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寧教是藏傳佛教的壹個流派。因為這個教派的和尚都戴紅帽,所以也叫紅教。在所有派別中歷史最長,形成於11世紀。“尼瑪”在藏語中是“古”和“老”的意思。所謂古,是指其教義從公元8世紀傳下來,歷史悠久;所謂老,就是它的壹些教義和規矩,主要是根據古代吐蕃的古老秘咒。
馬寧學派與西藏固有的永中本教有著密切的關系。在8-9世紀,密宗佛教從印度傳入西藏,並在世代相傳流傳下來。永中本教對藏民的影響很大,就像密宗的玄機和它很像,結果兩者逐漸結合。
這個教派沒有寺院,沒有雜亂無章的組織,沒有系統的教義,沒有完整的僧伽體系。他們以印度佛教為師,利用其經典,建立寺院,進行壹些集體活動,最終形成了壹個教派。這個教派最初沒有名字,直到其他壹些教派出現,它才因其特點而被稱為馬寧教派。
馬寧學派的傳承主要分為經典傳承和隱性傳承兩部分。14世紀後,經典傳承從史籍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隱性傳承。伏藏是前紅紅時期由蓮花花生等壹些密教僧人埋藏的經典密教方法,但在後紅紅時期被挖掘出來,並傳播到世界各地。
藏傳佛教的所有教派都有藏地,但馬寧教派最重視藏地,可分為藏南和藏北。大圓滿法是獨壹無二的特殊藏法。
馬寧學派的教學方法主要是九乘三。九乘是聲聞、獨處、菩薩等顯學的三乘,事物延續、動作延續、瑜伽延續等外秘的三乘,摩訶瑜伽(大瑜伽)、阿魯瑜伽(跟隨瑜伽)、阿迪瑜伽(極致瑜伽)的三乘。
其中阿迪瑜伽就是“大圓滿法”。馬寧學派最註重修心大圓滿,主張人心自純,三體圓滿,不造作,自造。修行的關鍵只有學習和修行,才能證明自己的本性,完成佛法。
2.薩迦派
薩迦寺,藏語意為灰土,因該教派主寺薩迦寺為灰色而得名。成立於1073,該教派寺院墻壁上繪有象征文殊、觀音、金剛乘的紅白黑條紋,故又稱華嬌。
薩迦派的掌門人是關家世代相傳的。傳承分兩個分支:血統和佛法。釋迦牟尼不能不結婚,但是規定他們生了孩子以後就不能接近女人。僧侶們頭戴紅色和蓮花形狀的佛冠,身穿紅色袈裟。
13世紀,薩迦派發展成為壹個政治勢力很強的教派,有著名的“薩迦派五祖”。其中,薩迦派第四祖薩班·揚嘎堅贊於1247年向蒙古投降了西藏的各種封建勢力。薩班死後,薩迦派第五祖八思巴受到元朝皇帝的極大寵愛,被封為“國師”、“禦師”、“大寶王”,並受命創制“八思巴”。
這種新的蒙古文字流傳到蒙古各地,促進了蒙古的社會和文化進步。釋迦牟尼的教義屬於“時代的鉆石法則”和“鉆石法則”的系統傳承。時輪鉆石法至今仍是藏傳佛教最重要的學科之壹。
薩迦派於1550年在四川德格秦公寺建立了德格印院,是藏區最著名的印院。專門刻制了1000多種藏文佛經、歷法、醫藥等,對保護和弘揚佛教起到了重要作用。
3.噶舉派
噶舉派發展於11世紀,重視密宗學習。它的創始人是京布朗·覺巴和馬巴羅·贊瓦(馬巴翻譯家),他們都去印度學習了很多秘法,主要是四個臨時教授。
“語旨”是佛語的意思,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所以叫語傳,藏語名“嘎舉”。因為這個教派的僧侶根據印度教傳統穿白色長袍,所以被稱為白色宗教。
噶舉派最初由瑪巴翻譯家和米拉裏巴創辦,但兩人都沒有建寺招僧,所以普法事業沒有大的發展。直到他們的第三代到達布拉基,才在達布地區建立了甘布寺,招收弟子,噶舉派教授由和米傳授。
米拉日巴(1040-1123),噶舉派創始人,師從馬巴翻譯家((他研發了最神秘的“奪屋秘法”)。即壹個身體的心靈轉移到另壹個身體,或者從壹個地方轉移到另壹個地方,進入壹種由修行者自主選擇決定的輪回狀態,也就是我們說的輪回。
瑪巴翻譯家是噶舉派的第二代創始人,也是西藏最著名的瑜伽僧。
他七歲喪父,被叔叔欺負,被母親的話殺死後深深後悔自己的罪過去學法術,於是向馬壩學法。瑪巴先是在不宣揚佛法的情況下,用各種苦行折磨考驗他,然後成功地傳授給於之教授。
此後,他隱居深山多年,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生活異常艱苦。有壹年,他吃了蕁麻,四肢長出了綠毛,膚色像蕁麻壹樣鬼魅。據說他練的是空中飛的藝術,到了晚年才開始收徒弟。他在聶拉木去世,享年84歲。
4.嘎當教派
嘎當學校成立於1056。藏語“嘎”指佛教,“當”指教授。通俗的說法就是用佛的教義來引導凡人接受佛教的真理。
嘎當派的創始人是阿迪夏,古格時期從印度迎來的著名佛教大師。熱振寺是嘎當派的主要寺廟。此派重在修練憲宗,主張先露後藏。在嘎當派的傳承中,形成了三個主要派別:教授派、正典派和訓誡派,各有各的正典和教義。
公元13世紀後期,卡當派僧人蘇丹雅赤將卡當派唐娜寺收藏保存的大量藏文佛經匯編成《甘珠爾》和《丹珠爾》。這是最早的藏經匯編,在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由於教義的系統化和修行的規範化,卡當教派對藏傳佛教其他派別的影響很大。噶舉派和薩迦派的壹些重要僧人都是學噶當派的。格魯派是在嘎當派的基礎上直接建立起來的,所以被稱為“新嘎當派”。
此外,藏傳佛教中所有的大理論也都起源於噶當派。公元15世紀格魯派興起後,英祿派在嘎當派教義的基礎上發展起來,於是原本屬於嘎當派的寺院逐漸成為格魯派的寺廟,嘎當派從此在藏區消失。
5.格魯派
格魯,藏語意為“善法”(也有“善報”之意),是藏傳佛教中最新的壹個教派,創建於1409年,由著名宗教改革家宗喀巴在進行宗教改革的過程中組建而成。因為這個教派戴著黃和尚的帽子,所以也叫黃教。
在宗喀巴的弟子中,五世達賴喇嘛和班禪喇嘛是最著名的。35歲的達賴喇嘛在順治皇帝1652年連續四次被邀請後,清朝3000名官員陪同他到北京傳教,在他回西藏前被順治皇帝冊封為國號。
1647年,班禪四世被順治封為“大金剛”;1713康熙皇帝將第五世班禪命名為“班禪額爾德尼”。在實踐中,格魯派采用“停觀雙運”的修行方法,既註重觀察,又註重察言觀色,強調先揭密與揭密並舉的修行。
格魯派有三個特點:
主張僧侶必須嚴格遵守戒律,不得幹預世俗事務,不得結婚和從事生產勞動;
大力盤活寺院,廣招僧人,卡當派寺院全部納入格魯派;
每年定期召開法會宣講招法,在法會上宣講佛經,提倡和尚先修行後揭秘,規定五經為必修,並建立趙傳期間的辯考制度,以取得格思等學位。
擴展數據:
藏密,全稱藏傳佛教密宗。八世紀中葉,印度密宗大師蓮花花生應西藏國王赤松德贊的邀請傳入西藏。他的實踐屬於密宗,是佛教、婆羅門教、印度教和博尼教的混合物。
是密宗所創經典中如來所提倡的金胎二部教法,主要是以如來所說的內證、真理的境界為主。因其寓意震撼,玄妙隱秘,故稱密教。
自阿迪夏尊者、蓮花花生大師傳入後,藏秘在西藏、蒙古等地持續、秘密、廣泛、嚴密地傳播,分為紅教、白教、花教、黑教、黃教等物種教派。
百度百科-西藏五大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