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生平簡介
袁枚(1716-1797),清代詩人、詩學批評家。字子才,號簡齋,晚年封為倉山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袁枚是乾嘉時期的代表詩人之壹。與趙翼、蔣士銓並稱為“乾隆三大詩人”。乾隆四年(1739)中進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七年調任,乾隆做官。他曾任江寧、上元知府,政治聲音好,受到巡撫尹繼善的適當賞識。33歲時,父親去世,辭去職務,養母。他在江寧(南京)買下隋廢園,改稱隨園,造屋定居,史稱隨園。此後,他在這裏過了近50年的閑適生活,從事詩歌和散文寫作,編著《詩話》尋找人才,並獲獎、頒獎,為當時詩壇所敬仰。24歲時,袁枚參加了科舉考試。考題是“賦有我聽風中玉墜叮當”。詩中有壹句妙語“人若存疑,隔日如河”。然而,總統們認為“所涉及的語言不是壯語,他們將被安置在孫山”。幸運的是,尹繼善州長當時挺身而出,避免了落榜。
作品有《小倉山屋集》;與園詩(16)及補遺(10);《子午玉》24卷,《虛字玉》10卷;隨緣菜單1卷;有30多種隨筆、書信,還有陪園的菜單。散文代表作《向姐姐致敬》悲情真摯,源遠流長。古文評論家將其與唐代韓愈的《十二郎頌》相提並論。
提倡“性靈說”。他主張壹個人寫詩要寫自己的個性,認為“從詩三百首到今天,傳詩的人都是有靈性的,不考慮堆砌”。提倡直抒胸臆,寫出自己的“氣質體驗”。主張“神”與“知”相結合,以氣質、才情、教養為創作基礎,以“真、新、活”為創作追求,從而把先天條件與後天努力結合起來,創造出好的產品,認為“詩是用筆寫出來的,如美人的發、膚、笑,與生俱來;詩賦用典,如美人之衣珠寶,後天。”它主張文學要進化,要有時代特色,反對唐宗、宋。他嘲諷神韻派是“窮傲”,格調派是“木偶表演”,肌理派是“開骨店”,宗宋派是“乞人動”。他還反對沈德潛的“溫柔敦厚”論,認為“孔子論詩可信,亦“趣怨”;不守信,‘溫柔敦厚’也。“主張駢文與散文並重,駢文與散文如同自然界中的奇偶性壹樣,不可偏廢。同源異流,兩峰共存,兩水分流的關系。詩歌清新雋永,自由流淌。山水詩典雅精致。
袁枚的文學思想具有發展的觀點,對封建正統文學觀和形式主義產生了沖擊。此外,他強調駢文作為美國文學的存在價值,有壹定的積極意義。但他的詩多是寫身邊的瑣事,充滿了浪漫的歌謠,缺乏社會內容,有些往往華而不實,甚至流於表面。
江蘇古籍出版社出版了八卷本的《袁枚全集》。
年份:清朝
作者:袁玫
作品:湖上雜詩
內容:
葛陵花在二月盛開,
遊客談神仙。
老太太和遊客不壹樣,
不羨慕神仙,羨慕少年。
年份:清朝
作者:袁玫
作品:馬[1]
內容:
不要唱長恨歌[2]
世界也有自己的銀河系。[3]
石昊村不要夫妻,[4]
眼淚比永生堂還多![5]
註意事項:
[1]馬尾崗:即馬尾坡,在陜西省興平縣西部。安史之亂時,唐玄宗逃到這裏,在軍中將士的威逼下勒死了楊貴妃。
[2]《長恨歌》: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寫的壹部描寫玄宗與楊貴妃愛情悲劇的敘事長詩,以同情為主。
【3】銀河:天河。在神話傳說中,牛郎和織女被銀河隔開,不允許在壹起。這兩句話說的是:皇帝妃子的喜怒哀樂不用唱;世界上還有銀河,它分隔了千千成千上萬對夫婦。
[4]石昊村:唐代大詩人杜甫《李世豪》詩中的壹個村莊,這裏曾有家庭在唐朝的暴政下,以致家破人亡。《李世豪》的歷史背景是安史之亂,也就是《長恨歌》的寫作時間。
【5】永生宮:華清宮的壹座寺廟。唐玄宗和楊貴妃覺得牛郎和織女被銀河隔開了。7月7日,他們在寺廟裏許下了海誓山盟。意味著永遠的冷漠。像石昊村這樣的夫婦永遠不應該算在內,普通人的眼淚比灑在永生宮裏的要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