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載中沒有記錄明確的發明者,但是發明時間可以根據記載推測為約兩千年前戰國時期。
象棋壹詞最早出現於戰國時期。戰國楚人·屈原《楚辭·招魂》中就對其形制以及玩樂方法作過專門記載:“蓖蔽象棋,有六簿些;分營並進,道相迫些;成梟而牟,呼五白些。”
意思是說,用玉石(即蓖)做成的相當於骰子。(即蔽)大小的象棋,每方***有6顆;比賽的方法是分曹並進。(指必須兩人或兩組對局聯賽),相互進攻,逼迫對方於死路;最後是贏者“牟”(指成倍)取勝利。擊敗了敵兵(春秋時兵制,以5人為伍),而發出了勝利的歡呼。
擴展資料
中國象棋起源傳說:
源於何時的問題,由於史書記載不夠詳細,而且其中混雜了許多神話和傳說,所以學術界至今難以形成壹個統壹的意見。
壹、起源於傳說時代的神農氏。元代僧人念常在《佛祖歷代通載》中說:“神農以日月星辰為象,唐相國牛僧孺用車、馬、士、卒加炮代之為機矣”。
二、起源於傳說時代的黃帝。北宋晃補之《廣象戲格·序》說:“象戲兵戲也,黃帝之戰,驅猛獸以為陣,象,獸之雄也。故戲兵以象戲名之。”
三、起源於周武王伐紂時。明代謝單制《五雜坦》雲:“象戲,相傳為周武伐紂時作,即不然,亦戰國兵家者之流,蓋彼時重車戰也。”
四、起源於戰國之時。《潛確居類書》載:“雍門周謂孟嘗君:‘足下燕居,則鬥象棋,亦戰國之事也。’蓋戰國用兵,故時人用戰爭之象為棋勢也。”
五、起源於北周武帝之時。《太平禦覽.工藝部·象棋》說:“周武帝造象棋。”明人羅欣《物原》也持此說。
六、英人威廉.瓊斯在本世紀初曾說,中國不是產象國,印度是產象國,認為中國象棋是從印度傳入的,近代學者胡適也持此論。
百度百科-中國象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