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學禮,無以立。”
———《論語.季氏》
2、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孟子.離婁下》
3、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禮記.曲禮上》
4、舉止是映照每個人自身形象的鏡子。
———歌德:《親和力》
5、文明的最重要任務之壹,是使人在他純粹的物質生活中也受形式的支配,使人在美的王國能夠達到的範圍內成為審美的人。
———席勒:《審美教育書簡》
6、禮貌是壹個人自己的真實思想中進行選擇的藝術。
———阿.史蒂文斯:《德.斯蒂爾夫人》
7、禮貌使有禮貌的人喜悅,也使那些受人以禮貌相待的人們喜悅。
———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
1. 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自古崇尚投桃報李,禮尚往來。
2. 寬容是中華人明的傳統禮儀,我們壹定要扞衛他!
3. 世界公認中國是禮儀之邦。
4. 面對長輩要彬彬有禮這是我們必須學會的禮儀。
5. 儀態萬方的禮儀小姐款款走上主席臺,給獲獎人員披紅戴花。
6. 亞運會開幕式上,溫文爾雅的禮儀小姐給中外來賓留下美好的印象。
7. 經嚴格訓練的禮儀小姐,壹舉壹動都恰到好處。
8. 雖然許多繁文縟節可以省略,但註重禮儀還是必要的。
9. 我禮儀周到,這似乎使他不知所措。
10.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
11. 雖然許多繁文縟節可以省略,但註重禮儀還是必要的。
12. 禮儀,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世界公認中國為禮儀之邦。
2.禮儀之邦的千古佳句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流傳千古的名句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長天壹色 王勃《滕王閣序》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鳳棲梧》柳永 壹夫當關,萬夫莫開。 《蜀道難》李白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壹番滋味在心頭。
《烏夜啼》 李煜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雨霖鈴》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贈劉景文》 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秋風誤。
花自飄零水自流,壹種相思,兩種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如夢令》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聲聲慢》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漢 樂府古辭《長歌行》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唐 賀知章《詠柳》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壹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唐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宋·朱熹《春日》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南宋 誌南和尚《絕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王維《鳥鳴澗》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韋應物《滁州西澗》 描寫夏天的古詩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裏《曉出靜慈寺送林子方》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宋·趙師秀《約客》 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宋·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紛紛紅紫已成塵,布谷聲中夏令新 ---------宋·陸遊《初夏絕句》 描寫秋天的古詩和描寫秋天的名句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長天壹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唐·王績《野望》 長風萬裏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唐·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紅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唐·杜牧《秋夕》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宋·範仲淹《蘇幕遮》 描寫冬天的古詩和描寫冬天的名句 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晉·謝道蘊《詠雪聯句》 燕山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唐·李白《北風行》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 誰將平地萬堆雪,剪刻作此連天花--------唐·韓愈《李花二首》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唐·高駢《對雪》 詩詞名句——景物篇 壹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桔綠時。 (宋)蘇軾《贈劉景文》 壹鳥不啼山更幽。
(宋)王安石《鐘山即事》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唐)王維《使至塞上》 小樓壹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宋)陸遊《臨安春雨初霽》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晉)陶淵明《飲酒其五》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南北朝)民歌《敕勒歌》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唐)李白《望廬山瀑布》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唐)白居易《憶江南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唐)杜甫《登高》 眾裏對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宋)辛棄疾《青玉案 元夕》 兩個黃鸝鳴翠柳,壹行白鷺上青天。 (唐)杜甫《絕句》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宋)僧誌南《絕句》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唐)王維《山居秋暝》 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闌幹。 (宋)王安石《春夜》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唐)杜牧《江南春》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唐)杜牧《清明》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唐)韋應物《滁州西澗》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唉乃壹聲山水綠。 (唐)柳宗元《漁翁》。
3.形容禮儀的成語、詩句和故事五體投地、識禮知書、通書達禮、矩步方行、通文達禮等。
1、五體投地
解釋:兩手、兩膝和頭壹起著地。是佛教壹種最恭敬的行禮儀式。比喻佩服到了極點。
出自:唐·玄奘《大唐西域記·三國》:“致敬之式,其儀九等:壹、發言慰問,二、俯首示敬,三、舉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長跪,七、手膝踞地,八、五輪俱屈,九、五體投地。”
譯文:致敬的儀式,他的儀表九等:壹、發言慰問,二、低著頭表示敬意,三、用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跪下,七、手膝蹲在地上,八、五輪都屈服,九、五體投地。
2、識禮知書
解釋:懂得禮儀,熟知詩書。
出自: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58回:“此乃罪臣家屬,寂沒入官,姓木名難兒,溫柔賢淑,識禮知書,兼通數學。”
譯文:這是罪臣家屬,寂充公,姓木名難兒,溫柔賢淑,認識禮儀知識,兼通幾學。
3、通書達禮
解釋:指通詩書,懂禮儀。
出自: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二卷:"原來田氏是東村田貢元的女兒,倒有十分顏色,又且通書達禮。"
譯文:原來田氏是東村田貢元的女兒,倒是有十分顏色,而且通信達禮。
4、矩步方行
解釋:行走時步伐端方合度。指行為舉止合乎禮儀規範。
出自:清·李綠園《歧路燈》第二回:“這樣先生,斷不能矩步方行,不過東家西席,聊存名目而已。”
譯文:這樣先生,決不能矩步才行,不過東家西席,姑且保存名目而已。
5、通文達禮
解釋:指有學問懂禮儀。
出自:清·荻岸山人《平山冷燕》第七回:"況甥女雖系壹小小村女,然讀書識字,通文達禮,有才有德,不減古之列女,豈有上以白壁之姿,下就青衣之列?"
譯文:何況外孫女雖然是壹個小村莊女,但是讀書識字,通文達禮,有才有德,不比古代的婦女,哪有上用白色墻壁的姿態,下到青衣的行列?
4.友誼詩句中華民族是壹個禮儀之邦在我國古代,熱情好客的人們與友人勸君更進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贈汪倫》 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 1。
花間壹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獨酌》 萬樹江邊杏,新開壹夜風。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壹夜風:壹夜春風。
唐 王涯《春遊曲》。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4.渭城朝雨悒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6.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高適:《別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贈汪倫》) 8.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9.輪臺東門送君去,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0.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壹瓢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李叔同:《送別》) 今日樂相樂,別後莫相忘(曹植《怨歌行》) 江南無所有,聊贈壹枝春(陸凱《贈範曄詩》) 相知何必舊,傾蓋定前言(陶淵明《答龐主簿》) 相知無遠近,萬裏尚為鄰(張九齡《送韋城李少甫》) 相逢方壹笑,相送還成泣(王維《齊州送祖三》) 短君命不偶,同病亦同憂(孟浩然《送席大》) 所是同袍者,相逢盡衰老(王昌齡《長歌行》)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李白《贈孟浩然》) 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杜甫《夢李白》) 數重雲外樹,不隔眼中人(錢起《再得畢侍禦書聞巴中臥病》)。
5.關於禮儀的古代詩詞,以及禮與儀的議論中國是世界聞名的禮儀之邦,“禮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突出精神,所以,探討“禮儀”,我們從中國古代對禮儀的理解開始。
“禮儀”壹詞,由“禮”和“儀”組成。我國古代禮儀往往既是祭祀鬼神的儀式,又是人們的行為規範。
(壹)禮 “禮”在我國古籍中內容十分豐富,幾乎涵蓋了我國傳統文化的全部內容。有人說,中國傳統文化就是禮儀文化。
這種說法是有道理的。具體來說,“禮”大致包括這樣壹些內容: 1.禮是安邦定國之根本 《左傳·隱公十五年》雲:“禮,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後嗣者也。”
《左傳·昭公十五年》雲:“禮,王之大經也。”《左傳·昭公二十五年》雲:“夫禮,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
天地之經,而民實則之。”《國語·晉語》雲:“夫禮,國之紀也,國無紀不可以終。”
《論語·先進》雲:“為國以禮。”《大戴禮記·哀公問於孔子》雲:“民之所由行,禮為大。
非禮無以節事天地之神明也,非禮無以辨明君臣上下長幼之位也,非禮無以別男女父子兄弟之親、婚姻之疏數之交也。”《禮記·廟禮上》雲:“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
……道備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
分爭辨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
宦學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蒞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
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莊。是以君子恭敬撙節,退讓以明禮。”
《荀子·大略》雲:“禮之於正國家也,如權衡之於輕重也,如繩墨之於曲直也。故人無禮不生,事無禮不成,國家無禮不寧。”
《禮記·禮器》雲:“先王之立禮也,有本有文。忠信,禮之本也。
義理,禮之文也。無本不立,無文不行。
禮也者,合於天時,設於地財,順於鬼神,合於人心,理萬物者也。”由此,我們可以看到,禮起維護社會秩序的作用,是安邦定國之根本。
在我國古代是包括法律、道德倫理在內的壹個很寬泛的概念。 2.禮通理 《禮記·促尼燕居》雲:“子曰:‘禮也者,理也。
樂也者,節也。君子無理不動,無節不作。”
’《疏》雲:“理,謂道理,言禮者使萬事合於道理也。”《禮記·樂記》又雲:“禮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
《管子·心術上》亦曰:“禮者,謂之有理。” 禮通理,它有道理、事理的意思。
元曲《兒女團圓》中說:“這個孩子無禮,心肝兒般知重他哩。”元曲《玉壺春》中又說:“這窮廝無禮。”
這裏“無禮”都是指的“無理”。《廣韻》又雲:“禮,得其事體也。”
“得其事體”就是知其事理的意思。 3.禮是對人的尊敬和禮貌 《禮記·月令》雲:“勉諸侯,聘名士,禮賢者。”
這裏的“禮”,作“尊敬”解。《呂氏春秋·慎大覽·下賢》雲:“故賢主之畜人也,不肯愛實者禮之。”
這裏也作“尊敬”解。元曲《竹葉舟》中說:“這秀才不禮我也。”
也就是“這秀才不尊重我”的意思。 4.禮指禮物 《禮記·表記》雲:“子曰:‘無辭不相接也,無禮不相見也,欲民之毋相褻也。”
’《註》雲:“禮,謂摯也。”《疏》雲:“禮,謂贄幣也,贄幣所以示己情,若無贄幣之禮,不得相見。”
《禮記·雜記下》雲:“執事不與於禮。”《註》雲:“禮,饋奠也。”
引文中的“禮”,說的都是禮物。前者說民間往來相見,都要送禮物,“無禮不相見”。
後者是說在喪禮上送的禮物太重,所以才不敢收受。 5.禮指儀典、儀式 “禮”起源於祭祀,最初就是壹套祭祀儀式,後延伸為為了表示敬意或表示隆重而舉行的儀典、儀式。
《周禮·春官·大宗伯》中提到了當時朝廷舉行的五種主要儀典:吉禮、兇禮、軍禮、賓禮、嘉禮,壹般稱之為“五禮”,指的都是有壹定規模、規格和程序的儀式行為規範。至於在民間,家家戶戶都要舉行的婚禮、喪禮、壽禮,以及為了招待客人而舉行的宴飲,也同樣有壹定的規模、規格和程序,約定俗成,主要表現為外在的行為規範,歷來也都稱之為禮。
在這裏,禮、儀很難區分,禮就是儀。上面五個方面,嚴格說來還不能涵蓋中國古代關於“禮”的所有意義。
柳詒徵說:“故中國古代所謂‘禮’者,實無所不包,而未易以壹語說明其定義也。”法國啟蒙主義學者孟德斯鳩對中國古代的“禮”似乎有更通俗而深刻的表達,他說,“中國人的生活完全以禮為指南”,“他們把宗教、法律、風俗、禮儀都混在壹起。
所有這些東西都是道德,所有這些東西都是品德。這四者的箴規,就是所謂禮教。
中國統治者就是因為嚴格遵守了這種禮教而獲得了成功。中國人把整個青年時代用在學習這種禮教上,並把整個壹生用在實踐這種禮教上。
文人用之以施教,官吏用之以宣傳,生活上的壹切細微的行為都包羅在這些禮教之內,所以當人們找到使它們獲得嚴格遵守的方法的時候,中國便治理得很好了。”孟德斯鳩以壹個西方人的身份來觀察中國文化,說中國人把宗教、法律、風俗、禮儀都混在壹起,可謂壹言中的。
不僅如此,還有制度、教育,都混在了壹起。 “禮”在傳統文化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又輻射到了國家政治和民眾生活的各個方面,產生深遠影響,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壹大特點。
(二)儀 “儀”在古代,其內容也是十分豐富,很多時候都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