇,象其事也。”《獨異誌》 敦煌寫經 後來,五代時期的敦煌寫經也說到: 「 ”伏羲、女媧,因為父母而生,為遭水災,人民死盡,兄妹二人,依龍上天,得存其命。見天下荒亂,惟金崗天神,教言可行陰陽,遂相羞恥,即入昆侖山藏身。伏羲在左巡行,女媧在右巡行,契許相逢,則為夫婦,天遣和合,亦爾相知。伏羲用樹葉覆面,女娟用芒花遮面,***為夫妻。”《敦煌寫經 天地開辟以來帝王紀》 兩者說法不壹: 壹說伏羲、女媧為天地初開之時造人,壹說伏羲、女媧時期地球遭遇巨大洪水,人民死絕。 壹說兄妹二人自己商量結合,壹說則是金剛天神教導。 壹說兄妹二人各燒壹煙火,煙火聚合而為婚姻,壹說則二人進入分別進入昆侖山,相逢則為夫婦。 但不管何種說法,伏羲、女媧都是在天下無人的情況下兄妹通婚,繁衍了人類。 搞清楚了伏羲、女媧成婚神話的來歷之後,伏羲氏和女媧氏是否在中國上古史上真的存在過呢?如果存在,何處最有可能是伏羲古國所在之地呢?伏羲,女媧時期發生大洪水了嗎?繼續往下看。 春秋以來古籍上的伏羲 搞清楚了「 ”伏羲、女媧兄妹成婚”的故事源自於唐代神怪小說《獨異誌》後,問題來了,《獨異誌》的作者李亢,又是從哪裏知道伏羲、女媧的故事的呢? 李亢,此人史冊無記載,我們不知道他和司馬貞誰的時代更早。 當然,他最有可能是讀了司馬貞的《三皇本紀》而寫出了《獨異誌》,但以其博學而言,能編出這個故事,當對伏羲、女媧的史料知之不少。那麽,更早的史料來自何方? 最早的關於伏羲的記載,來自春秋時期的齊相管仲。 管仲,(約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謚敬,世人尊稱為管子,周穆王之後,齊國相國。 春秋齊相國管仲 管仲生活的時代,屬於東周時代春秋早期。他比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早了172年。 管仲曰:「 ”伏羲造六爻以和陰陽,做了九九乘法用來計數合乎天道”。 ”虙戲造六峜(法)以迎陰陽,作九九之數以合天道。「 ”《管子.輕重戊》 這裏的「 ”虙戲”就是「 ”伏羲”的古寫法,「 ”六峜”當指伏羲做八卦之「 ”六爻”。 孔子和弟子們 後來,孔子和其弟子在《周易 系辭下》中也說:「 ”伏羲作八卦以通神靈”。 「 ”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結繩而為網罟,以畋以漁,蓋取諸離。「 ”《周易.系辭下》 同時期的文子,也有類似的說法: 「 ”虙犧氏之王天下,枕方寢繩,殺秋約冬。。。當此之時,禽獸蟲蛇無不懷其爪牙,藏其螫毒,功揆天地。《文子.精誠》 文子,即春秋時期思想家計然。 範蠡著《範子計然》 「 ”計然者,葵丘濮上人,姓辛氏,字文子,其先晉國亡公子也。嘗南遊於越,範蠡師事之。" 《史記·貨殖列傳》也記載:"昔者越王勾踐困於會稽之上,乃用範蠡、計然。" 綜合以上春秋時期管仲,孔丘和計然的說法,伏羲氏在春秋時期的思想界和上層社會,是公認其作為上古時代的先王存在的。 特別是管仲,他本是周王室子弟,自然有機會接觸到周王朝所藏的史料和典籍。作為壹代名相和周穆王後人,他的說法有相當的說服力! 周穆王時期「 ”長思”鼎 後來漢朝人也解說了何謂伏羲: 「 ”伏者,別也,變也。戲者,獻也,法也。伏羲始別八卦,以變化天下。天下法則,鹹伏貢獻,故曰伏羲也。”《風俗通義.皇霸》 「 ”古之時。。。伏羲仰觀象於天,俯察法於地,因夫婦正五行,始定人道,畫八卦以治下。治下伏而化之,故謂之伏羲也。「 ”《白虎通義.號》 再往後的文獻就意義不大,都是源自上述文獻,在此就不引用了。 伏羲像 我們搞清楚了關於伏羲氏最早的記載,極有可能是來自管仲讀過的周王朝典籍之後,卻並不能否定《獨異誌》中所說的「 ”伏羲、女媧兄妹成婚”的說法! 這事到底是不是真的?還真成了壹個迷。壹傳就是上千年。 時間進入民國時期。公元1942年,中華大地還處於抗日戰爭的烽火之中,湖南長沙壹座戰國時期的楚國墓葬卻出土了壹份帛書,揭開了這個謎底! 伏羲、女媧並非兄妹 長沙子彈庫戰國楚帛書,亦叫楚繒書或楚絹書,是目前所見年代最早的戰國時代楚國帛書,書中部分內容記敘了伏羲女媧的故事。 楚繒書 這件帛書極為有名,真品無疑,它於1942年在湖南長沙被盜掘出土後,被盜墓賊當成破布。 後來,它被美國人考克斯(John Hadley Cox)帶到美國,現保存於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帛書壹***有960多個可辨識的古文字。其中關於伏羲娶妻之事,記載得很清楚: 「 ”曰故(古)口{大+能}(黿)雹戲(伏羲),出自乎震,儕於口,口厥田(畋){魚亻魚}(漁漁),口口口女(如)。夢夢墨墨,亡(無)章弼弼,口{母+日}(晦)水口,風雨是於(淤)。乃取(娶){虍+且+又}虘趘(提挺)口「氏」子之子曰女趫(媧),是生子四。” 楚帛書文字片段 很多朋友可能看不懂,我來給大家解釋壹下: 這裏的口,代表缺字。{ },代表帛書中此字的寫法。( ),代表古文中此字的今意字。搞清楚了這幾點之後,請往下讀。 第壹句,曰故{大+能}口黿雹戲。 這個{大+能}即黿(yuan),意思是大鱉,又稱為能。能字的古寫法是能字下加三點水,比熊字少壹點。 我們知道,黃帝又稱軒轅氏,前輩學者釋讀為「 ”幹黿”氏。 幹,就是十天幹之幹,所以軒轅氏就是「 ”幹黿”。 黃帝出自有熊氏部落,後來又有大禹之父化為黃能入水的故事,所以,黃帝「 ”有熊氏”實可能為”有能氏「 ”之誤讀。此處失去的這個字,有可能是”幹「 ”字或「 ”天”字。 雹戲就是伏羲,這個沒有疑義。所以這句話連起來讀就是:「 ”曰古天黿伏羲”,意思是:「 ”說到古代的天黿氏伏羲。” 楚帛書十二神 第二句,出自乎震,儕於口。 此處似乎是引用了孔子的說法: 「 ”帝出乎震,齊乎冀。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 《說卦》 八卦中震為東方,帝出乎震,可能意指伏羲來自東方。這裏的「 ”儕於口”應該就是「 ”齊乎冀”。 第三句,口厥田(畋){魚亻魚}(漁漁),口口口女(如)。夢夢墨墨,亡(無)章弼弼,口{母+日}(晦)水口,風雨是於(淤)。 這段話丟失的字比較多,田就是打獵的意思,漁則是捕魚的意思, 震卦 夢夢墨墨,亡(無)章弼弼。 這八個字應該是形容詞,夢夢是做夢不醒,墨墨是黑漆漆的,無章是沒有頭緒,弼,《爾雅·釋詁》說是重的意思。 口{母+日}晦水口,風雨是於(淤)。這裏丟了兩個字,大致意思是說伏羲時代經常下雨,天總是黑漆漆的。 整句話的意思是:伏羲氏以打獵和捕魚為生。伏羲時代天總是黑漆漆的,經常刮風下雨(應該指的是大洪水)。 女媧形象人首蛇身 第四句,乃取虘趘口子之子曰女趫(媧),是生子四。 這裏的取,就是娶妻的娶。 虘趘口子,這裏丟失的字應該是「 ”氏”字,這個「 ”之子”之前的「 ”子”字,可能是多寫的。所以,這句話的意思是: 伏羲於是娶了虘趘氏的女子叫做女趫(媧),生了四個兒子。 這裏的虘趘氏,到底怎麽讀,今人解釋都是臆測。但不管怎麽解釋: 伏羲的妻子,在帛書中叫做「 ”女趫”,應該就是後世所說的女媧。 楚帛書局部 結語 釋讀完了楚帛書,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戰國時期人們對伏羲、女媧的認知是這樣的: 伏羲、女媧之時,中國大地發生了大洪水,所以中華大地「 ”夢夢墨墨,亡(無)章弼弼,口(晦)水口,風雨是於(淤)”,伏羲氏和虘趘氏部落女趫(女媧)聯姻,誕生了四個新的部落,故稱四子! 由此可見,戰國時候的人們並無所謂「 ”伏羲、女媧為兄妹通婚”之說!此事屬於唐朝人寫小說想當然的演繹! 那麽,伏羲到底是哪裏人呢?我們再往下讀。 河南周口淮陽,古稱「 ”陳”,有春秋時期始建的「 ”太昊伏羲陵”。 太昊伏羲陵 西晉時期皇甫謐在《帝王世紀》中說,"伏羲都於陳"。 而根據地方誌《陳州府誌》記載,淮陽太昊陵早在在春秋時就有了。唐、五代後周、宋、明、清五朝,皇帝非常重視伏羲陵,「 ”禁民芻牧",並設置守陵人,多次重修伏羲陵。 根據楚帛書”帝出乎震(東方)「 ”的記載,再加上春秋時期設置的太昊伏羲陵在河南淮陽(周口)來看,”伏羲都於陳「 ”,應該是春秋戰國時期人們的***識。 當然,這並不能證明伏羲的真實存在。但伏羲的傳說從春秋時管仲(可能更早)開始,至今已有2900年,上古三皇之伏羲氏,可能真的存在過。 致敬朱總理 伏羲、女媧時代,中華大地洪水泛濫,人民受災嚴重。伏羲氏和女媧氏結合,保存了華夏民族的血脈。後來歷經「 ”炎黃和五帝”,最終形成了「 ”堯舜禹湯”壹脈相傳的華夏王朝。 伏羲,女媧並非兄妹!但卻是華夏民族***同的遠祖,值得後人瞻仰和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