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二:廣東省有幾個民族 廣東是56個民族成份齊全的省份。漢族人口占全省總人口的98.省會廣州,轄21個省轄市,其中副省級城市2個(廣州、深圳),地級市19個。舊稱Kwangtung、Canton,現漢語拼音GuǎngDōng。16%。少數民族人口200萬人。
問題三:中國廣東有多少個民族 廣東省,簡稱“粵”,省會廣州,轄21個省轄市,其中副省級城市2個(廣州、深圳),地級市19個。舊稱Kwangtung、Canton,現漢語拼音GuǎngDōng。廣東是中國大陸南端沿海的壹個省份,位於南嶺以南,南海之濱,與香港、澳門、廣西、湖南、江西和福建接壤,與海南隔海相望。它是壹個以漢族為主體的省份,全國56個民族在該省均有分布。廣東在語言風俗、歷史文化等方面都有著獨特的壹面,內部有三大民系,與中國北方地區有很大的不同。廣東GDP值已超越臺灣,成為中國經濟最發達、文化最開放的省份。
問題四:廣東有多少民族? 中國***有56個民族,分別是:01 漢族 02 蒙古族 03 *** 04 藏族 05 *** 爾族 06 苗族 07 彜族 08 壯族 09 布依族 10 朝鮮族 11 滿族 12 侗族 13 瑤族 14 白族 15 土家族 16 哈尼族 17 哈薩克族 18 傣族 19 黎族 20 僳僳族 21 佤族 22 畬族 23 高山族 24 拉祜族 25 水族 26 東鄉族 27 納西族 28 景頗族 29 柯爾克孜族 30 土族 31 達斡爾族 32 仫佬族 33 羌族 34 布朗族 35 撤拉族 36 毛難族 37 仡佬族 38 錫伯族 39 阿昌族 40 普米族 41 塔吉克族 42 怒族 43 烏孜別克族 44 俄羅斯族 45 鄂溫克族 46 崩龍族 47 保安族 48 裕固族 49 京族 50 塔塔爾族 51 獨龍族 52 鄂倫春族 53 赫哲族 54 門巴族 55 珞巴族 56 基諾族
問題五:問壹下廣東省內***有幾個少數民族? 有55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307萬人。
世居少數民族有壯、瑤、畬、回、滿族。壯族主要分布在連山、懷集、廉江、信宜、化州、羅定等;瑤族主要分布在連南、連山、連州、陽山、英德、乳源、樂昌、仁化、曲江、始興、翁源、龍門、陽春等;畬族主要分布在乳源、南雄、始興、增城、和平、連平、龍川、東源、豐順、饒平、潮安、海豐、惠東、博羅等; *** 主要分布在廣州、深圳、珠海、肇慶、汕頭、佛山、東莞等;滿族主要居住在廣州市。改革開放以後,因人才流動、婚姻、務工經商等遷移或暫住廣東的少數民族流動人口逾200萬人,主要集中在廣州、深圳、佛山、東莞、中山等珠江三角洲地區各城市。全省有縣級範圍(含縣級)以上少數民族社會團體22個。根據國家憲法和有關法律規定,廣東省設立了連南瑤族自治縣、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乳源瑤族自治縣3個自治縣和連州市瑤安瑤族鄉、三水瑤族鄉,龍門縣藍田瑤族鄉,懷集縣下帥壯族瑤族鄉,始興縣深渡水瑤族鄉,陽山縣秤架瑤族鄉,東源縣漳溪畬族鄉7個民族鄉。
問題六:廣東省有哪些少數民族? 中華大家庭――五十六個民族
1 、阿昌族:分布在雲南,人口2.7萬余人,主要從事農業,手工業也很發達,尤其以善於打制長刀而聞名於世。有自己的語言。――采茶
2 、 白族:分布在雲南、貴族、四川等地,人口159萬余人,關於經營農業,有自己的語言。――鹽漬杜鵑花,三道茶,大理三塔
3 、保安族:分布在雲南、青海等地,人口1.2萬余人,主要從事農業、手工業,以打刀為主“保安刀”十分著名,有自己的語言。――羊皮襖、保安刀
4 、布朗族:分布在雲南,人口8.2萬余,主要從事農業,有自己的語言。――彈唱
5 、布依族:分布在貴族、雲南等地,人口254萬余人,主要從事農業,享有“水稻民族”之稱。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石板屋、繡花、雕刻面具
6 、朝鮮族:主要分布在黑龍江、吉林、遼寧,人口192萬余人,主要從事農業,以善種水稻聞名,有自己的語言。――跳板、長鼓舞
7 、達斡族:分布在內蒙古、黑龍江、新疆等地,人口12萬余人,主要從事農業,兼營畜牧業,有自己的語言。――剪紙,打曲棍球
8 、傣 族:分布在雲南,人口102萬余人,主要從事農業,寺塔、竹樓和竹橋顯示出了別具壹格的建築藝術,有自己的語言文字。――孔雀舞、夾籮飯,潑水節
9 、德昂族:分布在雲南,人口1.5萬余人,主要從事農業,以善於種茶聞名,有自己的語言。――象腳鼓舞
10、侗 族:主要分布在貴州、湖南、文本等地,人口251萬余人,主要從事農業,兼營林業,鼓樓、風雨橋、風雨亭是侗鄉的主要標誌,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浸泡蘆笙,攔路迎賓
11、東鄉族:主要分布甘肅、寧夏、新疆等地,人口37萬余人,主要從事農業,善種瓜果。有自己的語言。
12、獨龍族:分布在雲南,人口0.5萬余人,他們保持著“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良好社會首先風尚。絕少發生盜竊現象。有自己的語言。――織獨龍毯,烤烙餅
13、鄂倫春族:分布在內蒙古、黑龍江等地,人口中0.6萬余人,主要從事狩獵和農業。有自己的語言。――制作毛皮服飾,篝火節
14、俄羅斯族:分布在內蒙古、黑龍江等地,人口中1.3萬余人,從事各種修理業、運輸業和手工業,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拉手風琴,烤面包
15、鄂溫克族:分布在內蒙古、和黑龍江,人口2.6萬人,主要從事畜牧業,有自己的語言。――馴鹿、爬犁
16、高山族:主要分布在臺灣省,其余少數分散居住在福建等東南沿海地區,人口約40人余人,主要從事農業和漁獵業,有自己的語言。――竿球,龍舟,編織
17、仡佬族:分布在貴州、廣西、雲南等地,人口約43萬余人,主要從事農業,有自己的語言。――制作糯米團,地戲
18、哈尼族:分布在雲南,人口125萬人,主要從事農業,善於梯田,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
19、哈薩克族:分布在新疆,人口約1萬余人,主要從事畜牧業,善刺繡,繡品已出口到日本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有自己的語言文字。――剪羊毛,彈唱,刺繡
20、漢 族:分布在全國各地,人口10.4億余人,經濟、文化發達,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廟會,舞龍
21、赫哲族:分布在黑龍江省,人口0.4萬余人,是中國北方壹以捕魚為生的民族,有自己的語言。――制作魚皮衣服,漁鄉,善食生魚
22、回 族:主要聚居在寧夏、甘肅、新疆等地,其余散居全國各地,人口860萬余人。――摔牛,炸油香
23、基諾族:分布在雲南省,人口1.8萬余人,主要從事農業,善於種茶,有自己的語言。――樂器迪他,跳鼓舞
24、京 族:分布廣西,人口1.8萬余人,主要從事沿海漁業,兼營農業和鹽業,有自己的語言。――哈亭,彈奏獨弦舞,踩高......>>
問題七:廣州有多少個人口 2015年末,廣州常住人口1350.11萬人,戶籍人口854.19萬人,城鎮人口比重為85.53%。
民族
截至2014年7月,廣州有少數民族人口63萬人,55個少數民族成分齊全。廣州有3所民族小學、1個少數民族聚居村。
華僑
廣州是中國著名的僑鄉,華僑人數居中國大城市之首。2013年,廣州有華僑華人、港澳同胞和歸僑、僑港澳眷屬近360萬人。其中海外華僑華人106.08萬人、港澳同胞87.72萬人,***193.80萬人,分布在世界130多個國家和地區,主要集中分布在亞洲、北美洲、大洋洲及港澳地區。
外籍人士
廣州作為對外貿易的窗口,外籍人士眾多,2013年,從廣州各個口岸入境出境的外國人達到520.6萬人次。截至2014年10月25日,在廣州居住的外國人為11.8萬人,其中亞洲人口為5.7萬人,歐美人口3.6萬人,非洲人口1.6萬人。
廣州,簡稱“穗”,古稱任囂城、楚庭、番禺[1] ,是廣東省省會、副省級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廣州位於廣東省中南部,東江、西江、北江交匯處,珠江三角洲北部,瀕臨中國南海,是中國南部戰區司令部駐地。
從秦朝開始,廣州壹直是郡治、州治、府治的行政中心。兩千多年來壹直都是華南地區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和科教中心。廣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嶺南文化分支廣府文化的發源地和興盛地之壹。
廣州是國務院定位的國際大都市,國家三大綜合性門戶城市之壹,與北京、上海並稱“北上廣”。
廣州從3世紀30年代起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主港,唐宋時期成為中國第壹大港。明清兩代,廣州成為中國唯壹的對外貿易大港,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歷史上最重要的港口, 有“千年商都”之稱。加上外國人士眾多,也被稱為“第三世界首都”。
問題八:請問哪位朋友知道廣州的少數民族主要居住在哪裏?謝謝啊 廣州市少數民族
全市(包括市屬8個縣)***有回、滿、畬、蒙古、藏、 *** 爾、苗、彜、壯、布依、朝鮮、侗、瑤、白、土家、哈尼、傣、黎、高山、納西、土、達斡爾、仫佬、羌、毛難、錫伯、京等27個少數民族成份,***13,077人。其中世居廣州市的主要是回、滿、畬3個民族, *** 5.539人,滿族3,064 人,畬族261人,***8,864人,約占全市少數民族人口的67%。回、滿兩族人口主要散居在廣州市區,畬族人口基本聚居在增城縣正果區嚇水畬族鄉。
*** 是 *** 民族的簡稱。廣州市 *** 人民的祖先,絕大部分是明代中葉以後因駐戌或經商的關系從我國西北和華北等地區陸續遷來的,至今約有三、四百年的歷史。 *** 壹般信仰 *** 教,沒有自己專門的語言文字。因宗教信仰的緣故,有些阿訇和 *** 懂得壹些 *** 語言和文字,日常使用廣州方言。風俗習慣忌食豬肉(尚忌食馬、驢、騾、狗和壹切動物的血)。牲口需由阿訇宰殺才可進食。過去壹般不與外族通婚,解放後有所改變。喪葬有自己的特殊習慣,如用清水沐浴後以白布包裹屍體,葬前要經阿訇和親朋向遺體舉行贊禮等。本市光塔路懷聖 *** 寺(又名光塔寺),是 *** 教徒過宗教生活的場所,也是有名的名勝古跡。
滿族的名稱在17世紀初(明代末年)才出現,但它有著悠久的淵源。先秦古籍中所紀載的肅慎人,就是滿族最早的先人。廣州滿族人民,是清朝定都北京以後,由乾隆二十壹年(1756年)起分批從天津、北京壹帶派遣到廣州駐防的滿族八旗官兵的後裔。至今有200多年歷史。他們早已采用漢語文,沒有使用滿語和滿文。日常通用廣州方言,老人在家裏習慣講壹種近似漢語普通話的“官話”。沒有統壹的宗教信仰。解放前,部分滿族群眾信仰佛教,供奉觀音。海珠中路原“觀音樓”,是滿族部分群眾從事佛教活動的廟宇,解放後改為滿族俱樂部,後改為滿族文化室,現在成為廣州市滿族聯誼會會址。辛亥革命前,滿族還保留著壹些民族特有的風俗習慣。近幾十年來,由於滿、漢兩族人民友好交往日益密切,與漢族風俗習慣已沒有明顯差異。
畬族是個古老民族,至遲在7世紀(隋初至唐聖歷年間)就已定居在閩、粵、贛3省交界的廣大山區。據其族譜記載,廣州市增城縣畬族人民的祖先原在湖南潭州府永康縣鵝塘都東面居住,明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39年)到達增城縣定居。初以打獵為主,後漸轉而以農為主,至今約有640多年歷史。畬族壹向通用漢文,沒有本民族的文字。增城畬族使用壹種“山瑤話”,接近於苗瑤語族苗語支方言。與漢族交往時講廣州方言或漢語客家話。風俗習慣大都與當地漢族相同,註重拜祭祖先,認為“不打獵就不吉利”,現在還有打野獵的習慣。解放後,與漢族結婚的人逐漸增多,但仍有族內同姓不通婚的習俗。
解放前,少數民族備受壓迫和歧視,生活困苦。解放後,在黨的民族政策照耀下,少數民族真正成為國家主人。廣州解放後不久,中央訪問團來穗訪問了少數民族人民。1956年,全市舉行大規模的民族政策宣傳教育活動,消除民族間歷史性的隔閡,增強了團結。1958 年成立了廣州市民族事務委員會。1984年12月,廣州市召開首次民族團結表彰大會,表彰了民族團結先進工作者79人,其中8人還受到市 *** 的獎勵。廣州市少數民族人民充分享有民族平等權利,在各級人民代表會議和政協會議中,少數民族代表都有壹定的比例。1950~1957年,廣州市黨和 *** 先後輸送了210多名回滿兩族青年到中央和省民族學院、南方大學、市行政幹部學校等院校培訓學習。少數民族幹部人數,解放初期93人,1958年增加到216人,1983年增至795人,其中科技幹部272人。民族工廠、民族學校......>>
問題九:廣東省有哪些少數民族? 壯族、瑤族、土家族、苗族、侗族,保安族、德昂族、珞巴族、裕固族、塔塔爾族,畬族,其他的太少人就沒寫
問題十:廣州有沒有少數民族 廣州是壹個多民族散居的大城市,隨著改革開放和城市化進程加快,從1990年到2003年的10多年間,少數民族常住人口由2.3萬增加到13.89萬,少數民族成份由42個增加到52個,加上流動人口,廣州市的少數民族人口超過20萬人。其中, *** 和滿族是廣州世居的少數民族。增城市正果鎮畬族村是本市唯壹的少數民族聚居村,有67戶,324人。
廣州現有少數民族群眾團體10個;在職少數民族幹部2300多人,***來自35個民族成份,其中副局級以上幹部9人、副處級以上幹部74人,獲高級職稱的120人、中級職稱的500人;少數民族省人大代表6人、省政協委員3人、市人大代表9人、市政協委員15人、區(縣級市)人大代表27人、區(縣級市)政協委員5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