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為什麽說《資治通鑒》是帝王之書?

為什麽說《資治通鑒》是帝王之書?

由於司馬光編著《資治通鑒》的目的是想要給帝王作為治國理政的參考指引,因此他在題材的選擇上往往帶有強烈的目的性。比如《資治通鑒》開篇是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寫起,這壹年周威烈王任命韓虔﹑趙籍﹑魏斯三位卿大夫為諸侯。古代禮法等級制度森嚴,天子統轄三公,三公督率諸侯,諸侯控制卿大夫,卿大夫治理士庶人。整個社會從上至下各守本分,國家才能長治久安。春秋時期雖諸侯林立,可是由於有禮法制度在,所以無人敢僭越。

司馬光認為維護禮制是天子的本分,周威烈王卻自己打破規則讓韓﹑趙﹑魏三位卿大夫成為諸侯,此舉正是造成後來戰國時期禮崩樂壞的根本原因。所以在許多人看來沒什麽存在感的公元前403年,在司馬光眼中卻成了極為重要的年份。

類似這樣的例子在《資治通鑒》中還有很多,比如漢明帝的馬皇後在歷史上不算特別出名,但司馬光卻用很大篇幅來描寫馬皇後是如何德冠後宮,成為中宮表率的。而歷史上許多比馬皇後更出名的女性在《資治通鑒》中卻沒有提及,因為那些女性雖然有很多為世人津津樂道的故事,但司馬光認為這些事情毫無意義,所以不值壹提。

許多人認為《資治通鑒》是部帝王之書,對普通人意義不大,其實這種觀點並不正確。《資治通鑒》中的許多案例典故與我們普通人的生活都息息相關,只有真正讀過《資治通鑒》的人才會明白,這部編成於900多年前的歷史書原來對我們現代人的生活、職場、經商竟然會有那麽大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