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事,不難於立法,而難於法之必行,不難於聽言”這句話出自明朝張居正的《張居正奏疏集》。
原文:”為政之要,曰公與清;成家之道,曰儉與勤;天下之事,不難於立法,而難於法之必行,不難於聽言“
譯文:公正和清廉是從政的要領;儉樸和勤勞是持家的方法,天下的事情,制定法令並不困難,難的是認真切實地貫徹執行;聽取群眾意見也不算難,難的是讓群眾的意見實際生效。
張居正壹生倡奉變法,尊崇實學,以救時治國為己任,故其為文註重“直寫胸臆”, 力求有“閎衍深沈之思”。?
擴展資料:
張居正壹生倡奉變法,尊崇實學,以救時治國為己任,故其為文註重“直寫胸臆”, 力求有“閎衍深沈之思”。 《文忠公張太嶽先生文集》最集中地彰顯了其事功與學術。該文集凡四十七卷,四十餘萬字,主要是張居正從政後的奏疏、書牘、劄記和詩文的匯編,可以說是其三十餘年政治生活的實録。
本書通過核實《萬歷起居註》、《明實録》等文獻,確定各篇奏疏成書時間,於疑難字詞、人名地名、典章制度等,作簡明註釋。 《張居正奏疏集》可謂張居正三十余年從政最重要的實録,既有深邃的政治見解,也體現了其倡奉變法、救時治國的政治抱負,更彰顯了大明第壹首輔“紀綱修明,功在社稷”的巨大政治功業。
《張太嶽文集》在後世屢經整理刊行,流布廣泛,版本主要有:道光初年江陵鄧氏覆刻本;道光八年(1827)江蘇巡撫陶澍主持刊印的《重刻張太嶽先生文集》; 光緒二十七年(1901)荊宜施道奭良主持並以“紅藤碧樹山館”名義刊印的《明張文忠公全集》;
民國二十四年(1935)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編印的《張江陵全集》校點本; 民國二十四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張文忠公全集》萬有文庫校點本; 1987-1994年張舜徽主編,荊楚書社、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張居正集》校點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