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由地殼、地幔和地核三層組成,因此“無底洞”是不應存在的,我們所看到的各種山洞、裂口、裂縫,甚至火山口也都只是地殼淺部的壹種現象。然而我國壹些古籍卻多次提到地球上有個深不可測的無底洞,如《山海經·大荒東經》記載:“東海之外有大壑”。《列子·湯問》:“渤海之東,不知幾億萬裏,有大壑焉,實惟無底之谷,其下無底,名蟲歸墟。八紱九野之水,無漢之流,莫不註之,而無增無減焉。”
為此,世界科學家幾經尋覓,發現在希臘亞各斯古城的海濱,存在著這樣壹個“無底洞”。由於瀕臨大海,在漲潮時,洶湧的海水便會排山倒海般地湧入洞中,形成壹股湍湍的急流。據測,每天流入洞內的海水量達3萬多噸。奇怪的是,如此大量的海水灌入洞中,卻從來沒有把洞灌滿過。於是曾有人懷疑,這個“無底洞”會不會就像石灰巖地區的漏鬥、豎井、落水洞壹類的地形。然而從20世紀30年代以來,人們就作了多種努力企圖尋找它的出口,卻都是白費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