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07期
1 中醫藥院校圖書館特色館藏的概念
圖書館特色館藏是指館藏文獻資源的專業化和獨特的館藏文獻資源體系。它包括專業特色、地方特色、文獻類型特色、文種特色等四方面內容。這四方面並非獨立存在而是彼此聯系,相互包含的。在實際工作中,也只是側重點有所不同。對中醫院校圖書館而言,專業特色在館藏文獻資源建設中體現得較為明顯。因此,本文將主要圍繞這壹點進行闡述。
專業特色是指圖書館本身所承擔的任務和用戶需求特點,有目的地收藏相應專業或主題範圍的文獻所形成的特色。因此特色館藏概念在中醫藥院校圖書館文獻資源體系中有三個指向:壹是本院中醫藥學科和非中醫藥學科類別;二是本院的優勢學科,如博士點、碩士點、國家(或地區)重點學科和科研基地;三是已顯現出較大潛力,有發展前途的學科。形成以優勢學科為主,兼顧壹般學科的特色文獻保障體系,對中醫藥院校圖書館館藏文獻資源建設是十分必要的。
2 中醫藥院校圖書館特色館藏建設的必要性
專業特色館藏建設是由中醫藥院校圖書館的性質、特點和任務決定的。
中醫藥院校圖書館屬於醫學專業圖書館,具有以下特點:中醫藥院校圖書館是中醫藥院校的文獻情報中心,是為教學和科學研究服務的學術性機構,它的工作是中醫院校教學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各學科專業的教學、科研水平決定了讀者對該專業文獻信息的需求程度。根據讀者需求的廣度和深度,有目的地組織文獻,進行館藏的合理配置,這是文獻資源建設應該遵守的壹條重要原則。
中醫藥院校圖書館的發展必須依靠學校的經費支持。合理使用經費,用最低成本創最好效益,這應是現代圖書館管理中的壹個重要課題。具體到文獻資源建設,就是利用學校投入的經費組織到盡可能多的有價值的文獻資源,來滿足絕大多數讀者的需求。進行特色館藏建設,正是解決這個問題的壹個有效方法。將優勢學料專業文獻作為文獻組織工作的中心,在壹定程度上就能滿足主要讀者(重點讀者)的情報需求和閱讀需求。
3 中醫藥院校圖書館特色館藏的建設
3.1 制定具有本館特色的文獻資源結構模式
(1)學科結構:專業突出,系統完整。以中醫藥學文獻為主,相關專業文獻為輔;臨床醫學文獻為主,基礎醫學文獻為輔;優勢學科文獻為主,壹般學科文獻為輔。
(2)等級結構:優勢學科文獻要完整系統地收藏,達到完整級或研究級收藏水平;壹般學科及相關學科文獻重點選擇收藏。
(3)時間結構:醫學文獻的老化速度相對較快,根據文獻使用價值對館藏進行復選和剔舊,保證館藏文獻資源具有活力。
(4)文種結構:以中文文獻為主,同時保證外文文獻尤其是英語文獻和日語文獻在館藏中占的比重。
(5)類型結構:品種多樣。目前,印刷型專著、期刊、特種文獻仍為主要采訪對象,對電子圖書、光盤數據庫等非印刷型文獻也應註意收藏。在印刷型文獻中,首保期刊。
3.2 確定優勢學科
確定了優勢學科,也就確定了圖書館的專業特色所在。以筆者所在成都中醫藥大學為例:我校是在周恩來總理的親切關懷下全國最早創立的四所中醫藥院校之壹。學校原名成都中醫學院,始創於1956年,經過幾十年的建設和發展,學校已成為壹所以中醫藥學科為主,兼有工科、管理等多學科門類,以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為主,培養高素質的中醫、針灸推拿、中西醫結合、骨傷、五官、中藥、制藥工程、護理、管理、營銷、藏醫學等高級人才,發展高水平中醫藥科技、開展高質量中醫醫療和保健服務為己任的高等醫藥院校。學校是全國首批有權授子中醫藥學博士、碩士學位和設有博士後流動站的高校之壹;是衛生部、教育部首批確定的師資培訓基地;是國家教育部設立的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醫藥類)中藥學專業培養基地。學校現有博士授予點8個,碩士學位授予點19個,博士後流動站1個(中藥學);有國家級重點學科1個(中藥學),省部級重點學科6個,國家級三級實驗室3個,省級重點課程16門。我館在組織文獻資源,尤其是古籍圖書、期刊方面對這些碩士點、博士點和重點學科都給予優先考慮。目前,我館所藏中醫藥圖書數量是全國中醫藥高校中藏書數量最多、品種最齊的圖書館之壹。
3.3 完善采訪工作
采訪工作的難度,不僅在於對文獻價值的判斷,更重要的是對文獻需求的判斷。這就需要采訪工作人員在註意文獻資源發行信息的同時,還要與讀者及時溝通,對學校的科研活動有清楚的了解。只有確定了讀者的需要,才能組織到有價值的文獻資源,並提供給讀者,切實為學校的發展服務。
3.4 維護館藏結構
壹個科學的館藏結構不是朝夕可以形成的,也不是壹成不變的。這需要管理人員根據本館規劃有目的地組織文獻,並根據學校的發展變化做適當的調整。
作者介紹:孫立曼,女,1954年生,成都中醫藥大學圖書館副研究館員。成都中醫藥大學圖書館 四川 61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