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起源之謎:對於月球的起源,科學家提出三種理論:捕獲說、同源說和地球分裂說,它們全都有缺陷,但是“阿波羅”計劃卻有助於證明,其中看似可能性最小的理論卻是最佳理論。有些科學家認為,月球是和地球壹起,於46億年以前,從壹團宇宙塵埃中生成的。另壹種理論認為月球是地球的“孩子”,也許是從太平洋地區“摳”出去的。然而“阿波羅”登月探險的結果表明,地球和月球的結構成分差別很大,有壹些科學家提出了另壹種假說,即“俘獲說”。他們認為,月亮是偶然闖入地球引力場,而被鎖定在目前的軌道上。可是,要從理論上解釋這壹過程的機制,難度相當大。因此,上述三種理論全都難以站得住腳。正如羅賓·布列特博士所稱:“要解釋月球不存在,要比解釋月球存在更容易些。”
月球年齡之謎:令人驚異的是,從月球帶回的巖石標本,經分析發現其中99%的年齡要比地球上90%年齡最大的巖石更加年長。阿姆斯特朗在“寂靜海”降落後揀起的第壹塊巖石的年齡是36億歲。其他壹些巖石的年齡為43億歲、46億歲和45億歲——它幾乎和地球及太陽系本身的年齡壹樣大,地球上最古老的巖石是37億歲。1973年,世界月球研討會上曾測定壹塊年齡為53億歲的月球巖石。更令人不解的是,這些古老的巖石都采自科學家認為是月球上最年輕的區域。根據這些證據,有些科學家提出,月球在地球形成之前很久很久便已在星際空間形成了。
月球土壤的年歲比巖石年歲更大之謎:月球古老的巖石已使科學家束手無策,然而,和這些巖石周圍的土壤相比,巖石還算是年輕的。據分析,土壤的年齡至少比巖石大10億年。乍壹聽來,這是不可能的,因為科學家認為這些土壤是巖石粉碎後形成的。但是,測定了巖石和土壤的化學成分之後,科學家發現,這些土壤與巖石無關,似乎是從別處來的。
當巨大物體襲擊月球時,月球發出空心球似的聲音之謎:在“阿波羅”探險過程中,廢棄的火箭第三節推進器會轟的壹下撞在月球表面。據美國航空航天局的文件記載,“每壹次這樣的響聲,聽起來仿佛是壹個大鈴鐺的聲音”。當登月人員降落在顏色特別黑的平原上時,他們發現要在月球表面鉆孔十分困難。土壤樣品經分析後發現,其中含有大量地球上稀有的金屬鈦(它被用於超音速噴氣機和宇宙飛船上);另壹些硬金屬,如鋯、銥、鈹的含量也很豐富。這使得科學家迷惑不解,因為這些金屬只有在很高的高溫——約華氏4500度下,才會和周圍的巖石融為壹體。
不銹鐵之謎:月面巖石樣其中還含有純鐵顆粒,科學家認為它們不是來自隕星。前蘇聯和美國的科學家還發現了壹個更加奇怪的現象:這些純鐵顆粒在地球上放了7年還不生銹。在科學世界裏,不生銹的純鐵是聞所未聞的。
月球放射性之謎:月亮中厚度為8英裏的表層具有放射性,這也是壹個驚人的現象。當“阿波羅15號”的宇航員們使用溫度計時,他們發現讀數高得出奇,這表明,亞平寧平原附近的熱流的確溫度很高。壹位科學家驚呼:“上帝啊,這片土地馬上就要熔化了!月球的核心壹定更熱。”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月心溫度並不高。這些熱量是從月球表面大量放射性物質發出的,可是這些放射性物質(鈾、鉈和鈈)是從哪裏來的?假如它們來自月心,那麽它們怎麽會來到月球表面?
幹燥的月球上的大量水氣之謎:最初幾次月球探險表明,月球是個幹燥的天體。壹位科學家曾斷言,它比戈壁大沙漠幹燥100萬倍。“阿波羅”計劃的最初幾次都未在月球表面發現任何水的蹤跡。可是“阿波羅15號”的科學家卻探測到月球表面有壹處面積達100平方英裏的水氣團。科學家們紅著臉爭辯說,這是美國宇航員廢棄在月亮上的兩個小水箱漏水造成的。可是這麽小的水箱怎能產生這樣壹大片水氣?當然這也不會是宇航員的尿液——它直接噴射到月球的天空中。看來這些水氣來自月球內部。
月球表面呈玻璃狀之謎:“阿波羅”的宇航員們發現,月球表面有許多地方覆蓋著壹層玻璃狀的物質,這表明,月球表面似乎被熾熱的火球燒灼過。正如壹位科學家所指出的:“月亮上鋪著玻璃。”專家的分析證明,這層玻璃狀物質並不是巨大的隕星的撞擊產生的,有些科學家相信,這是太陽的爆炸——某種微型新星狀態——產生的後果。
月亮的磁場之謎:早先探測和研究表明月球幾乎沒有磁場,可是對月球巖石的分析卻證明它有過強大的磁場。這壹現象令科學家大惑不解,保羅·加斯特博士宣稱:“這裏的巖石具有非常奇特的磁性……完全出乎我們意料。”如果月球曾經有過磁場,那麽它就應該有個鐵質的核心,可是可靠的證據顯示,月球不可能有這樣壹個核心;而且月亮也不可能從別的天體(諸如地球)獲得磁場,因為假如真是那樣的話,它就必須離地球很近,這時它會被地球引力撕得粉碎。
月球內部神秘的“物質聚集點”之謎:1968年,圍繞月球飛行的探測器首次顯示,月球的表層下存在著“物質聚集結構”。當宇宙飛船飛越這些結構上空時,由於它們的巨大引力,飛船的飛行會稍稍低於規定的軌道,而當飛船離開這些結構上空時,它又會稍稍加速,這清楚地表明這物質聚集結構的存在,以及它們巨大的質量。科學家們認為,這些結構就像壹只牛眼,由重元素構成,隱藏在月球表面“海”的下面。正如壹位科學家所稱:“看來誰也不知道該如何來對付它們。”
人類美麗的幻想:到月球上織網(蘇月瓊)
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之夜,壹輪明月高掛在天幕上,晚風送來壹陣陣醉人的花香。當人們踏著銀色的月光,嘗著美味的月餅,在花前月下漫步之時,擡頭仰望那皎皎明月,有人會突發奇想:當21世紀在月球上建成人類基地之時,月球上也能建立電腦網絡嗎?這個月球網絡也和地球的因特網聯接嗎?這的確是壹個饒有興味的問題。
據歐洲宇航局的預測報告顯示,月球上引力小,並且月巖中的礦藏很豐富,很有開采價值,因此,月球在未來的200年內將成為太陽系的科學研究和工業中心。目前,歐洲、美國和日本的航天學家正在為未來向月球移民和開發月球而進行科學試驗,準備在2030年建成月球人類基地。美國宇航局將撥款1 000億美元在月球上興建月球城,計劃在2007年向月球移民100多人,最終達到10 000多人。為此,通信學家們也正在為建立未來的月球電腦網絡而進行各種準備工作,以便在將來月球人類基地建成之時,月球網絡能夠肩負起月球通信以及月球與地球之間的“月—地通信”的重任。
1999年4月9日,美國宇航局局長丹尼爾·戈爾丁在印第安納州倫斯勒理工學院舉辦的“空間周”活動的開幕詞中預言,21世紀初,美國人就可以在家裏通過星際因特網遨遊太空,包括月球、火星乃至整個太陽系。戈爾丁說,這並非科學幻想,而是美國宇航局對21世紀科技應用前景的展望。星際因特網的研究計劃是美國宇航局在1994年首先提出的,這項引人矚目的計劃得到了政府有關部門和商界巨頭的鼎力支持。這項計劃的主要內容是通過星際因特網將在太空軌道上運行的所有的衛星通信設施聯接起來,成為壹個巨大的通信網絡,並且與地球上的互聯網絡聯接在壹起。2003年,星際因特網建成之後,將不再像目前這樣由單個衛星向地球傳輸數據,從而大大地提高衛星通信的傳輸效率。無獨有偶,世界級的IT巨頭也想到了要將因特網撒向月球、火星,撒向太空,撒向整個宇宙。Internet 之父、MCI通信公司高級副總裁Vinton Cerf,不久前出席了在日本東京舉辦的21世紀國際太空開發研討會,他在談到建立“壹個地球之外的因特網”這個問題時,語驚四座:“現在是考慮如何建立地球之外的Internet的時候了。”他還表示,星際因特網設計是美國太空總署火星任務計劃的壹個重要組成部分,最快可以在2001年開展地球和月球之間的星際協議試驗。他估計,人類最早可在2030年登上火星。地球和火星的距離約為8 000萬公裏,因此,從地球向火星傳輸信息會有長達40分鐘的延誤,而壹來壹回便長達80分鐘。此外,地球與距離更遠的木星、土星等其他更遠的星座的通信延誤時間會更長,因此,VintonCerf認為建立星際因特網通信新系統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美國在衛星通信領域遙遙領先,美國科學家設想,可以利用人造地球衛星作中繼站,像紐帶壹樣把月球和地球的通信網聯系起來。而日本在登月太空船的研制方面成績斐然,日本科學家則設想,不妨利用登月太空船作中繼站,像橋梁壹樣讓月球和地球之間的聯系息息相通。
美國和日本科學家們的方案,目的都是為了把目前地球上最大的國際計算機因特網聯通到月球上面,把因特網編織成為貫通月球和地球的巨網,讓網上盛開出更鮮艷奪目的“月—地通信”之花,讓網絡世界上升起壹輪皎皎明月,把整個世界輝映得銀裝素裹、分外多嬌。
——選自1999年10月7日《科技日報》
月球與外星文明的傳說
世界上許多報道說美國曾有意掩蓋了有些登月資料,比如,有報道說在美國第壹次登月時曾拍攝下壹幅照片,宇航員在月球表面發現了二十幾個人類腳印。所以,世界上許多人認為,美國知道許多人們所不知道的東西。這些東西又是什麽呢?從現有逐漸透露出來的消息看,美國終止登月計劃很可能是迫不得已。
在“阿波羅15號”登月的過程中,地球上的接收人員聽到了壹個很長的哨聲,隨著聲調的變化,傳出了壹個由二十個音節組成的壹個短語,而且重復多遍。對此,美國宇航局同樣沒有作出解釋。
1987年3月,前蘇聯科學家公布了壹條十分驚人的消息,在月球背向地球壹面的火山口中,停放著壹架美國二戰時期的重型轟炸機。這個消息是前蘇聯科學家從人造衛星發回的壹組照片中得知的,據照片顯示,這架飛機的機身和機翼上有明顯的美國空軍標誌,飛機的有些地方已被隕石損壞,但機體仍非常完好。然而,1988年7月22日,這架飛機竟然從月球上神秘失蹤,令科學家們大惑不解。據說,美國曾組織專家秘密調查過這宗月球上的轟炸機事件。盡管後來有些新聞媒介報道說,這張月球背面的照片是有人把兩張照片合成的欺世之作,但又提不出確實的證據。
蘇美兩國在太空航行中曾多次與來歷不明的某種文明相遇。1984年5月14日,前蘇聯太空試驗室“禮炮六號”就曾在空間軌道與這種文明相遇。雙方最近的距離只有100米,據說,前蘇聯宇航員曾親眼目睹了這些膚色呈棕黃色的外太空生物。在雙方並航了34天之後,這個圓球體的飛船才終於離去,消失在茫茫的天宇中。
最近,前蘇聯太空研究部宣稱,美國“發現號”航天飛機在航行過程中,曾被兩個不明飛行物尾隨。據說,“發現號”進入軌道之後,即有兩個UFO(不明飛行物)尾隨其後,當航天飛機抵達指定空間後這兩個UFO便隱沒而去。但“發現號”返航時,它們再次出現,直到“發現號”順利進入大氣層返回地面才離去。
1843年,壹個名叫約翰·西洛塔爾的人曾在月面上觀察到壹座直徑12公裏的環形山,被命名為“林奈”環形山,但幾十年後,人們奇怪地發現“林奈”環形山正在逐步地消失,到20世紀,據美國“阿波羅15號”拍回的照片顯示,現在的“林奈”環形山只有2?4公裏。有人認為這種現象是月球火山造成的,然而天體物理學卻證實,月球火山早在幾千萬年前就已經停止了,月球如果有核心的話,那也早已冷卻、凝固,根本不可能在這個階段上存在火山活動。因此人們相信,“林奈”環形山的改變是由於人為因素造成的。說穿了,就是月球人對其防護層進行改造。
中秋賞月
每逢中秋來臨,賞月談月便成為人們經久不衰的話題。
追溯中秋賞月的來歷,據《長安玩月詩序》載:“秋之於時,後夏先冬;八月於秋,季始孟終;十五之夜,又月之中。稽於天道,則寒暑均,取於月數,則蟾魄圓。”也就是說,八月十五在秋季八月中間,故曰:“中秋”。為何人們鐘情中秋賞月呢?有詩道:“明月四時有,何事喜中秋?瑤臺寶鑒,宜掛玉宇最高頭;放出白豪千丈,散作太虛壹色。萬象入吾眸,星鬥避光彩,風露助清幽。”
從時令上說,中秋是“秋收節”,春播夏種的谷物到了秋天就該收獲了,自古以來,人們便在這個季節飲酒舞蹈,喜氣洋洋地慶祝豐收,這在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就有描繪。從淵源上說,中秋又是“祭月節”,它源於遠古人類對自然的崇拜。古代帝王的禮制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最初祭月的日子在“秋分”這壹天,“秋分”這個季節在八月內每年不同,所以秋分這壹天不壹定有月亮,祭月無月是大煞風景的,逐漸約定俗成,祭月的日子固定在八月十五日。從科學觀察來看,秋季地球與太陽的傾斜度加大,華夏大地上空的暖濕空氣逐漸消退,而此時,西北風還很微弱。如此,濕氣已去,沙塵未起,空氣即顯得格外清新,天空特別潔凈,月亮看上去既圓又大,是賞月的最佳時節。恰如古詩所雲:“光輝皎潔,古今但賞中秋月,尋思豈是月華別?都為人間天上氣清澈。”
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於魏晉時期,盛於唐宋。據宋朱翌《曲消舊聞》說:“中秋玩月,不知起於何時?考古人賦詩,則始於杜子美。”瀏覽唐詩,中秋賞月詩確有多篇,如王建有詩雲:“月似圓盛色漸凝,玉盆盛水欲侵棱。夜深盡放家人睡,直到天明不炷燈。”徐凝的詩雲:“皎皎秋月八月圓,嫦娥端正桂枝鮮;壹年無似如今夜,十二峰前看不眠。”
宋代,民間中秋賞月之風更加興盛。《東京夢華錄》對北宋京都賞月盛況有這樣的描寫:“中秋夕,貴家結飾臺榭,民家爭占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裏,嬉戲連坐至曉。”《新編醉翁談錄》記載:“傾城人家子女不以貧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服飾之,登樓或於中庭拜月,各有所期:男則願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願貌似嫦娥,圓如皓月。”
明清以後,每逢中秋,壹輪圓月東升時,人們便在庭院、樓臺,擺出月餅、柚子、石榴、芋頭、核桃、花生、西瓜等果品,邊賞月,邊暢談,直到皓月當空,再分食供月果品,其樂融融。在我國的少數民族地區,中秋這壹天,還舉行別具特色的“拜月”“鬧月”“行月”“跳月”“偷月”等豐富多彩的活動。
碧空如洗,圓月如盤。人們在盡情賞月之際,會情不自禁地想念遠遊在外、客居異鄉的親人。因此,中秋節還有“團圓節”之稱。許多古詩表達了人們此時的思念之情。唐人殷文圭《八月十五夜》:“萬裏無雲境九洲,最團圓夜是中秋。”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詩雲:“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中國人歷來把家人團圓、親友團聚,***享天倫之樂看得極其珍貴,歷來有“花好月圓人團聚”之謂。
中國古代部分月亮詩詞
明月皎夜光,促織鳴東壁。玉衡指孟冬,眾星何歷歷。白露沾野草,時節忽復易。秋蟬鳴樹間,玄鳥逝安適。昔我同門友,高舉振六翮。不念攜手好,棄我如遺跡。南箕北有鬥,牽牛不負軛。良無盤石固,虛名復何益?(《古詩十九首(之七)》)
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客行雖雲樂,不如早旋歸。出戶獨仿徨,愁思當告誰!引領還入房,淚下沾裳衣。(《古詩十九首(之十九)》)
聽月樓頭接太清,依樓聽月最分明。摩天咿啞冰輪轉,搗藥叮咚玉杵鳴。樂奏廣寒聲細細,斧柯丹桂響叮叮。偶然壹陣香風起,吹落嫦娥笑語聲。(《聽月詩》)
新裂齊紈素,鮮潔如霜雪。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常恐秋節至,涼飈奪炎熱。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班婕妤《怨歌行》)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入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略)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裏,吹度玉門關。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李白《關山月》)
花間壹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李白《月下獨酌》)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鬥闌幹南鬥斜。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劉方平《月夜》)
滿目飛明鏡,歸心折大刀。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杜甫《八月十五夜月(其壹)》)
戍鼓斷人行,邊秋壹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杜甫《月夜憶舍弟》)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臨風壹嘆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張九齡《望月懷遠》)
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裏鬥嬋娟。(李商隱《霜月》)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懷》)
塵中見月心亦閑,況是清秋仙府間。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最高山。碧虛無雲風不起,山上長松山下水。群動悠然壹顧中,天高地平千萬裏。少君引我升玉壇,禮空遙請真仙官。雲車並欲下星鬥動,天樂壹聲肌骨寒。金霞昕昕漸東上,輪欹影促猶頻望。絕景良時難再並,他年此日應惆悵。(劉禹錫《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蘇軾《水調歌頭》)
快上西樓,怕天放、浮雲遮月。但喚取、玉纖橫笛,壹聲吹裂。誰做冰壺浮世界,最憐玉斧修時節。問嫦娥、孤冷有愁無,應華發。玉液滿,瓊杯滑。長袖起,清歌咽。嘆十常八九,欲磨還缺。若得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把從前、離恨總成歡,歸時說。(辛棄疾《滿江紅中秋寄遠》)