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小年為什麽要吃竈糖?為什麽叫火爐糖和小罐糖?

小年為什麽要吃竈糖?為什麽叫火爐糖和小罐糖?

每年臘月二十三,就是中國人常說的,這壹天的習俗是“送竈神”。據說這壹天竈神要上天述職,所以家家戶戶都要獻上蜜瓜(芝麻糖也有用),為了讓竈神甜,在玉帝面前美言幾句,給家裏壹個更加富足的未來。

吃竈糖是漢族人在每年小年(65438+農歷二月二十三)拉開喜慶春節序幕的習俗之壹。預言“竈神”在天堂說好話,在陰間保平安,是漢族勞動人民的美好願望。拉成長條形的糖塊叫“關東糖”,拉成扁圓形的叫“糖瓜”。

冬天放在屋外,因為天氣冷,蜜瓜凝固牢固,裏面還有壹些微小的氣泡,吃起來脆甜脆脆,有壹種特殊的風味。

給竈臺獻糖的原因是為了粘竈臺主的嘴。傳說棗爺是玉帝派來監督善惡的神。他有責任與人溝通,聯絡天地之間的感情,傳遞仙境與人間之間的信息。它上了天堂,人們就給它竈糖,希望它吃甜食,在玉帝面前多說好話。也有人說,祭竈用的糖果,不是粘在竈主的嘴上,而是粘在竈主貪善愛搬弄是非的奶奶的嘴上。

擴展數據:

吃爐子糖

年底方思美是竈王,瓜元寶都是麥糖。為什麽這麽需要粘嘴?買壹先令給孩子嘗嘗。

祭竈時,為了“說天上來的好話”,用焦糖塗竈神的嘴;古焦糖,或膠牙釉質,或廚糖,又名關東糖。進入蠟市後,有蜜瓜、冰糖葫蘆、糖元寶、麻糖、麥糖蓼花。清代學者李鶚寫過壹首詩叫《粘牙》:省物事人願,老有所養加壹碟菜。蓼花點點,粉繭粘粘。

小年不是指某壹天。由於當地的習俗,稱為小年的日子是不同的。北宋時,小年不叫小年,叫“農歷年節”,意思是立春前後農歷年節的交替。南宋時稱之為“小夜”。小年期間,主要的民俗活動有貼春聯、掃塵、祭竈等。

小年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是臘月二十三,南方是臘月二十四。在江蘇、浙江和上海,臘月二十四和除夕的前壹天晚上都被稱為小年。在南京,正月十五的元宵節被稱為小年。雲南部分地區是正月十六,西南、北方部分少數民族地區是除夕。

小年也意味著人們開始準備年貨,準備過壹個幹幹凈凈的好年,預示著新的壹年要有新氣象,表達了我國勞動人民辭舊迎新的美好願望。

參考資料:

吃竈糖-百度百科

過年-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